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新片区落定临港,非沪籍人才购房社保调整至3年?


自贸区新片区落定临港,非沪籍人才购房社保调整至3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8月6日(星期二)下午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总体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陈寅表示,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上,主要是聚焦吸引国内和国际各方面的人才,我们一共提出了12条政策,包括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

陈寅透露,新片区人才新政还包括,对于非上海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将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原政策还要求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5年,新片区将缩短到3年。


降低落户难度,“居转户”上车


自贸区新片区落定临港,非沪籍人才购房社保调整至3年?

注:用职称、2倍申请,7年时间的社保基数、个税都需高于一定标准

新政落地后,自贸区新片区人才将大大缩短“居转户”的时间周期,核心人才更有望缩短至3年,部分被年限卡着的人才或许可以提前“转正”,这也有间接刺激市场的可能,相对于上海户口,外地户口在上海购房限制更多,对于有买房意向的片区人才来说,相当于提前拿到了入场券。


购房资格界定,由家庭转变为个人

对于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过去需要界定为居民家庭条件,而现在只需要个人。而我们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由家庭转变成个人,无疑是降低了门槛,对于非沪籍人才,单身和非单身人士的政策松动,究竟是否会改变目前的限购体系,单身汪是否会因此获益?一切有待具体实施细则的落地。

2019上海买房限购政策


自贸区新片区落定临港,非沪籍人才购房社保调整至3年?




自贸区新片区落定临港,非沪籍人才购房社保调整至3年?




社保或个税5年缩短至3年

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2016年3月25日,宣布从严执行住房限购政策,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个税或社保年限由满两年调整为满五年

三年前发布的限购政策可谓史上最严楼市限购政策,不少攒足了两年社保准备购房的沪漂族一下子被断了买房路。三年后也就是今年的3月,第一批被5年社保限购的外地人解禁,也正好恰逢楼市传统周期金三银四,3月的上海市场迅速回暖。


自贸区新片区落定临港,非沪籍人才购房社保调整至3年?

数据显示,临港板块供应方面近五年来都比较稳定,在2016年后,成交量有所放缓,去年迎来近五年新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2字头的成交均价,就价格而言对于整个上海市场来说,还是具有价格优势的。

对于此类新片区来说,过去外来人口需要交纳社保或个税5年时间,而现在只需要3年,部分需求提前被释放,或许会刺激新片区房地产市场,又或者引起更多潜在购房者的关注。


为新片区引进人才,坚持“房住不炒”

规划范围: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本次针对的对象十分明确,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符合要求的人才,而不是针对上海或所有自贸区,所以定向非常明显。

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到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以上这些目标离不开人才的驱动,此次调整应该被理解为为人才入驻降低门槛和成本,营造良好的环境,是提升自贸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前奏,目前细则未出,具体落实中,相信依然坚持“房住不炒”,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结语:在政策正式落地前,相关部门一定会综合考量,许多事情需要考虑在前,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坚持三稳,“稳预期、稳房价和稳秩序”。具体调整的幅度以及变化,仍需等待相关部门制定更多细则,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