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得知生命終點來臨,你會怎麼想——道德經第34章

當你得知生命終點來臨,你會怎麼想——道德經第34章


【原文】

大道汜(fàn)兮①,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感悟】

大道無邊無際,無形無影,但是它卻無處不在,萬物都依靠它生長,只是我們習慣了它的存在,反而感覺不到它了。

就比如空氣,從我們生下來開始,一呼一吸間,它就被我們體內體外循環利用,但是,它看不見摸不著,我們根本意識不到,每個人卻都需要它。

它雖然滋養萬物,卻從不居功自傲,它就這樣在天地之間存在,讓萬物生長。

我的感悟是,如果一樣東西,多到觸手可及,並且取之不竭,用之不盡,那麼我們根本就不會在意它、不懂得珍惜它。但當有一天它變得有限、稀少,我們才會後知後覺,感知它的存在。


當你得知生命終點來臨,你會怎麼想——道德經第34章


生活中這樣的東西有很多,比如時間、空氣、水、生命……

比如時間。

當工作繁忙,好不容易有一個休假,那我們一定會很珍惜這個難得的假期,提早規劃:好好睡一個懶覺、外出遊玩、與朋友聚會逛街購物、清理大掃除、釣魚休閒等等,把自己想做了很久而沒做的事情,一一列出,排出輕重緩急,抓緊假期完成。

換個活法,假如宅家太久,每天太多時間,都不知道要怎麼消磨,那這時候的時間,就成了負擔,看電視,刷手機,睡覺,百無聊賴,可是卻提不起精神,去做學習、運動、進步之類的事情,因為人的心理很奇怪,當一樣東西多到無處安放時,心裡就會有懈怠感,反正多的是,明天再說吧。

前一陣,孩子在家線上學習,每天我必須在8:30之前寫完文章並排版發完,因為他要用我的電腦上網課。有了時間限制,人就有壓力,就會珍惜邊邊角角的時間,努力構思成文,抓緊時間排版發表,每天寫作時精神高度集中,文章短時高效完成。

當兒子開學後,電腦已經全天候屬於我,我發現我的寫作效率低了很多,一會兒“叮咚”一聲,趕緊拿起手機,回個信息;本來準備找個資料,三分鐘結束,可是順便看看新聞,籤個到,買個東西,半小時就溜走了;寫著寫著,想起一件事情沒做,趕快去完成,結果,兩三個小時過去了,文章還只寫了個開頭。


當你得知生命終點來臨,你會怎麼想——道德經第34章


又比如生命。每個人從生下來開始,彷彿生命就是天經地義般存在的,每天早上醒來,都是可以活蹦亂跳的一天,人的生命好像沒有盡頭,明日復明白,無邊無際。

當有一天,經歷至親離開,看到生命消逝,會突然意識到,原來生命是有盡頭的,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但對於自己,總會僥倖,畢竟有人活到五六十,有人能活到百歲,自己,七八十應該沒問題,生命盡頭還早著呢!

於是,每天隨波逐流、按部就班地過著平靜的日子,很少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價值是什麼。

突然有一天被告知,身患某種疾病,生命有了一個有限的“定數”後,他一定會有所思索:1年、3年、10年、20年後,我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嗎?離開之前我會不會很痛苦?我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要完成?我來到這世界走一遭,我得到了什麼?留下了什麼?在這剩下為數不多的日子,我要怎麼活……


當你得知生命終點來臨,你會怎麼想——道德經第34章


古印度人說:人應該把中年以後的歲月全部用來自覺和思索,以便找尋自我最深處的芳香。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每過一天,我們就向死亡的終點靠近了一天,要時時看到,“終點”就在不遠處,因為有限,才有思考,才會感恩,才懂珍惜。

【譯文】

大道廣博無際,左右上下無所不到。萬物靠它生長髮展而不推辭,成就了功業而不佔有名譽。它養育萬物而並不認為自己是萬物的主人,一直無慾無求,可以稱它為“小”;萬物向它歸附而並不自認為是主宰,可以稱它為“大”。正因為它始終不認為自己偉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

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加入我的圈子,我們一起品讀道德經,一起來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