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雄悍的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逐鹿,而在西方某個偏居一隅的地方,有個國家迅速的崛起,正是後來一統天下的秦朝的前身——秦國。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迅速的崛起,之後更是在接下來的眾多賢明的君主的帶領下,迅速的進行擴張,形成了虎吞天下之勢。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過秦論》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雄悍的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秦始皇畫像


到了嬴政時期,更是一統天下,組建了中原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而嬴政,更是自稱秦始皇,妄圖皇位永世傳讓。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飛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這個讓天下百族臣服,六國覆滅的王朝,竟然僅僅存在了十八年就走向了滅亡。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雄悍的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全民皆兵無法實現完整的轉型

秦國的轉折點當屬商鞅變法無疑,正是從這件事情開始,秦國真正意義上的強大了起來。然而,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真正意義上達到了全民皆兵的一種軍事形態。尤其是功勳制度的產生,使得秦人將領的晉級只能依靠自己實打實的戰績說話。

“秦人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爐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是故秦軍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擋未嘗不破”。——《韓非子》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雄悍的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秦孝公影視劇形象


經過商鞅徙木立信的事件,政府的公信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對於功勳制度的落實得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正是在這種制度的刺激下,秦人們對於戰爭則更加的狂熱。可以說,商鞅變法,倒不如說是商鞅專門為秦國制定的戰爭之法。將秦國所有人都捆綁到了一起,為秦國的戰爭各司其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戰爭怪獸。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雄悍的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商鞅影視劇形象


這種全民皆兵的制度,使得秦國上下所有人都猶如機器上的一個零件,維持著機器的運轉,然而一旦戰爭停止,機器沒有了運轉的對象,繼續保持告訴的運轉,無疑會讓疲憊不堪的零件陷入崩潰。

然而,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天下太平,商鞅制定的功勳制度就出現了差漏,對於武勳階層而言,只有依靠戰爭才能得到功勳,從而得到晉升。

一統天下之後,百萬得秦兵怎樣能夠進行妥善得管理則成為了大秦帝國得重中之重,於是秦始皇選擇了繼續對外擴張,於是秦始皇開始了對於匈奴,百越之地得征伐。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過秦論》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雄悍的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秦始皇影視劇形象


然而這畢竟只能算是治標而不能從根本制度上來解決這種戰爭之法並且,這種採用向外擴張得戰略也在極大得損耗著秦國得國力。大部分的兵力被牽扯到了邊境地區,國內一旦發生混亂,則來不及救援。正是這種秦朝的戰爭體制沒能夠適應統一之後的和平現狀,所以必不可免的雙方會產生衝突。

同樣的,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律法嚴苛程度無人能及,儘管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全面推行秦法,但是對於那些亡國之民而言,很多人因為無法遵循這樣嚴苛的秦法而頻頻觸法而被懲罰。於是這些亡國之民對於秦國還沒有從亡國的心思中緩過來,就要接受秦法的處罰,於是對於秦國的管理充滿牴觸以及怨言。各國的百姓紛紛思念自己的故國。所以在後來的陳勝吳廣起義之後,這些亡國遺民紛紛經從,使得天下徹底大亂起來。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雄悍的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秦始皇影視劇形象


歷史上相似的亡國原因——大興土木

在中原王朝的歷史上,有著一個朝代和秦朝格外的相似,同樣是二世而亡,那就是隋朝。

而這兩朝滅亡有著一個同樣的相似點,就是過分的徵用民力,使得天下百姓紛紛哀聲怨道。秦始皇時期,修建了現在號稱世界十大奇蹟的萬里長城,還有秦直道,號稱古代的“高速公路”。同樣的,為了自己的享樂以及死後的陵墓,秦始皇甚至不惜發動百萬民夫來修建阿房宮以及自己的地下皇陵。

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阿房宮賦》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雄悍的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阿房宮影視劇形象


在秦始皇的這些修築事宜中,有為國家的,修建長城,抵禦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修建秦直道是為了兵馬的運輸,這是為國,修建巨大的地下皇陵,奢華的阿房宮,則是為了自己的享樂。秦國大部分的百姓都要承擔徭役,修建長城,馳道,阿房宮等事件,使得百姓們不堪重負,大量的百姓死在了服徭役的路上

這些事情因為秦始皇的急功近利,高度鎮壓,導致了天下的百姓民怨沸騰。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雄悍的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長城


同樣的,隋朝時期隋煬帝的開鑿大運河,三徵高句麗等等事宜有著與秦國相似的經歷。正是因為統治者的過分大興土木,使得國本動搖,最終有了亡國的危險。

政治的失敗——繼承人的混亂鬥爭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自不用訴說,千古一帝是人們對於他的尊稱。然而在秦王朝短命的問題上,秦始皇的猶豫不決有著重要的原因。

成為了千古一帝之後,秦始皇妄圖長生不老,真正的統治這個自己建造的王國,於是開始尋仙問藥,甚至派遣徐福出海尋仙。正是對於長生不老抱有希望,所以秦始皇在繼承人這個問題上猶豫不決。

觀看史冊,我們不難發現秦始皇比較中意的繼承人是公子扶蘇,但是卻又遲遲沒有立扶蘇為繼承人。於是秦始皇突然死後,給了趙高等人趁機作亂的機會。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雄悍的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扶蘇影視劇形象


趙高遮掩秦始皇死去的消息,逼迫扶蘇蒙恬自刎,使得秦二世胡亥趁機篡權,之後在趙高胡亥的一系列的昏庸的行動下,秦朝的政治格局發生混亂,再加上胡亥繼位之後,更甚秦始皇的暴虐,使得百姓更加怨恨。在六國遺民的鼓動下,天下百姓對於秦朝的怨恨不斷增加。只需要一個導火索就會徹底的爆發。而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就是秦朝滅亡的導火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