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進各種課外補習班,能提高成績嗎?


教育:進各種課外補習班,能提高成績嗎?

培訓機構的老師正在給小朋友輔導呢

我是南山松1618,資深教育人,特級教師,針對洶湧的課外培訓熱,今天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上課外輔導班,到底能否提高成績的問題。

你的孩子上了補習班嗎?上補習班成績真的能提高嗎?這個問題恐怕是許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


而今城市學生沒有哪個不進補習班的,筆者經詢問調查發現,孩子班上53名同學,從成績第一名到成績最後一名的,課餘都上了各種文化補習班。從補習的內容來看,成績好的同學,主要是補奧數、新概念英語、語文等,目的是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成績更上一層樓。成績差的學生,主要是在補習課堂沒弄懂的知識,相當於鞏固課堂教學。從補習的意願來看,調查發現幾乎都是家長要他們去補習,自己無所謂。


課餘上各種文化補習班,成績真能大幅度提高嗎?筆者詢問很多優等生,他們表示自己的

考試成績主要得力於在校課堂學習,補習班的知識好像在考試中基本用不上。再跟蹤筆者孩子班上那些成績差的學生,他們每學期花數萬元上各科鞏固班,但是無論是單元測試還是期中、期末大考,他們的成績仍然是數學上補習班前考五六十分的,補習後仍是五六十分。

由此看來,上各種文化補習班,成績不一定能提高。


筆者的幾個學生,成績不是很好,他們組隊到補習班補數、理、化,一年下來成績反而更差。有人說,是補習班的大鍋飯效果不好。


那麼,一對一的補習效果應該很好吧?某政府部門的一個領導幹部,他為兒子找了個對個輔導的數學老師,一學期十萬補習費,初中三年下來,光數學花費六十萬,中考時,這個孩子120分數學試卷考70分,屬於不及格。說明他六十萬是打水漂了。


無數事實說明:上各種文化培訓班,不能明顯提高孩子的文化成績,反而有越補越差之嫌。理由很簡單,學校上課是按照教材編排循序漸進教學的,白天在校的課程安排得滿滿的,各科必須在課後消化、鞏固,學生需要有時間、空間自己思考、記憶、訓練學科知識。如果所有的空餘時間都用在補習功課上,課堂學的知識都沒辦法鞏固,更沒有時間和空間自我思考和修正,大腦裡全塞滿老師的各種說法,腦容量有限,東西太多記不清楚,最後是一片混亂,滿腦子一鍋粥,怎麼能提高成績呢?


學習的規律是,課前做好預習,課堂認真聽教師講解,學生回家再對知識進行復習,之後做作業鞏固。忙於各種補習班的同學,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都沒有時間,更別談複習。第二天又上新課,循環往復的不消化,積壓,新知識,積壓,就會得學習消化不良症。大班額的補習班,老師無法對症下藥,你差的還是差。個對個的教學,很多還是在重複課堂老師講解的內容,學生因心智不熟,心想課下有專門老師講,上課反而不認真學習,更有甚者,上課睡覺、看小說,根本不聽講。


學校課堂教學才是正餐,課外補習都是零食。試想,一個人不好好吃正餐,靠吃零食能長得好嗎?


由於教學資源不均衡,同一個城市學校之間辦學資源、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優質品牌學校少,儘管文件規定不可以擇校,但一些品牌學校暗中還是在招各小學的優生,會把招優生考試放在各培訓機構,給了家長一線微茫的希望。家長要經受孩子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的壓力,迫使家長逼著孩子去上各種文化補習班。甚至連幼兒園的孩子就開始上文化補習班,家長的理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


中國家長普遍焦慮,因為深受“學而優則仕”的影響,靠讀書過上人上人的生活的想法根深蒂固,看到別人的孩子在上補習班,本沒有計劃讓孩子上補習班的人,也坐不住了,生怕別人學的多,自己的孩子跟不上。攀比的心理,恐懼的心理,讓中國父母不惜血本將辛苦的血汗錢花在培訓機構裡。


教育:進各種課外補習班,能提高成績嗎?

三百多家長排隊爭進名校的場景


據相關部門統計,2018年某四線城市市區教育培訓機構的總輸入在六個多億。還有許多沒掛牌的大小不一的培訓班不算在裡面。怪不得社會上流行一句話,這年頭學生的錢最好賺。業界人士透露,數理化英語老師,有的人一個假期輔導學生可以賺到三四十萬。如此看來,各種文化輔導班盛行,最得好處的是這些辦培訓機構的人。筆者熟悉一些培訓機構,幾個老闆一年人均可分到五六百萬。這些老闆他們大多為教師,對學生家長的心理非常熟悉,對教育行當裡的事務又非常瞭解。試問有多少實體企業一年能盈利幾千萬的?


依筆者的經驗,上課認真聽講,養成好習慣,課下及時複習,實在有某個知識點不懂的,及時問老師,不留問題,課前做好預習工作,課堂和課下及時消化和鞏固,給孩子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勤學好問,成績就會提高。


補習班,你的孩子上了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