弱國無外交,你瞭解中國歷史上的外交部嗎?

針對外交事務妙語頻出,代表國家對外慷慨激昂,縱橫捭闔、揮斥方遒,頻頻曝光在國人面前,隨著新中國的日益強大,外交官這一職業也逐漸為眾人所知,成為人人都敬仰的一個職業。

弱國無外交,你瞭解中國歷史上的外交部嗎?

2000年血淚史,中國的興衰與之息息相關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

外交部發言人是外交部設立的新聞發言人,是以外交部的身份發言,並向記者宣傳情況、回答提問的人員,隸屬於外交部新聞司。

大多數人對“弱國無外交”這句話印象深刻,這句話出自民國時期的翻譯官兼外交官陸徵祥,1945年曾有中國記者至比國採訪陸徵祥,據報導陸徵祥曾對未來國情提出簡短而著名之警語:“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

弱國無外交,你瞭解中國歷史上的外交部嗎?

2000年血淚史,中國的興衰與之息息相關

陸徵祥,北洋政府的外交總長和總理

陸徵祥,曾當過北洋政府的外交總長和總理,在袁世凱的逼迫下,與日本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由此背上了“賣國賊”的罵名。在當時特定的中國處於積貧積弱,面對帝國主義欺壓情況下對於“弱國無外交”有更深的體會,才會以此警示國人。

中國最早設立準確的現代外交概念的部門,是在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之後才正式設立的,名字由以往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

弱國無外交,你瞭解中國歷史上的外交部嗎?

2000年血淚史,中國的興衰與之息息相關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認為同外國關係僅是“理藩而已,無所謂外交也”。俄國使臣來華,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國均由禮部接待辦理。

理藩院:清朝政府統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數民族的最高權力機構。由於中國鴉片戰爭前恢弘的歷史發展與富足的經濟,周邊國家均屬於較為落後國家,無論經濟、文化還是軍事等均遠遠落後於自詡為“天朝上國”的大清王朝,故給外國起名為“番邦”這一頗具蔑視的名字。

在西方國家未用堅炮利艦打開我國門的情況下,腐敗的清王朝還在“泱泱大國”的美夢之中,對於國際事務也僅僅是處理周邊國家的關係而已,故而理藩院在當時情況下可勉強維持。

弱國無外交,你瞭解中國歷史上的外交部嗎?

2000年血淚史,中國的興衰與之息息相關

乾隆帝接見英國使臣

鴉片戰爭後,世界列強紛紛通過各種不平等條約打開中國大門,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也逐漸頻繁,由兩廣總督專辦與歐美國家的交涉,特加欽差大臣頭銜,稱“五口通商大臣”。但西方列強為控制清政府,不願意以“蠻夷”的身份同帶有封建社會衙門習氣的清政府的外交機構“理藩院”打交道,認為地方總督無權處理涉外事務,多次要求建立專門機構。

1860年11月,英法聯軍依約從北京撤走,奕訢再上《統籌洋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請求建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有效地辦理洋務和外交事務。1861年1月20日得到咸豐帝批准,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更名外務部,自此中國才有了現代外交概念的部門。

弱國無外交,你瞭解中國歷史上的外交部嗎?

2000年血淚史,中國的興衰與之息息相關

外務部文件

萬萬沒想到,現代意義的外交部是在西方列強的炮火蹂躪下成立的。

雖然外交部的概念直到清朝末年才出現,但中國曆朝歷代均有處理外國事務的官員或部門的存在,最早可追述至秦朝時期。

典客和典屬國:秦置,為九卿之一,漢初沿設。掌管王朝對屬國之交往等事務。

大鴻臚,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名大鴻臚。成帝時,將典屬國所轄職務併入。屬官有行人、譯官及郡邸長丞等。因所轄諸王入朝、郡國上計、封拜諸侯及屬國首領等,多與禮儀有關,後遂變為贊襄禮樂之官,王莽改為典樂。東漢官名稱大鴻臚卿。

清代前期,既保留了傳統的鴻臚寺建制,又設立理藩院、會同四譯館管理外交事務

清代後期,先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後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具體負責外交事務,鴻臚寺與理藩院的外交職能相應轉向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