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一戰,白起為何出此“下策”,而不是帶回秦國呢?

白起,兇名赫赫,想必一提及“殺神”字樣,眾人自然而然的便會先想到“白起”二字。他出生於諸國林立的戰國時期,那時的秦國國力已然強盛,而秦王更是一個野心勃勃的雄者之一,上位之後便全力的實施變法國策,極力踐行軍功至上的制度,竭力的挖掘平民出身的人才,因此,白起就順勢而為,自此出現在了歷史的舞臺之上。白起在兵法上的造詣獨樹一幟,且善於用兵,從此便依靠的軍功平步青雲,稱為秦國一員大將。

長平一戰,白起為何出此“下策”,而不是帶回秦國呢?

讓世人徹底認識他的一戰便是長平之戰了,長平一戰,白起便領得殺神的稱號,前後共殺伐了趙軍約45萬人,其中約40萬人的降卒被坑殺,只留下數百年幼的士卒回國報信。自此一役從根本上的重傷了當時國力最為強盛的趙國,也給其他的各國起到了巨大的震懾性效果,從而為秦國統一埋下伏筆。那為何白起選擇把40萬的降卒全部坑殺呢?領回秦國以壯大本國實力豈非上上之策?為何出此“下策”?

長平一戰,白起為何出此“下策”,而不是帶回秦國呢?

根據歷史學家分析出來的觀點,其因有三:

1. 不願歸順

根據歷史史料中寫的,白起面對趙國40萬的降卒,先是和部下們商討了一下處理的方式。在一些將領看來,這可是一次增強本國實力的大好時機,天在助秦,因此想把這40萬降卒帶回秦國並打散到軍隊之中以增強實力。總的來說,還是有一些將士不打算加害降卒的,但是,白起當場就表示出強烈的反對。

長平一戰,白起為何出此“下策”,而不是帶回秦國呢?

據白起的想法,之前秦國在攻下了上黨郡後,郡守和人們卻都不想依附於秦國,反到是歸順了趙國,因此才觸發了此戰,想必此次趙國的降卒多半都不願真心歸順於秦國,若是斬草卻留著根,怕是會在以後的某個時間就危及秦國的根本。

長平一戰,白起為何出此“下策”,而不是帶回秦國呢?

白起寧願揹負起殺神的稱號也要把40萬降卒坑殺殆盡,最後只餘下數百名士卒回趙國報信此舉,當然是站在大局上考慮的。雖然也是擔心這些降卒會威脅到秦國,但再進一步說,秦、趙兩國之間的大戰爆發,民不聊生,士卒親朋也時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兩邊的士卒們也是仇視異常,非你死即我亡,當下歸順秦國也是留得青山在之舉。若以後讓降卒們找到機會,難保不會擾亂軍心,這怎能令白起心安?

長平一戰,白起為何出此“下策”,而不是帶回秦國呢?

2. 糧草問題

當然,除上述觀點之外還有一個問題——糧草問題,這自然也是白起的考慮之一。我們都清楚的是,趙國之所以把廉頗換下去,讓趙括頂上來就是因為想要打速戰,原因自然也是糧草已經逐漸的供應不上了。

長平一戰,白起為何出此“下策”,而不是帶回秦國呢?

反觀秦國,即使秦國的國力要高於趙國,在糧食供應那一塊也要高於趙國的,但秦國原先就已坐擁60萬大軍,若是再進來40萬,那便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了,這會給秦國帶來難處的同時也會形成一定的隱患。總而言之,白起對40萬降卒採用計謀的原因不過是秦國的糧草有限,但也不能就這樣把降卒放虎歸山,由此才有了這一場坑殺大計。

長平一戰,白起為何出此“下策”,而不是帶回秦國呢?

3. 軍功制度

另一方面,秦國的軍功制也決定了趙國40萬降卒命運的結局。根據文獻,秦法採用的是二十級軍爵制,明確規定了殺一人官升一級,也就是說,在秦國與其餘國家的交戰中,士卒每取得敵方一個頭顱,便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

長平一戰,白起為何出此“下策”,而不是帶回秦國呢?

進一步說,秦國的將士斬殺的敵方首級越多,那麼爵位自然就會水漲而船高。因此,長平一戰,秦國士兵斬虜數十萬,若白起選擇放虎歸山,亦或是領回軍中,這很難得到手下士卒們的支持。就白起個人來說,也是一步一步在多次戰役中屢建奇功才得以獲得更高的爵位和地位的。

長平一戰,白起為何出此“下策”,而不是帶回秦國呢?

綜合以上幾點的考慮,白起最終還是堅持了最初的決定,即便是殺戰俘不符合戰爭的潛規則。所謂的戰爭的潛規則,若是你破壞了它,那麼將會在以後的對敵當中,敵方深知就算是投降歸順也還是會被殺,倒不如拼死一搏還有一線生機。因此,戰俘一般都不會大規模的殺害。另外,在人道上也是站不住腳的,可白起明知會如此,但他為了大秦的根本利益還是選擇“入地獄”,

最後,各位讀者們覺得白起此舉是對是錯?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哦,小編會認真看每一條評論的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