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孩子,你們幸福嗎?

讀書的孩子,你們幸福嗎?

星期二,語文組教研,主題是“讓孩子們愛上閱讀”,語文老師們見仁見智,暢談自己的經驗,讓我獲益匪淺,也感慨頗多。

這是一個文化空前繁榮的時代,也是一個倡導全民閱讀的時代,不像我們小的時候,除了幾本教材,幾乎沒有課外書,寫完作業就滿山遍野地瘋跑,一條蟲子、幾隻螞蟻都能玩個把小時,現在的學校、班級、家庭都能看見書籍的影子,孩子們寫完作業後,捧起書本靜靜地閱讀,間或有咖啡和牛奶潤澤書香,溫暖而愜意,有書可讀的孩子們幸福嗎?我看未必!這個問題值得專家、老師、家長思考。

我的觀點不是為了博眼球,也不是給大家潑冷水,更不是逆潮流而行之,就是為了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討論。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呢?其目的就是為了豐富積累,開闊視野,陶冶性情。不要過分誇大閱讀的作用,閱讀不是萬能的。而目前的情況是閱讀的作用被誇大了,一部分人認為孩子愛上了閱讀就會愛上學習,就會有好成績,就會有好未來。但事實確不是這樣的,閱讀和學習有關,閱讀對語文學習有很大幫助,但是根據我的經驗,閱讀只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不起決定作用,是有一些人推波助瀾誇大了語文閱讀的作用。

現在的孩子們讀書,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師和家長強迫的,他們自己是不願意讀書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讀書打卡只是走走形式,最後連家長都厭煩了,仔細一看,近一個月來,就一張圖片,一頁文字。即使家長們堅持去做強迫孩子讀書,孩子們也都帶有功利色彩,經常讀課本上推薦的內容,為考試而準備,不讀不行,考試不會啊!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況:語文考試前,學生們著急忙慌地背書名、揹人名、背主要故事情節等。我做過調查:很少有孩子讀完整本《西遊記》的,他們知道的內容,大多來自影視和故事。說句心裡話,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都不願讀原版《西遊記》,何況孩子們了。這部分孩子讀書是不幸福的。

願意讀書的孩子們幸福嗎?只怕未必,原因是他們沒有時間讀書,繁重的課業負擔讓孩子們喘不過氣來,網絡上經常出現這樣的新聞,深夜家長還在陪孩子寫作業,氣憤的家長給老師發信息,詢問老師在幹什麼?為什麼留這麼多作業。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老師怕擔責,多留總比少留強,少留總比不留強。寫完作業都已經很晚了,哪有太多時間讀書,真正的閱讀是引起人的思考,少有思考的閱讀不是有效的閱讀,雙休日呢,總該有時間閱讀和思考了吧,實則不然,比平時都忙,學生來往於各個實習班。

讀書的孩子,他們幸福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