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巴喬夫真是前蘇聯解體的罪人嗎?

近日來頭條上出現一些有關前蘇聯解體和戈爾巴喬夫的文章,很多網主認為戈爾巴喬夫直接導致了前蘇聯的解體,結論:歷史罪人!然事實果真如此嗎?蘇聯的解體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源於個人不當政治行為的偶然?在此我以自己淺薄有限的史料知識和個人認知做一簡單的賞析與分享!因為我深信:人類的發展史上,歷史永遠是最好的老師!

戈爾巴喬夫,1931年出生於前蘇聯斯塔夫羅波爾地區(後改為行政省),他的父親謝爾蓋.戈爾巴喬夫在衛國戰爭前是一名出色的聯合收割機操作員,簡單的說,就是高加索一位普通農民。1941年父親應徵入伍,參加了抵抗法西斯德國的衛國戰爭,以其英勇行為獲得前蘇聯衛國勳章並奇蹟般的在戰爭中活了下來,於1976年因腦溢血離世。艱苦的生存環境下戈爾巴喬夫做出了人生一個重大的抉擇:儘管在父親的影響下他也成為了一個經驗極其豐富的收割機操作員(他可以通過發動機聲音就能判斷出收割機的故障),但他選擇了一條與父親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考取莫斯科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回到出生之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直至最終進入莫斯科,成為克里姆林宮的主人!無任何政治背景的戈爾巴喬夫是如何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基層工作者問鼎蘇共最高領導人?在前蘇聯官僚主義風行的政治環境下,他踏實務實的工作作風是其政治前途一路高歌的唯一詮釋!從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水利灌溉到畜牧業的擴大和深加工,他用實際行動徹底改善了這個世代苦寒之地的民生經濟,在任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第一書記期間,他倔強而獨樹一幟的工作風格引起了勃列日涅夫的注意和賞識,這讓他最終入主蘇聯最高權力中心成為一種可能。

通過戈爾巴喬夫所著《孤獨相伴》,我們大致對前蘇聯的政治架構和環境會有一個粗略的瞭解,日益嚴重的官僚作風和機會主義行為讓蘇共逐漸失去人民的信任,而這些戈氏無疑是最清晰的觀眾。儘管身處權力頂端,但克里姆林宮複雜的政治環境讓他很難對當時的蘇聯做出任何實質性的改良舉措,各加盟共和國與莫斯科之間的不信任和牴觸讓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國家解體變得一觸即發,隨後突如其來的政變讓去克里米亞度假的戈爾巴喬夫猝不及防並遭到軟禁,很快,軟禁解除,恢復權力的戈爾巴喬夫卻未對政變者做出任何反擊,或許他早已意識到:解體對這個龐大的帝國而言,可能是一種更好的選擇,也是一種必然!

國家的穩固,依靠的是嚴密的制度和權力約束機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戈爾巴喬夫又怎能力挽蘇聯的命運?由此突然發現:歷史的編撰者,其實一直都是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