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談談“孝道”


清明時節談談“孝道”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是悼念先人、寄託哀思的日子,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先人的緬懷與思念,以及對親情的感恩與尊重,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

“百善孝為先”,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倫理道德之本、行為規範之首,如何行好孝道則是大有學問。趁著父母健在時,盡己所能回報養育之恩,這才是為人子女應盡的孝道。

首先,盡孝要趁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盡孝要抓緊時間,尤其當父母處於垂暮之年,更是時不我待。盡孝不僅要養老,更要敬老尊老。孔子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做子女者,既要要贍養侍奉,照顧日常生活,滿足老人衣食住行的物質需求,還要陪伴疏解,滿足老人精神需求,讓老人感受天倫之樂。更重要的是,為人子女者要獨立自立,讓父母放心,成為父母的驕傲。

現代社會,盡孝方式多種多樣,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子女盡孝道提供了更多便利。父母子女即使相隔千里,有時一個暖心的問候就可以讓父母安心。“常回家看看”就能讓父母感受到來自子女的溫暖。因此,選擇讓父母高興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到子女的惦念,讓他們老年生活有所寄託就是一種孝道。

其次,對老人生前的照料比身後的厚葬更加重要。對於孝順的子女而言,照顧老人並不容易,日常起居,一日三餐,生病了要吃藥住院,此外,還要多陪伴、多交流,讓老人順心開心,這些如果都做到位實屬不易。與之相比,那些身後的厚葬卻容易很多,雖然也是打著“孝順”的旗號,或是重金做“法事”或是購買豪華墓穴,許多老人死後,兒女攀比花錢,風光無限;生前卻難得見到子女,更無法得到照顧,活得悽慘冷清。可以說,熱衷為逝去的親人搞排場進行厚葬,多是對於孝道理解有誤,抑或就是滿足自己的面子,根本不是為了老人,根本與孝道無關。

對先人的的孝與不孝,不僅僅表現在身後的墓是否華麗昂貴,葬禮的排場是不是很大,燒的祭品是否“花哨”,而主要體現在老人健在的時候,是否得到很好的照顧和陪伴。

盡孝重在內容,重在獲得感,因此,要與時俱進,對孝道文化要有正確認識。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提倡對在世老人多盡孝心,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身後,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薄祭重恩寄託哀思。

今年的清明正值疫情防控關鍵階段,自覺摒棄祭祀陋習,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將慎終追遠的情感融入現代文明的表達方式,顯得更加重要。我們要理解服從疫情防控大局的需要,採取更加綠色、環保、安全的方式,寄託心中的哀思。只要心中有追憶有懷念,形式並不重要,無論是一束鮮花、一篇祭文,都是對逝者最好的祭奠;無論是一杯薄酒還是一曲輓歌,都是對逝者最大的追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