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年前的华山顶,有两位高手互相切磋,老照片记录全过程

不少武侠小说,影视剧,将道士、和尚或者是那些"化外之人",描写成武功高强的前辈。主角只需遇上什么道士、和尚、乞丐,必定会有一番奇遇。金庸先生的不少作品,都详细介绍过"华山论剑"。所谓华山论剑,就是武林高手齐聚华山顶比斗,谁更强,谁就是武林第一。然而上世纪20年代,华山白云峰突然出现两位高手互相切磋,这两位高手切磋全过程,也被老照片完整的记录下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90多年前的华山顶,有两位高手互相切磋,老照片记录全过程

道士,便是居住于道观内工作或者是修行人员。不同于寺庙多建在平原,道观首选还是建于较高的地方。因为道教文化中,道士们需要居住于离天空更近的地方。因为道家提倡"无欲无求",且道士如果生活于平原之上,便得不到感应。只有居住山顶,或者其他悬崖峭壁,靠着攀藤附葛取得更好的修行成果。还有一些迷信学说,认为道士住的越高便能通向天界,更能羽化成仙。当然,这些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大家姑妄听之。

90多年前的华山顶,有两位高手互相切磋,老照片记录全过程

上世纪20年代,华山顶上还居住着不少道士。有些道士是周围居民,因家中遭遇变故,不得已上山进入道观讨口饭吃。大部分则是从小和师傅一起修行,且华山顶上道士个个都是有绝活。比如刀枪剑戟,还有轻功以及闪转腾挪的法门。抗战时期,不少道士下山抗击侵略者,一时也传为佳话。上世纪20年代,有两位远道而来的英国人登上了华山顶。碰巧,他们上山的那天,华山白云峰上有两位道士正在互相切磋,通过照片也记录了这两位高手切磋的全过程。

90多年前的华山顶,有两位高手互相切磋,老照片记录全过程

这两位道士其中一位大约五十岁,另一位好似是他的徒弟。只见师傅右手拿着玉板,左手拿着拂尘,徒弟右手举剑,左手则是护住罩门,双方正在进行切磋。由于现存的照片并不太多,经这两位英国人的口述我们得知:这两位道士并非以性命相搏,而是进行热身活动,亦或者说是师徒二人互相进行切磋。师傅通过这种方法,检验弟子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认真练功。不过这两位道士出手极快,让英国人看得眼花缭乱。

90多年前的华山顶,有两位高手互相切磋,老照片记录全过程

最终还是师傅技高一筹,仅通过左手拂尘,便将徒弟右手执的宝剑摔落地下。这二位英国人回到伦敦之后,马上将照片洗出来,发表于英国各大权威媒体,又给中国增添不少神秘的色彩。其实笔者觉得,这两位英国人所拍摄的照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这两位道士似乎也是武林高手,经过英国人的口述,这二人出手快如闪电。

90多年前的华山顶,有两位高手互相切磋,老照片记录全过程

师傅仅用拂尘,便让徒弟的宝剑无功而返。这两位道士恰如英国人所说,并非比斗而是互相切磋,更不是什么武林高手之间的对决。华山顶上人迹罕至,近些年有不少人受够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选择来到世外桃源。可上世纪20年代,由于信息交通闭塞,这些道士一旦上山,很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下山,过着清苦生活。那些武侠小说当中所描写的大侠,或者是本领高强之人,他们大多都是"八面玲珑"之辈。

90多年前的华山顶,有两位高手互相切磋,老照片记录全过程

也不符合传统道士或是和尚,清心寡欲所作所为。通过英国人拍摄这组老照片,我们能清楚得知,所谓"华山论剑"就是小说作者刻意营造的噱头。真实情况下,根本并没有什么"华山论剑"。而所谓江湖也只不过是人心的名利场,"华山论剑"或是什么武林盟主,这些都是夸大其词的小说情节。

参考文献:伦敦老影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