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清供,是一種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

“流塵開坐上,清供滿齋中。”清供,是中國文人對生活之美的虔誠與順從。清幽淡雅,淡中有味,清中有貴。它是愈俗的良藥,也是人間的清歡。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古人的案頭雅事——清供。

清供 | 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清 禹之鼎《王原祁藝菊圖》局部

清供·簡介

根據《辭源》的解釋,清供是指“清雅的供品”。清供最早為香花蔬果,後來漸漸發展成為包括金石、書畫、古器、盆景在內的一切可供案頭賞玩的文物雅品。

清供有兩層意思,一指清雅的供品,如松、竹、梅、鮮花、香火和食物;二是指古器物、盆景等供玩賞的東西,如文房清供、書齋清供和案頭清供。

清供 | 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清供分“有名之供”和“無名之供”。

有名之供,可按節日分,如歲朝清供、端陽清供、中秋清供等;亦可按禮俗分,如壽誕清供、婚喜清供、成人清供等。

無名之供,是在非節日之時隨心無來由地擺上幾樣物什,比如有朋自遠方來,送了水果、盆栽,主人便找相配的果盤花案來“供奉”。

清供 | 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清供可以是清雅不俗的,也可以是清心寡慾的。依據不同物品的含義搭配出不同的題材,常見的清供擺件有松竹梅枝、佛手、香爐、太湖石、瓷瓶、菖蒲、水仙等。

趙珩《舊時風物》一書中,講到了舊時帝京春節時,文人以鮮花作為案頭清供的韻事,讀來頗有風味。

“至於書齋中的案頭清供,卻是別有講究。大多是選擇清雅品種,如紅梅、綠萼、水仙、紅豆、銀柳或香櫞、佛手之類。這類花卉或果實,真香清淡,使人寧靜恬然,有種脫俗的感覺,不怪古人云:‘一味真香清且絕,明窗相對古冠裳。’雖是書齋斗室,卻別有一種過年的韻致。”

清供 | 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趙叔孺《歲朝清供》

清供·歷史

清供來源於佛供,由佛前的“香花供養”發展而來。佛教徒以瓶花、籃花等供於佛前,來表達對佛祖虔誠的敬意。

清供之風主要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永和九年,王羲之在會稽山設蘭亭雅集,消災祈福。山林中人們煮茶弄酒,一觴一詠,暢敘幽情。石頭上擺的瓶花、茶壺等也成為了清供擺設的雛形。

清供 | 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文徵明 蘭亭雅集圖 局部

及至宋代,清供已成了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宋代文人追求雅緻的生活情調,極重視文房書齋之陳設,將金石、書畫、古董等物精心擺設於案几上,還將其勾勒成畫作掛在牆上,意在祈福納祥。

明清時期是清供的鼎盛時代。上至帝王,中至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下至普通百姓,無一不對文房清供有著極大的興趣。清供畫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清供 | 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案上文房清供 (一組十件)

清供·書畫

清供之盛行,甚至成了書畫、雕刻的一個重要題材,稱作“清供圖”。

清供元素在中國繪畫中經常出現,如花枝蔬果與器物相配的歲朝清供圖、清雅別緻的齋中清供圖、文人品鑑古器書畫的博古清供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歲朝清供圖”。

歲朝圖最早從宋代宮廷中興起。宋徽宗每逢春節將臨,乃命其畫院的畫師們描畫冬季不能見到的花卉禽鳥,陳列宮中,以增添歲朝的喜慶氣氛。

清供 | 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北宋畫家趙昌與董祥創作的《歲朝圖》

歲朝圖真正意義上的定型和流行是在明清時期。

每逢新春,宮廷畫師們會呈交“年例畫”以供宮室春節點綴之需。擅長繪事的皇親貴胄、朝廷大臣們會以進畫的形式向皇帝恭賀新禧。甚至皇帝本人也會親繪《歲朝圖》,表達新年的喜悅和祝福。

清供 | 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清 光緒皇帝《歲朝清供圖》

清中後期,“歲朝圖”在書畫領域極為盛行。畫家們以清供之品入畫,創作出吉慶祥和的“歲朝圖”。其中代表性的有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等。

清代大畫家吳昌碩,幾乎每年都畫“歲朝清供圖”,作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他的“歲朝圖”多有變化,最大特點是很少取材於牡丹,以表明自己不慕富貴的氣節。

清供 | 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清 吳昌碩《歲朝清供圖》

齊白石畫歲朝圖,倒是不避牡丹。他創作最妙之處是將平凡普通的事物作為畫材,隨性而發,不拘一格。其歲朝圖常畫燈籠、爆竹等節慶物品,即合時令,又顯喜慶。

清供 | 古人的精緻生活儀式,案頭雅賞,人間清歡

▲齊白石《歲朝圖》

清供正應了古人“器為人用”的理念,《閒情偶寄》中曰:“是無情之物變為有情”。觀清供圖,我們彷彿窺見古人賞玩清供之景,古今對話,共賞清趣。

從天地日月,到神佛祖先,再到自己的內心。依次供養一遍,那是歲月中的清雅,也是生命中的清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