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如果日美企業撤出中國,誰將是最終受益者

4月12日,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再次呼籲,所有在華美企,應"不惜血本遷回本土"。他建議,美國政府應100%報銷所有包括場地、建廠、搬遷等全部費用。同期,日本政府也宣佈將出資22億美金(人民幣158億),協助日本企業撤離中國,避免對中國產業鏈的過度依賴。

其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早在去年6月份,美國政府挑起貿易戰,直到貿易戰徹底爆發直到現在全球疫情爆發,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存在的,美國曾經就針對這個問題,提出過一些列的措施進行刺激資本回流的同時,希望美國企業大面積回遷,增加就業機會,從而盤活沒有什麼活性的 美國經濟市場。

儘管是為迴歸本國的企業提供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開綠色通道,但是最終很少有企業選擇迴歸。

直到今年疫情爆發和石油價的雙向爆發,全球經濟市場陷入低迷,各個國家的失業率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也就是說要想將經濟 回覆到之前的水平,畢竟提供對應的工作崗位,解決失業人員為社會經濟帶來的負擔,所以4月12日關於本國企業回遷的呼籲再次發出

目的 無非 就是兩點

第一:企業迴歸,解決就業問題

第二 :這次新冠疫情也暴露出美日兩國的短板,就是他們在中低端製造的生產能力較弱。像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等都要大量進口。如果美日把製造企業放到自己覺得安全的地方生產,這樣可以在應對突發事件時,不用因為什麼都緊缺,而像現在那樣手忙腳亂。

面對美日兩國政府叫嚷著製造企業撤離的聲音,美日兩國的企業卻非常為難:本國政府要求他們回去救急,如果不回去,則會得罪政府,可能以後日子就不會好過。但如果積極應召回去,那麼本國並沒有完整的產業鏈支撐,用工成本又是上升一大塊,而且還將會失去中國市場這個世界第二大的消費市場。我們估計,會有部分美日企業會撤離中國,或迴歸本土,或去東南亞開廠。但多數美日企業是不捨得撤離中國的

原因很簡單

一、據統計,在2019年全球消費市場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2019年,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這對於很多每日企業來說,良好的消費市場全體是他們企業發展最應該優先考慮的,如果他們一旦 撤出中國市場,那等於說放棄了全球最大,最具活性的消費市場,這無疑對於企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早在去年貿易戰爆發的時候,特朗普曾經數次要求蘋果公司庫克把蘋果全面撤出中國,迴歸美國本土,並且承諾給予多少實質性的優惠政策,但是都被蘋果CEO庫克的否決。因為,雖然中國的華為、小米等品牌在不斷侵佔蘋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但是蘋果還是牢牢的掌握著在中國高端手機主要市場份額,並且還擁有大量的果粉。如果蘋果手機退出中國市場,那麼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變化。至少個人認為受到消費市場萎縮的影響,蘋果市值可能會存在蒸發的可能。

二、2019年中國新基建設施的完善以及新基建產業鏈條的徹底更新重組

也就是說美日相關企業對於中國的產業鏈徹底產生了以依賴,也就是說中國新基建建設的完善,對於任何產業鏈的任何環節,生產效率都是相當高的,與此同時中國的具有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勞動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每日企業在中國的生產成本相較國內要低很多,生產效率要高很多。美國新能源汽車的代表,特斯拉公司剛剛在上海建廠並迅速投產,因為特斯拉看中的是中國的工業、物流、零配件供應 、優秀的產業工人。即便按美國政府要求,把製造企業搬到越南、孟加拉國等地方,但那裡工人文化素質不高,培訓起來也需要大量的成本的。

三、中國的經濟市場穩定性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從去年貿易戰爆發,到今年的疫情,再到石油價格戰徹底爆發,橫向對比全球所有的國家,中國做出的應對是最好的,相對於美國千瘡百孔的就業市場,日本已經無能為力的貨幣結構,中國的經濟市場的穩定性才是最吸引企業 ,也是最具競爭力的。

疫情促使歐美等國家更強調自身的“經濟主權”,全球化將受到抑制,可能會迴歸到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國際貿易形式,部分產業將向本國迴流。從短期看,將為中國帶來較大的產業調整成本;但長期看,部分產業回遷將在客觀上讓出市場空間,有利於中國企業補充替代,進而向產業鏈上的高附加值環節攀升。

從產業的角度來說,過去中國的優勢是產業鏈體系完備,但有些“卡脖子”的技術方面要進行大力提升,把短板補上去,爭取未來在全球化國際新秩序裡,有更大的發言權。比如華為去年以來受到美國聯合其他國家在5G方面的制裁和打壓。但華為靠自力更生、自主知識產權,逐步擺脫了封鎖的局面。

總體來說站在美日企業的角度上如果真的是 要撤出中國市場,那肯定是利大於弊,但是站在美日政府的立場上,那就猶未可知,因為不清楚企業回遷之後 會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本來是想通過企業回遷解決 就業問題,但是一旦出現水土不服等等,就可能出現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當然對於我們而言:繼續營造全球最好的營商環境,給外資外貿提供最優良的環境,鼓勵外商來華投資發展。同時,鼓勵美國、日本製造業繼續留下來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