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李默然老師主演的甲午風雲中,日本吉野艦的副艦長有一句經典臺詞:"北洋水師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是的,在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擺出了一個類似彎月的隊形,像一把彎刀衝向了排成一字橫隊的日本聯合艦隊,頗有些自殺衝鋒的嫌疑。這樣一個隊形在現代海戰中似乎很少出現,於是民間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傳聞。諸如陸軍出生的丁汝昌不識海軍戰術,北洋水師炮彈不足只能選擇近戰衝鋒等各類說辭,甚至在電影中演繹為發錯信號。其實關於北洋水師的陣型問題說起來也簡單,但也需要一定篇幅,那就是北洋水師無論是購買的軍艦還是接受的作戰訓練思想,原本就是以縱隊衝擊戰術為主。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在火炮大量裝備海軍之前,縱隊衝擊戰術一直是海軍的主要戰術,其代表就是希臘雅典海軍。雅典海軍的主要戰術就是利用風帆和划槳配合,利用船首青銅撞角撞擊對方船槳和船體,然後用弓箭殺傷敵軍後,進行跳幫戰鬥。雅典海軍曾經利用這樣的戰術在薩拉米斯海戰中重創波斯海軍,這樣的戰鬥方式同樣為羅馬,迦太基等國所繼承。在缺乏遠程打擊手段的年代,這是步兵強盛的國家的海軍的統一做法。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進入多桅風帆戰艦時代後,火炮技術得到了大的發展,但很多國家依然保持著跳幫戰鬥的傳統,最為明顯的代表就是西班牙無敵艦隊。無敵艦隊的艦隻火炮基本沿軸線排列,主要用縱隊隊形衝擊敵陣,艦上除了水手外,主要都是陸戰隊員。而實力處於下風的英國艦隊自知進入跳幫戰鬥凶多吉少,所以基本將火炮沿船舷展開,利用火力攔射西班牙艦隊,並利用高速閃避西班牙艦隻接舷。隨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衰弱,各國風帆戰艦逐步改向了英國的橫隊戰術,並正式形成了戰列艦的艦種和戰列線戰術。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按說這樣的戰術在進入鐵甲艦時代後也該得到延續,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進入鐵甲艦時代後,技術一日千里,各國的艦艇設計師對於艦艇的設計,未來的戰術設想充滿著爭議和探索。這個時候出現了了一個經典戰例,即利薩海戰。意奧戰爭期間,意大利海軍企圖攻佔亞得里亞海的利薩島。前來支援的奧地利海軍與意大利海軍遭遇,由於來不及轉為橫隊,奧地利海軍少將馮.特格特霍夫下令全艦隊成箭形隊形,衝撞意大利橫隊。由於雙方都為鐵甲艦,炮戰未能造成決定性傷害,而奧地利旗艦“費迪南大公”號撞沉了“意大利國王”號,意大利全隊被分割為兩隊,最後戰敗。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這場首次以蒸汽為動力的鐵甲艦之間的戰鬥引人注目。世界各國的海軍都深入細緻地在戰術、武備和艦船結構等方面研究了這場戰鬥。很多人認為,隨著鐵甲的運用,小口徑火炮很難擊穿敵艦,必須裝備大口徑火炮。而蒸汽動力給船隻帶來的高機動性和高航速可以使艦隻快速接近敵船,衝擊敵陣,打亂對方的陣腳。在這樣的作戰思想下,各國的著名造船廠設計了一批撞擊戰術的戰艦,而北洋水師建軍之時趕上的正好就是這樣一個時代。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首先是李鴻章最早購入的兩艘撞擊巡洋艦,“超勇”“揚威”號。這兩艘巡洋艦幾乎就屬於無防護巡洋艦,配備了兩門260毫米主炮和撞角。而赫德當初向李鴻章推薦這兩艘實驗性質的艦艇主要是因為便宜,而且主炮口徑也大。正好李鴻章正處於和保守派為了購買鐵甲艦唇槍舌戰之中,先買兩艘便宜的也是李鴻章的一個策略,當兩艘巡洋艦在干涉朝鮮事務中發揮作用後,李自然可以名正言順地購買兩艘昂貴的鐵甲艦“定遠”“鎮遠”。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至於向德國伏爾鏹造船廠訂購鐵甲艦,也是因為新興的德國的軍艦價格比英國更為厚道。從兩艘鐵甲艦交錯排列的雙聯主炮塔的排列來看,也同樣是為了艦首對敵所設計,強調軸向火力而非側舷火力。而其他幾艘巡洋艦也都採用了在艦首佈置兩門210口徑大炮的佈局,側舷都只有1門150毫米主炮。從這樣的艦隊配置來看,北洋水師採用縱隊衝擊戰術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至於為什麼在海戰中隊形有些凌亂,一來由於經費拮据後期北洋水師的操習確實鬆懈了,二來很多艦隻老化嚴重,遠跑不出年輕時候的速度了。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北洋水師的撞擊戰術對於擁有著速度優勢的第一遊擊隊四艦沒有任何意義,四艦迅速繞行至北洋右翼迅速擊沉了老舊而無裝甲的超勇,揚威。(或許丁汝昌,劉步蟾等人把兩艦放在右翼原是為了掩護它們,可惜一遊的速度實在太快)。北洋此時唯一的選擇就是衝擊日軍本隊,也確實給日艦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奈何清軍火炮射速慢,威力小,沒有能擴大戰果。航速較快的松島,千代田,嚴島,橋立四艦很快穿過了北洋艦隊,而弱小的比睿,赤城,西京丸被重創。伊東祐亨發出了“第一遊擊隊回航”的信號。伊東的本意是讓一遊右轉繞行至北洋後方,而坪井三郎誤解為讓他回援幾艘弱艦,於是下令右轉。於是伊東只好率本隊右轉,再次將北洋水師夾在中間。伊東祐亨出色地防止了這次意外。而當北洋水師從痛擊幾艘弱艦的興奮中清醒過來時,為時已晚。全隊已經陷入了兩面夾擊。而被繞行過來的本隊四艦嚇破了膽的濟遠,廣甲的逃走,直接暴露了北洋的左翼,這才是左翼致遠決定脫離隊形撞擊吉野的原因。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通體來看,北洋水師在整場戰鬥中幾乎沒有變換任何陣型或調整,雖然有丁汝昌受傷的影響,但整體來看,北洋水師除了一直在保持陣型衝擊以外,沒有任何多餘的作為。而相比較之下,無論伊東祐亨,或者坪井三郎,無論是戰前的設想安排,還是戰中的臨機應對,都比北洋諸將靈活的多。聯合艦隊的戰法已經接近了後世搶佔T字陣頭的標準戰法,而對馬海戰中,曾經是浪速艦長的東鄉平八郎更是完美的沿襲了這個戰法,拼死繞過俄軍艦隊,搶佔了T頭。兩場戰役,奠定了日本帝國的強盛。在軍事行動中,陣型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小到步兵坦克,大到戰艦飛機,只有不斷更新和研究新的戰法陣型,才能在未來的戰鬥中佔據優勢。而那一場場的戰鬥勝利,才能奠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旺。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為何擺出了一個“奇怪的隊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