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什么叫“悦读”?

阅读,先要“悦读"

我有一个被派到山地小学去做替代役的学生告诉我,每天早上天未亮,小学生就翻山越岭来到学校,直接去敲他寝室的玻璃窗,叫他起来开图书馆的门。因为他们想进去看书。从我们的经验中也知道,人天性是喜欢阅读的,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很多孩子不喜欢阅读。这就要反思,我们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阅读应该是“悦”读,孩子心中想要读才读得进去。因此,补救阅读必须先从学生的兴趣开始,循循善诱,先引进门再谈别的。

其实诱导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并没有那么难,也不一定要念公主王子那类大人没兴趣的书。我们一直说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有时念点有挑战性的书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与想象力。

有一次一个学生“气急败坏”地来找我,说他开午托班的大嫂前几天去医院生产了,原来请好代班的老师在路上出了车祸,家里打电话来要他先去顶一下,直到他们找到人手。他很紧张,来问我如何做“猢狲王”。我那时手边正好有一本野人出版社的く昆虫侦探》,就跟他说:“你是动物系毕业的,讲你的本行知识才能深入浅出,教学一定要生动才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这里有几个侦探故事,主角都是昆虫,带标本去,一边讲故事,一边教孩子昆虫生态。”第二天他兴奋地来找我,说:“昨天完全成功,小朋友听到连父母来接都不肯走。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什么叫“悦读”?

原来他念的是该书第一篇《蝴蝶杀蛾事件》:一只蝴蝶被控撞死了一只毛翅夜蛾,许多目击者都亲眼看到夜蛾坠地后,一动也不动死去。警察来后把蝴蝶及证人都带去质问,蝴蝶坚持它并没有撞到夜蛾,但是它看到夜蛾垂直往下坠,也停下去看它是否生病,但是因为推它、摇它都没有反应,它就飞走去做自己的事了。

故事发展得很离奇,因为后来尸体不见了。警察又找了尸体附近的昆虫来询问,每种昆虫都有它自己生活的习性,日间生活的跟夜间生活的用到的感觉侦察机制都不同,一个证人的证词带出另一个证人的证词,最后真相大白——这只蛾是因为“看到”蝙蝠飞近,便立刻垂直降落在森林的地面上装死,蝙蝠用声纳来捕捉猎物,猜物也发展出反制的方式,一侦察到编幅的声纳便立刻降落、静止不动,逃过一劫。

故事曲折有趣,又介绍了很多昆虫的生态,所以孩子听了不肯回家,约定第二天再去讲第二个:《粪金龟密室失踪记》。我看他很兴奋地在到处借金龟的标本。他把一本没有图片、密密麻麻都是字的国中程度书,讲给了国小程度的孩子听,讲得很成功,孩子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也觉得所学有所用,双方都高兴。所以只要会讲,内容深一点没关系,孩子反而学得多。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什么叫“悦读”?

“悦读”三大法宝

首先,阅读要尽早。

一位家长在我演讲完后到讲台前来问我:“新加坡为什么要求父母在孩子18个月大时,就要读书给孩子听?他又听不懂,读了不是白念吗?”很多父母脸上也有同样疑惑的表情。其实只要是正确地教孩子,就不会白费力气。

把一个孩子放在正常的环境里,没有人专门教他说话,他会说话;把一个孩子放在正常的环境里,没有人教他阅读,他就不会阅读。神经学家认为,大脑中并没有阅读中心,它是很多区域在有任务时,抽离原来的工作,合力来完成阅读任务,所以要练习久了オ会熟练,オ能一声令下,各个“单位”都来各就各位帮忙。所以会阅读真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件事一定要尽早做,越早越好。错过了机会,这种各个部位合力工作的状态就不容易形成,孩子就会出现阅读困难。

其次,不怕反复读。

为什么小孩子喜欢一直听同样的故事,看同一本书呢?研究者认为,这是他们还没有掌握这个新的信息,还不了解它,所以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读,从每一次的阅读中去建构更多的神经连结,引发更多的背景知识,从而达到理解。一旦孩子理解了故事,就像最后一块拼图放上去,完成这幅画了,他们就可以把这本书放下,去挑別的书来读了。因此,这种重复读一本书的现象多半发生在低龄幼儿身上,很少在大孩子身上看到。

父母不许不耐烦。每一次的阅读都会增加孩子大脑中神经回路的连接,就像一个圆,头尾相连了就圆满成功,不需要再着力了。所以一个电动游戏破关之后,孩子就会对它失去兴趣,但是在未破前,他会废寝忘食地拼命去试,这些都跟大脑中的阿片感受体有关。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什么叫“悦读”?

最后,选书投其所好。

研究发现,男生与女生在选书的偏好上有所不同。女生喜欢故事类小说,男生喜欢非故事类的真实世界可用到的知识,如历史人物传记、如何制造汽车等,因此在引导入门时,男生女生读的书可以不一样。老师不妨从大人小孩都喜欢的《包公传》《七侠五义》等又真实又悬疑的历史小说着手,先读一段给学生听,读到最精彩处时,放下书,请学生自己去看。或是介绍一些中国历史上的冤狱,如《杨乃武与小白菜》《窦冤》《十五贯》等,解释“越级上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设钉床,鸣冤人为什么要睡过钉床案子才有重新审理的机会等。说故事时,老师可以顺便教人性是什么,为什么几千年来人类犯罪的手法虽有翻新,犯罪的意图却不会改变。

古人说“循循善诱”是有道理的,阅读是习惯,需要诱导,若能与孩子一起读,启发他、教导他思考方式,那收获岂不更大?只要有心,诱发孩子阅读绝对不是难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