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助劉備一統天下,其實他也很無奈:亂世之中,遇勁敵

民間有句俗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

在以成敗論英雄的觀念中,世人往往認為劉伯溫要比諸葛亮厲害,因為劉伯溫助朱元璋一統天下,而諸葛亮僅僅助劉備三分天下,而且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

所以,很多人由此認為:劉伯溫成就比諸葛亮高,劉伯溫的智謀便高於諸葛亮,諸葛亮只是出色的政治家,並不擅長謀略,而非帥材。其實,這倒未必。凡是在亂世之中,能一統天下的,如劉邦、楊堅、趙匡胤,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平生未遇勁敵,對手不是太弱,就是缺乏英明的領導。

如果遇到旗鼓相當的對手,即使有如張良、韓信、劉伯溫在世也會無能為力。

諸葛亮沒有助劉備一統天下,其實他也很無奈:亂世之中,遇勁敵

打個比方,敵方謀士為張良、劉伯溫,韓信為三軍統帥。我方謀士也為張良、韓信為三軍統帥,兵力也相差不大。這樣的話可能很難分出高下。但如果我告訴你,敵方主公是項羽,我方主公是劉邦,不用多說,你便能預知結果了。為什麼呢?因為項羽絕非劉邦旗鼓相當的對手!武力上,項羽可以吊打100個劉邦,論用人與心機,項羽在劉邦面前是三歲小孩兒。歷史上從來沒有靠個人武力就能一統天下的,一統江湖還行。所以,劉邦得了天下,項羽兵敗身死,不是劉邦及其手下有多厲害,而是項羽實在太菜。

再比如朱元璋和他的最強對手陳友諒。朱元璋善於用人,手下謀士有朱升和劉怕溫,皆是王佐之才,還有徐達常遇春等名將。反觀陳友諒雖然兵力強盛,但性格多疑,為人心狠手辣,不能用人,沒有容人之量,被朱元璋打敗也是必然的。所以,陳友諒也非朱元璋旗鼓相當的對手。

諸葛亮沒有助劉備一統天下,其實他也很無奈:亂世之中,遇勁敵

但如果兩方都是勢均力敵,結果又會是怎樣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下象棋。如果雙方棋力相當,而且都小心謹慎,結果可能是和棋。

三國時期便是一局和棋。劉備、曹操、孫權這三人,論用人差別不太,都可以稱得上是明主,論地盤與實力劉備和孫權稍弱,但懸殊不大。論智謀,三國各有代表人物諸葛亮、司馬懿、陸遜,三人都是王佐之才,實力相當。司馬懿堪稱諸葛亮的勁敵。所以這就導致了三國鼎力的局面,誰也滅不了誰。

諸葛亮沒有助劉備一統天下,其實他也很無奈:亂世之中,遇勁敵

這也是司馬徽感嘆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的原因。所以,在那個強者林立的時代,要想成就霸業,一統天下,可能性很小,諸葛亮也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