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年底了,做一個讀書總結。今年,讀的書大部分和區塊鏈相關。索性做個專題整理,既是回顧一年的學習,也是一份相當有分量的區塊鏈從入門走向深入的路徑歸納。萬字原創,精心整理,值得收藏參考。

這份區塊鏈學習書單,從4個部分一共整理了22本書和7份學習材料,基本也是我2019年的區塊鏈專題學習總結。這4個部分分別是:經濟/金融/貨幣、技術原理、多聽多看、深度思考。不管是普通人想從零讀透區塊鏈,還是從業者想入門,或者是技術人員想補充一些深度思考,都可以在這四個部分裡找到自己需要的優質內容。

如果只推薦一本書,那麼我首選這本《區塊鏈:技術驅動金融》(見下文 #7)。這是本深入淺出、嚴謹完整講解比特幣區塊鏈原理的書。為什麼我認為這本最關鍵,因為從一個非技術人員的視角出發,我確實是在讀透這本書之後,再看區塊鏈相關的其他知識都能看懂了。所以你也可以先看這本,至於金融缺腿兒、思維缺腿兒,等你心裡有具體疑問的時候,再去找對應的書或者資料學習即可。


2015年的時候,想找點比特幣、區塊鏈的內容看看,確實不多;現在2019年末,似乎又有點氾濫,不知道哪些是內容優質,該從哪裡下手。

書籍資料多了,並不代表區塊鏈理解起來就簡單了。因為深入理解這三個字背後所有的東西,需要多元知識儲備:金融,技術原理,關於科技與未來的思考,等等。舉個例子,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

① 比特幣沒有實體經濟支撐,怎麼可能具備美元或人民幣一樣的價值?

② 如果比特幣集中到一個人手中,那還有什麼價值呢?

先不討論問題背後的知識邏輯,請對照想想下面兩個問題:

① 金銀也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為什麼金銀值錢?

② 美元如果集中到一個人手中,美元是否還有價值?

問題可以給個答案,但是提問題的人未必會理解和認同。這問的其實不是比特幣為什麼值錢,而是關於經濟、金融、貨幣的基礎邏輯;而回答「區塊鏈是什麼」的問題,需要有數學、密碼學、分佈式賬本具體運行方式等知識。如果想再深入理解區塊鏈背後的思維方式,那麼還需要補充心理學、人類歷史學、行為組織學、和博弈論等方面的通識知識。

到年底了,這既是總結一下自己在這個領域一年的積累,也想把一個精心準備的「區塊鏈學習書單」分享給大家。

先說一下這份書單的3個特點。

① 這是一份區塊鏈深度學習指南。即使你以後不打算在代碼層面繼續前進,也可能要花點時間才能讀完這個書單。沒有人有義務給你一句話或者幾分鐘講清楚區塊鏈,別人花了幾年時間去學習,憑什麼我們能在幾分鐘內就掌握內核?那些個號稱3分鐘、5分鐘、10分鐘說清楚區塊鏈的人,其實是在誤導別人。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不假,但是隻給有充分準備的人,而不是那些只有模糊意識準備的人。如果一個領域真的有紅利,而且十年八年還沒被髮掘殆盡,那這個領域憑什麼沒有認知和知識上的高門檻。我能給你的是一個還不錯的「認知與知識升級路線圖」,我個人精讀過這個list上大部分書或材料。

② 這不是一份炒幣指南。我的關注點是區塊鏈技術/商業模式的應用和區塊鏈背後的思維範式。雖然數字貨幣是區塊鏈的重要應用,雖然金融是區塊鏈的原生屬性,雖然一個人對底層邏輯瞭解越深入,在相關投資方面也會有越深的理解,但這確實不是一份炒幣指南。

③ 這份書單包含了我一年多的學習、請教、思考和實踐。2019年初開始從事區塊鏈賦能實業相關的工作,倒逼自己學習速度很快,當然這麼多年,作為一個工科生,在底層知識上有一定積累。經過長期積澱和實踐檢驗,應該是一份極有分量的區塊鏈學習書單。

我覺得,要理解比特幣的「貨幣價值基礎」,要理解區塊鏈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從以下幾個部分切入,是比較好的「從零讀透」路線,你也沒必要追求全讀,每個部分至少讀透一本吧。如果知乎書店正好有我推薦的書,我就附上了,方便大家收藏閱讀。


【第一部分】「金融框架」:經濟/金融/貨幣

索羅斯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這句話並不是在否定經濟和金融的價值。「假象和謊言」說得有點重,用「想象藍圖」比較合適。「想象藍圖」如果編織得好,對人類社會大規模組織和發展有決定性的推動作用。不要偏頗的理解這句話,它只是要告訴我們,

傳統社會金融範式並不是什麼天生正義,而新興金融科技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其實,何止是經濟和金融,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想象共同體。


# 1《人、經濟與國家》:奧派經濟學理論是區塊鏈自由主義的基因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巔峰之作,奧派經濟學家羅斯巴德的《人、經濟與國家》。這本書完整地呈現了奧派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邏輯鏈條,從「行動公理」出發,通過演繹推理得出包括價格、利息、貨幣等一整套經濟學理論。這本書被認為是奧派經濟學最經典的作品,內容邏輯清晰,也相對通俗易懂。羅斯巴德其他的書也非常值得一讀,比如《為什麼我們的錢變薄了:通貨膨脹真相》。奧派經濟學理論是區塊鏈自由主義的基因。

本書從幾個簡單、先驗的真實公理推演出整個經濟學理論,這些公理是:行動的基本公理——人運用手段以實現目的,以及兩個輔助的假定:存在各種各樣的人與自然資源,且閒暇是一種消費者的財貨。——《人、經濟與國家》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2《金融的解釋》:零基礎金融科普讀本

經濟學家王福重這本書寫得非常通俗接地氣,是他一貫的風格。這是一本零基礎金融科普讀物,從貨幣開始,講到信用、銀行、股市、黃金、期權、期貨、互換、中央銀行、通脹通縮、外匯匯率、金融危機等基礎金融知識,寫得有趣而不枯燥,觀點樸素而又態度明確。

雖然王福重是一個大炮型選手,網上發言嘴沒個把門的,但一碼歸一碼,我覺得這本書作為金融科普入門真心不錯。

金錢,是值得尊敬和歌頌的,比之愛情,毫不遜色,因為終究感情不能當飯吃。——《金融的解釋》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3《千年金融史》:金融就是一臺重新配置資源的時光機

金融經濟學家威兼·戈茲曼的這本書的內容涵蓋了中外5000年的金融史,告訴我們大量金融技術和工具的來龍去脈,比如貨幣、債券、股票、期權等等。從漫長的金融史出發,這也意味著這是一本對金融理解有一定高度的書。

金融,本質上就是將金錢從時間、風險、資本和渠道這四個維度進行重新配置。這也註定了,金融永遠都是上對下進行認知剝削的工具。隨著技術進步以及技術推動人類整體認知進步,金融紅利才一點一點向下釋放。我們對區塊鏈和比特幣的原生好感,也正來源於此。

金融技術就是一個我們自己建造的時間機器。它不能在時間的軌道上移動我們的身體,但是可以移動我們的金錢。——《千年金融史》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4《貨幣簡史》:從多學科視角深度理解貨幣

這本書並不是單純從經濟金融學角度來講述貨幣,而是用多元視角對貨幣進行審視:歷史、文化、藝術、宗教、生物學、神經學……這種查理·芒格提倡的多學科理解複雜事物的方法,在這本書裡展現得淋漓盡致。

貨幣是起源於交換,還是起源於債務?貨幣對人類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貨幣的下一站在哪裡?如果你想深入思考貨幣,這本書將會為你打開許多扇門。

最初的商品貨幣變成了金銀,最終變成了鑄幣、紙幣,乃至數字貨幣。貨幣工具逐漸從其在生物演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抽象出來。唯一可以限制它的只有我們的想象力,以及賦予我們想象力的器官。——《貨幣簡史》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5《貨幣的非國家化》:優質貨幣可以來自於市場自由競爭

這又是一位奧派經濟學家扛把子哈耶克的高光之作。《貨幣的非國家化》是哈耶克晚年的一本書,出版後在西方引起強烈反響。哈耶克認為,既然自由競爭能產生更好的商品,那更好的貨幣為什麼不能在自由競爭中產生?哈耶克提出的革命性建議是:廢除中央銀行制度,允許私人發行貨幣,並自由競爭,這個競爭過程將會發現最好的貨幣。要知道,奧派經濟學理論從來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通過邏輯嚴謹的演繹推理得出。

有趣的是,哈耶克這種理論在當時雖然引發軒然大波,但並出現成功的實驗,直至比特幣2008年橫空出世,幣圈人士開始視此書為聖經。不得不說,因為區塊鏈這種巧妙技術組合的出現,成功解決了哈耶克理論落地到實踐中的幾大難點。

歐洲貨幣方案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使所有貨幣災難的起因和根源——政府壟斷貨幣之發行和控制——更為頑固。——《貨幣的非國家化》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第一部分這5本書,我覺得不需要全部讀完再開始下一level,挑著讀兩本就夠了。雖然角度和深度有差異,幾本書在內容上也多有重複。

如果你不太瞭解金融和貨幣基礎,不妨從《金融的解釋》或《千年金融史》上手;

如果你想深入研究貨幣,直接從《貨幣簡史》或《貨幣的非國家化》開始;

《人、經濟與國家》這本書厚了點,雖是非常值得一讀的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但可以往後放。


【第二部分】「技術原理框架」:技術原理及演變史

如果你對一個事物感到一頭霧水,我有一個經驗,不妨從瞭解它的演變歷史入手。比特幣和區塊鏈並不是橫空出世,在它們之前已經有許多同方向的探索和嘗試。我第一次聽說比特幣的時候,是2013年底,實話說,一點沒聽懂。但是那會兒持續關注著密碼學和數字貨幣發展的人,絕不會感到陌生。如果人對於某一事物的認知不發生斷層,通常理解就會更深入。

此外,區塊鏈技術最早源於比特幣,雖說短短十年還稱不上演變史仨字,但在區塊鏈成功應用還不多的情況下,有必要多瞭解一些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技術原理細節。技術原理這部分最值得深入學習的,當然是比特幣(區塊鏈1.0)和以太坊(區塊鏈2.0)。


# 6《區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濟新格局》:適合技術原理入門者通讀的過渡書目

單就內容整體質量而言,張健這本書在這個書單裡排倒數。為何我還是把它放在了第二部分「技術原理框架」的第一本,原因是它的內容通俗易懂,而且對於比特幣誕生前後密碼學發展史、數字貨幣的演變史有一個框架性介紹,比如密碼朋克、Ecash、B-money等,而且起到不錯的從金融視角向技術視角過渡作用,很適合區塊鏈技術原理入門者閱讀,契合學習節奏。

這本書我不推薦精讀,通讀一遍即可,也不必糾結於其中你看不懂的技術細節和名詞概念,下面能幫你理解技術原理的好書很多。另外這本書的附錄裡有中文版的比特幣白皮書和以太坊白皮書,這兩個材料是值得日後翻出來反覆琢磨或引用的。這兩個白皮書也不需要這會兒精讀,什麼時候適合精讀白皮書,我下面會說到。

當欺詐行為所要付出的成本遠大於其所能帶來的收益,並且成本和收益都可以事先被精確計算時,任何一個理性的參與者都不會有欺詐的動力。——《區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濟新格局》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7《區塊鏈:技術驅動金融》:首要推薦區塊鏈技術原理相關的一本書

對於非技術出身的人來說,如果要選出瞭解區塊鏈技術原理最重要的一本書,我認為就是阿爾文德·納拉亞南等人編寫的這本《區塊鏈:技術驅動金融》。這是一本學術氣息比較濃的書,也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寫作風格:理性嚴謹、娓娓道來、深入淺出、不失詳盡。

從哈希函數等數學知識說起,詳細、深入拆解比特幣區塊鏈的技術原理和運行機制,同時又不像《精通比特幣》那樣包含太多代碼,對非程序員讀者非常友好,通俗易懂的前提下又提供了滿滿的技術乾貨。你還能在這本書裡看到清晰的區塊鏈技術設計思考和演進路線。這本書後半部分也介紹了其他數字貨幣技術以及區塊鏈、科技金融的未來,我認為是同類解讀中比較有深度、有質量的。

讀透這本書,就真正理解了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原理。讀透這本書,區塊鏈這扇大門才算是真正向你敞開,從此你可以不再雲裡霧裡地翱翔在這個領域裡。

下面這一段關於比特幣分佈式共識的論述很精彩也很完整,限於篇幅我只截取了一部分。

許多關於分佈式共識的文獻都對是否能達成共識持悲觀態度,有許多達成共識具備不可能性的結論已經被證實……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就目前對共識的研究來說,比特幣實際運行情況下遠比理論上告訴我們的要好得多……比特幣到底打破了經典模型裡的哪些假設呢?第一,比特幣引進了獎勵的理念,這對分佈式共識協議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理念,這也只有在比特幣裡才可能實現,因為比特幣也是個貨幣,所以人們自然而然地會為了金錢獎勵而變得誠實起來。第二,比特幣體系包含了隨機性這個概念。此外,它也不再糾結於規定共識的起點與終點。——《區塊鏈:技術驅動金融》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8《區塊鏈啟示錄:中本聰文集》:在知識的源頭尋找元知識印記

瞭解了比特幣的區塊鏈運行原理之後,再看這本中本聰的文集彙編就很有意思了。這本書是中本聰的文章和一些郵件往來的合集。當你讀完上一本,再讀這本書,你會發現許多細緻入微的問題討論,會讓你豁然開朗。頗有種在知識源頭找尋元知識印記的感覺。

而且,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是將我們帶回當年比特幣的誕生情境中,和中本聰等諸多高手一起思考一種成功數字現金的應該如何設計。比特幣和區塊鏈才僅僅出現十年,我覺得沒有比這本書更原汁原味的了。

有一天,我確信有一種方法可以無需任何信任就能做到這一點(這一點指的是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系統,即比特幣),於是不斷地思考這個問題。更多的工作在於設計而非編碼。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都是我之前考慮和計劃過的。——《區塊鏈啟示錄:中本聰文集》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讀完以上兩本書,你對比特幣的瞭解已經比較深入,是時候找出「比特幣白皮書」好好研究一番了。


# 9《紐約州立大學·Blockchain專題課程》:完整的以太坊區塊鏈學習和開發課程

Coursera是一個很棒的英文課程平臺,匯聚了世界各大名校的一流公開課程,而且可以在線免費學習。我在這個平臺找到一個紐約州立大學的Blockchain專題課程,專題下設4門課:區塊鏈基礎、智能合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區塊鏈平臺。推薦這個專題課是因為,這是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完整系列課程。其中第一門課程詳細講解了區塊鏈的基礎知識,提綱挈領,通俗易懂,尤其是在你擁有了比特幣區塊鏈的基礎知識後,看這門課不費勁。後面的三門課程會涉及到具體的開發知識,如智能合約編寫、DApp開發,建議過一遍視頻,不想深入技術開發的不需要花時間實操。

這個專題課程雖然是英文的,但核心知識點並不多。課程質量比較高,參考資料的質量也比較高。至少可以先把第一門課「區塊鏈基礎」看完,對比特幣和以太坊區塊鏈的特性會有一定深度的瞭解。

比特幣區塊鏈是所有區塊鏈之母。它的目的是實現點對點的價值轉移,比特幣在這方面實現得很好。大約在2013年,以太坊的創始人引入了一個代碼執行框架。以太坊區塊鏈的核心和重點是智能合約。——《紐約州立大學·Blockchain專題課程》



# 10《區塊鏈項目開發指南》:完善以太坊區塊鏈的技術知識拼圖

除了上面的專題課程,在以太坊區塊鏈方面,這一本書也不錯:納拉揚·普魯斯蒂的《區塊鏈項目開發指南》。這本書小白可能看不懂,但開發者又會嫌它內容不夠深入。但我覺得它是一個很好的技術知識點拼圖,完整講解了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技術應用:DApp的概念和優劣勢,以太坊的工作原理,如何編寫智能合約,如何創建聯盟鏈等。

和中心化應用一樣,DApp節點需要硬件和網絡資源才能維持運行。DApp節點需要一些有用的回報來維持運行,於是內部貨幣登場了。大多數DApp都有內置內部貨幣,或者可以說最成功的DApp都有內置內部貨幣。——《區塊鏈項目開發指南》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看完9和10,這個時候可以把「以太坊白皮書」找出來看看了。


# 11《卓克·密碼學30講》:從密碼學發展史的角度深度認識區塊鏈

從簡單的藏匿、移位、替代,到網絡世界大規模應用的RSA加密,再到正在路上的量子加密,得到上卓克老師的這門《密碼學30講》,縱貫總結了七代密碼學的演變歷程,加密與破譯之間的精彩技術搏殺,是一個有趣又有料的課程。前面說過,從技術或學科演變史的角度看新事物,我們會產生更深層的理解和思考。我非常喜歡這種從源頭開始說起的知識。所謂通識,正該如此。

區塊鏈和密碼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從最早的密碼朋克對數字現金的不斷探索和實驗,到比特幣和區塊鏈的誕生,密碼學都是底層必備的知識。區塊鏈中的工作量證明機制和公私鑰身份系統,都是加密算法的產物。瞭解密碼學的發展脈絡和技術原理,我們就能從更深層次理解區塊鏈。

密碼學的每次突破,都源於數學。比如,兩個大質數相乘的積極難被逆向因式分解,衍生出我們整個互聯網大廈非對稱加密的安全基石——RSA加密算法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加密算法。雖然我們是務實地學習和研究區塊鏈,但也經常會從心底生出許多科學審美情趣來。

一項密碼學應用加一種追求分權的念頭創造出區塊鏈,它不一定會挑戰現有的體制,但卻會給現有的很多難題提供了分權的選擇。——《卓克·密碼學30講》


【第三部分】「多聽多看」:聽明白人怎麼說

我覺得了解比特幣和區塊鏈最大的誤區,就是上來就從第三部分出發:先聽別人怎麼說。一開始我也犯了同樣的錯誤。知乎上有一個關於「比特幣是什麼」的幾萬字長文,我最早搜索比特幣的時候,當然會關注這類內容,但是真的不該先看這類內容,能真正看懂的部分很少。沒有前兩個部分的知識框架(金融框架和技術原理框架),聽別人說得再多也沒用。這還是建立在我早就有金融框架底子的基礎上。像卓克、汪潔一些很有質量的科普分享,如果你沒有金融和技術的基礎積累,好東西也是灌不到腦子中去的。

反過來說,當你有了金融框架和技術原理框架之後,那麼應該多聽聽那些真正明白的人從各個角度怎麼看。這裡注意兩個點。第一,你得聽那些真正明白的人怎麼說,不要被騙子忽悠了。有了前兩部分知識打底,你鑑別騙子和高手的能力其實已經很高了。第二,聽得要夠多,不要偏聽偏信。比特幣和區塊鏈仍然是新生事物,大規模應用並沒有起來,不要被高手和巨頭的光環晃了眼,這個領域沒有人手握絕對的真理,多聽多看,從中總結提煉你自己的東西。基礎知識雖然有了,但是不同的人的表述角度、表述方式、思考維度、實踐路徑和推薦資料,都值得學習。

這個部分我主要推薦一些我看過、篩選過、認為還不錯的內容。另外我們公司的關注點是區塊鏈落地應用,所以後半部分我推薦幾本和區塊鏈應用相關的書籍資料。


# 12《卓克·40分鐘搞懂區塊鏈》:系統串聯區塊鏈技術原理知識

40分鐘搞懂區塊鏈是可以的,但問題是你不要奢望從零起步40分鐘就能搞懂。而且,理解區塊鏈的維度很多,既有科技金融視角,也有技術原理視角,還有激勵、共識等思維視角。一份好內容能幫你搞懂一個維度就很不錯了。如果前面基礎知識學得牢,那麼得到上卓克這個40分鐘的視頻可以帶你係統地將區塊鏈技術原理知識再串聯一遍。


# 13《汪潔·解讀環球科學》47-50講:未來貨幣和區塊鏈

汪潔老師是我很喜歡的一位科普作家。他寫的《時間的形狀》,是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相對論科普。相對論不是我們理工男書架上的封印之學,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有所瞭解的宇宙觀——這是題外話了。

汪潔在知乎上的專欄《解決環球科學》的最後四講,是關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內容。作為科普作家,他也極力想把區塊鏈的技術原理內容通俗易懂地表達出來。但是4講的內容,知識鋪墊實際上是不夠的,需要我們先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再聽這4講內容效果好一些。他講科技內容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和角度,也非常值得推薦。


# 14《孫啟誠·區塊鏈技術入門指南》:很有指導性的技術入門資料

孫啟誠老師在知乎live的這個分享,準備非常充分,他提供了個人學習區塊鏈的總結,分享了對區塊鏈的理解、區塊鏈技術學習路徑、開源項目研究以及豐富的技術學習資源。對於有志於區塊鏈技術開發的朋友,這是一份非常詳實、學習和實操指導性較強的技術入門指南。


# 15《香帥·北大金融學課》221-245:科技金融模塊

香帥在得到上開設的《北大金融學課》,其中有一個大模塊是科技金融。從科技金融的視角看待區塊鏈,這個模塊的30多篇文章內容值得一讀。香帥在這個模塊著重強調,以數字加密貨幣、區塊鏈、智能合約等金融技術的背後,是技術突破和數據累積,這才是所有人的時代機會,也是躲不開的命運,而不要只盯著數字加密資產投資這塊小蛋糕。未來十年,金融行業在科技金融的衝擊下面臨重新洗牌。其中,數據掌控權和數據分析能力是勝負手。數據的價值在未來會越來越大,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

數據智能時代,重新定位自己的能力和賽道,才是個人最大的財富機會。


# 16《區塊鏈十年:看見怎樣的未來》:閱讀精華碎片,管窺生態全景

這本書出版於2019年5月,是一本在區塊鏈誕生十年之際,由巴比特彙編十二位區塊鏈行業代表人物的文章合集。多位從業者從自身的成長經歷出發,帶我們見識了比特幣和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歷程。雖然是短文章集,但所謂窺一斑知全豹,多個視角更接近真相。知識精華碎片適合有一定金融和技術知識積累的讀者閱讀,我個人讀完還是很有收穫的。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17《Libra:一種金融創新實驗》:互聯網巨頭在貨幣非國家化方向的實踐

著名的改革四君子之一朱嘉明老師,從世界貨幣體系的視角,剖析了Facebook準備發佈的數字貨幣Libra。Facebook在2019年6月份發佈的Libra白皮書,數字資產研究院的這本解讀Libra的書8月份就出版了。據說,高層對區塊鏈的重視,受Libra以及國內相關提案者的影響極大。這本書從政治政策、國際經濟金融貨幣的角度出發,高屋建瓴,視角宏大,而且時代危機感和使命感強烈。對Facebook數字貨幣Libra以及國內國外相關政策感興趣的朋友,推薦閱讀。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18《穆長春·科技金融前沿》:央行副司長解讀Libra與DECP

這是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得到上錄製的一門小課,一共只有6講,前面4講剖析Libra,後面兩講重點闡述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的設計思路。

我覺得,這份材料最值得看的部分就是後面這兩講。要知道,這可不再是我們猜央媽的心思,而是官方闡釋。穆長春在得到上錄著如此詳盡介紹DCEP邏輯的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信號。DCEP的發行已經是勢在必行。

我國已經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中國央行的數字貨幣DCEP,也已經是箭在弦上,蓄勢待發。區塊鏈技術和應用,馬上會和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的未來機遇,息息相關。

瞭解過17、18的內容,推薦把Libra的白皮書翻翻看,有中文版。


# 19《通證經濟》:構建未來企業新形態

這本書的角度很棒,但內容應該是這個書單推薦裡質量最差的。坦白講,沒太多幹貨,廢話很多,很快就能翻完一遍。如果你沒有接觸過通證經濟相關,應該會有一些基礎概念認知方面的收穫。

推薦翻翻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通證經濟的角度很重要。如果說區塊鏈在成功應用方面的兩個大方向,一個是技術路線,如以哈希值串聯鎖定為主的鏈上數據處理,保障數據不可篡改、可追溯、透明,最終達到增強信用、傳遞信用的目的。另一個是制度路線,如以經濟模型設計為主的通證經濟,升級企業組織生態結構,用區塊鏈賦能實體企業,助力企業業績增長。

但是,我認為目前通證經濟領域還沒有非常好的書出現。畢竟這個概念比較新,成功案例並不多。而且,這個領域是實戰為王,理論當從成功實踐中出。誰能打造出類似比特幣那樣的強效激勵經濟模型和內生高活力經濟生態,誰才有發言權。這方面,我們這一年的實踐是走在行業前面的。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前三部分是一份完整的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總共19本書(或資料),到這裡就寫完了。最後第四部分我想推薦一些和思考區塊鏈有關係的好書。


【第四部分】「深度閱讀」好書推薦

這是我近年讀過的(或打算讀的)、與區塊鏈思維相關的、思想深度和知識濃度雙高的10本書,其中不乏極耗時間精力的大部頭,供喜歡深度思考的朋友翻閱。


# 20《人類簡史》: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想象共同體

實話說,第一次讀這本書還挺受觸動的。先改變自己的思維範式,從更大的視角、更深層次看待人類社會發展和組織協作方式,你才會對經濟、金融、貨幣、科技甚至人類本身萌生溯源興趣和本源思考。

《人類簡史》告訴我們的道理正是:合作並非人類本能,想象構建龐大社會。為了改變現有由想象建構出的秩序,就得先用想象建構出另一套秩序才行。

這個宇宙中根本沒有神、沒有國家、沒有錢、沒有人權、沒有法律,也沒有正義……不論是美元、人權還是美國,都是是存在於數十億人的共同想象之中。 ——《人類簡史》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21《行為心理學》:關於激勵與共識的思考

行為主義心理學我略知一二,但沒有讀過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約翰·華生的《行為心理學》和《行為心理學2》。之所以推薦這兩本書,是因為行為心理學對外部激勵(即獎懲)對行為影響規律的研究比較深入。外部激勵會導致受眾發生一致性行為,而一致性行為是建立共識的重要基礎。不單是個體的意識受到自身行為的影響,群體的一致行動會產生強度更高的共識。而且,行為主義對於獎懲等刺激的研究方法是科學、量化的。

比特幣區塊鏈對於分佈式共識的實驗效果是卓越的,但是對於背後成功原因的分析,還只停留在個案總結,我想看看行為心理學裡面有沒有一些相關的實驗和結論。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22《社會心理學》:關於個體和群體行為規律的探索

去年雙11入手了埃略特·阿倫森主編的《社會心理學》,到現在為止仔細讀過差不多2遍。很厚很大的一本書,卻是我今年書包裡的常客,沒事就拿出來翻兩頁。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諸多行為和社會現象的緊密度太高了,真的越看越有意思,硬知識濃度賊高。社會心理學給我們提供了優秀的思維方式,提供了許多很反常識又有數據支持的關於人的行為規律研究,提供了大量實用且反覆被驗證過的行為套路指導,同時還是許多前沿思維的理論基礎。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以科學手段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如何因社會情境而受到影響的學科。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人,每個人都是群體人。社會和群體會如何影響一個人?個體行為和群體行為有何差異?個體在群體中的決策和行動會如何變化?這些社會心理學關心的問題,也是區塊鏈技術驅動下的新組織模式形成中頗受重視的一類問題。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23《奇點臨近》:關於指數思維和範式轉移

2014年,這本書讓我知道了還有未來學家這麼個專家品類,也給我開啟了一扇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思維大門。從此之後,我更喜歡指數思維指導下的人生選擇,不管大事小事:如果一件事情是具備指數效應的,那我就更願意考慮去做。

在這本書裡,作者雷·庫茲韋爾通過一系列論證大膽預測:2045年,奇點來臨,人工智能將完全超越人類智能。不得不說,這個預測雖然大膽,也未必能實現,但是關於人類社會範式轉移不斷加速的觀察和論證,是經得起推敲的。

不管人工智能是不是真的能在未來超越人類智能,毫無疑問的是,人工智能會越來越強大,而且進步會越來越快。在人工智能作用越來越大的世界裡,數據是最重要的資源。高效可信的數據管理方式和公平的數據權益分配方式,正是區塊鏈技術和思維最關心的問題。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24《失控》《科技想要什麼》《必然》:關於科技未來的思考

這三本書合稱《KK三部曲》,廣為人知,所以合在一起推薦,不多贅述。《失控》和《必然》我都認真讀過,《科技想要什麼》還沒看。凱文·凱利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作家。他的思維頗具深度和廣度,對未來脈搏的把握也很精妙。

比如說,這本成書於1994年(那時候還沒有萬維網)的書,第12章整整一章都在闡釋電子貨幣,也就是數字加密貨幣。那時候的數字加密貨幣,幾乎不為人知。前文第二部分我們說一定要了解數字貨幣演變史,《失控》這一章節絕對在推薦首選之列。

就像數字貨幣一樣,也許你能在這三本書裡,看到更多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25《生命3.0》:人工智能時代,人類如何審視自己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對抗熵增的有序系統,是宇宙局部的有序狀態。這個書單的最後兩本書,我們從大視角來聊聊生命。看似和區塊鏈主題關係不大,但AI(人工智能)和進化是人類避不開的宿命,所有的科技最終要回到這個維度進行重新自我審視。

進化,更準確講是演化,是人類乃至整個生命系統的主線劇情。《生命3.0》這本書,將生命從可設計程度上劃分為三個階段:生命1.0——人以外的其他生物,完全被基因演化控制;生命2.0——人,能夠部分設計自己的軟件系統(科技)、擁有新知識,但不能升級自己的硬件(身體);生命3.0——AI,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都可以自己設計。

生命的下一次大進化,是否會拋棄碳基的身體,開始向著以數據飼養的硅基人工智能進化?如果答案是可能的,那我們必須得好好打量一下這個未來生命的新特性:以數據為生,能存儲和計算,會自我學習,但可能不會有意識。

物理學家泰格馬克從科學角度思考的人類命運「大問題」,格局宏大,表述嚴謹,非常值得一讀。如果關於AI你想看一本有足夠思想深度的書,那我首推這本《生命3.0》。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 26《生命是什麼》:關於生命本源問題的深度思考

這本書可能是這個書單裡最薄的一本,但知識濃度卻簡直要爆炸。大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這本《生命是什麼》寫於1944年,卻不斷刷新著今天的我的認知。

這本書讓我對進化論有了新的認識:進化是有方向的。基因的變異無方向,但生命的行為有方向。基因變異導致了身體變化,身體變化導致了行為變化,如果行為變化是有利生存的,那麼後代通過學習或示範就可以學會這種行為,同時行為的轉變反過來又促進了在這個方向上的有利突變積累。

這意味著,雖然行為的變化不能通過基因直接傳遞給下一代,但是行為的影響最終還是被寫進了基因。

不止是基因主導的進化會這樣;技術主導的進化同樣如此——而且更快。我們認為什麼行為有利,最終我們就會變成什麼。如果數據價值時代到來的步伐不可阻擋,那我們希望通過區塊鏈思維讓數據價值產生的權益分配更公平一些。

我們知道,DNA是鏈結構,鏈的基本單元是基因。仔細想想,人或AI的行為產生數據,數據寫進區塊然後串聯成鏈,既成為人類權益分配的可信憑證,又構成AI再進化的基石——數據和區塊鏈,是不是像數字虛擬時代的基因和DNA?

除了進化論,這本書能帶給我們的深度思考還有很多。在技術推動時代變革的交接點上,我們對那些本源問題多一分薛定諤式的思考,就能夠在決策和行動中多一分謹慎,多一分敬畏。

一份從零讀透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單(強烈建議收藏)

書單就寫到這兒了。不過我打算利用過年前後這段時間,總結以上資料的知識精華,結合我對區塊鏈的理解和實踐積累,寫出一個專欄文章系列,定名「區塊鏈思維30講」。這個專欄將更新不少於30篇高質量文章,幫你真正讀懂區塊鏈,並帶你發掘區塊鏈裡面普通人的財富機會。

我心裡有一個框架,不會糾結於每篇是2000字還是4000字,目的是每篇文章鎖定一個話題,用直白語言說清楚為止,而全部文章串聯起來又可以形成一個能夠講清楚區塊鏈的完整系列,大概是這麼一個想法。

「區塊鏈思維30講」已經在頭條專欄開更了,目前寫了2篇。這個書單這周花了我挺長時間整理,也都是實實在在的乾貨。借這篇長文推廣一下我這個小專欄,暫時把訂閱價格降到18元,歡迎初期大家掃碼過去給捧個場。訂閱專欄後還附贈一個付費圈子(1年),歡迎加入,一起交流區塊鏈話題和其中的賺錢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