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文|阿楀

"很久以后的现在,这妇人想给她女儿这羽毛,并告诉她,'这羽毛虽不值钱,却是来自遥远的国度,一直载负着我的期盼'。"

这句旁白,来自电影《喜福会》。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不过这一次,不是朋友之谊,而是母女之情。

这是一个发生在移民美国的母亲和生于美国的女儿之间的故事。4个家庭,3代人,10位女性,跨越时代和文化书写着女人的史诗。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有人从中看到文化差异,有人看到爱情婚姻,有人看到时代悲剧,有人看到教育之道,但我看到的是熟悉的母女关系,即使扎根于另一片完全不同的土地,这种典型的东方家庭"相爱相杀"的相处模式依然枝繁叶茂。

或许,是时候借着这部电影去认识真实的母女关系了。

1

所谓母女,是一场宿命的轮回

血缘到底有多神秘?

正如台词所说,"我们宛如上楼梯,一步又一步,或上或下,永远重复着相同的命运。"

有意无意地,我们总是重走母亲的路,无论是性格、思想还是命运,似乎都可以通过血缘代际传递。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比如,安美和女儿罗丝。

安美的母亲用生命的代价让她明白,面对不公平的命运要勇敢地抗争。

安美一直带着这样的信念活着。

后来,她在美国生下女儿罗丝,罗丝生于美国,长于美国,但却没有逃过屈辱隐忍的命运。

结婚后的罗丝成了家庭主妇,她的生活重心变成了丈夫,凡事只考虑丈夫的需求,在家庭里的姿态便逐渐卑微。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而丈夫也厌倦了这样的她,外遇后提出离婚,并让她搬离现在的房子。

罗丝伤心欲绝,但她依然忍气吞声。

一如她曾经的母亲,也像她的外祖母。

再比如,莺莺和女儿李娜。

莺莺曾有过一段痛苦的婚姻,在那段婚姻里她被轻视,被侮辱,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她没想到,她所经受的痛苦,也来到了女儿身上。

李娜和丈夫之间看似实行公平的AA制,其实她总是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买单。

出去吃饭,丈夫点三份大餐,李娜只点一份沙拉,薪水远不如丈夫的她也得接受均摊;

李娜从不吃冰激凌,但一样是AA......

母女俩在婚姻里,都没有得到尊重。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自己经历的痛苦女儿也来品尝,试问哪一个深爱孩子的母亲不会痛彻心扉。

幸运的是,母女之间纠葛缠绕的,不仅仅是苦难,还有应对苦难的力量。

这种力量也在代代传承。

安美看到罗丝做蛋糕讨好丈夫,便毫不客气地对女儿说,"如果你觉得他看到这个就会后悔自己没珍惜你,你如果这么想,你就太蠢了!"

安美诉说往事令罗丝醒悟,在丈夫前来商量离婚事宜时,她大声斥责丈夫,"从我的房子里滚出去,你不能拿走我的房子,不能带走我的女儿,你不能夺走我的任何一部分!"

那时,她仿佛和外祖母灵魂合一,拥有了两倍的坚强。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而莺莺,用她的方式召唤了女儿,并告诉女儿: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告诉他,然后离开这座倾斜的房子,除非他给你这些,不然永远别回来。"

"离开他没什么大不了,你会得到别人的珍惜。"

这是莺莺最宝贵的经验,是她痛苦人生结出的果实,现在,她用它来教导女儿,让女儿有底气地活着。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两代人,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过着不同的生活,境遇却又如此相似。

无论什么时候,女儿和母亲之间都有一条隐形的线,将我们连接在一起,共享一切,分担一切,我们一起接受命运,也共同努力改变命运。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永远是彼此灵魂的一部分。

2

母女,有时也是天生的冤家

母女之间除了支持和温情,也不乏伤害。

你最爱的人,才能伤你最深,这句话在母女之间同样适用。

比如,林多和女儿薇莉。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薇莉小时候很有下棋的天赋,虽然年纪小但在棋场所向披靡。她有一种自信,是观众台上的母亲给她的,只要母亲看着她,她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而林多,也以聪明的女儿而荣。

事情的转折在薇莉获得棋赛冠军之后。

喜悦过头的林多拿着女儿获奖的杂志逢人便炫耀,薇莉觉得不好意思,劝她不要这样,林多却以为女儿嫌她丢人,尤其是薇莉挣脱她的手跑掉,更让她坚定了这个想法。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在女儿心里毫不重要,为了挽回尊严,她用冷漠和刻薄回应女儿。

直到女儿结婚生子,她依然这样对待女儿,母女关系危机重重。

一方面离不开女儿,一方面放不下心结,伤害女儿,亦是自戕。

而薇莉,从母亲冷漠对她的时候起就失去了自信和天赋,一开始,她是赌气不下棋,但之后她真的失去了下棋的能力,只得放弃。

此后,她拼命想讨好母亲,包括第一次婚姻,也是想让母亲高兴。可惜的是,总是事与愿违。

她深受母亲的影响,渴望得到母亲的爱,却总是被打击。她看起来精明强干,但骨子里依然是那个缺乏爱和自信的小女孩。

她爱着母亲,也恨着母亲。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电影里,母女二人最终冰释前嫌,但在生活中,我们都能拥有"大团圆"结局吗?

显然不会。

正因为我们的关系非比寻常,所以,爱和恨都在流转中翻倍,和解倒显得轻飘飘了。

3

理解,总是来得太晚

如果有人问我:你了解你的母亲吗?

我或许只能说出和君一样的答案:我不了解她。

还有女儿不了解自己的母亲吗?是的,真有。

君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各方面都很普通。

但她的母亲事事追求"最好""一流"。

从小母亲就逼着她练钢琴,她但天赋平平,偶尔还闹出笑话,她觉得,母亲对她该是很失望的。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在一次聚会上,薇莉指责她写的广告文案没风格,嘴笨的她说不过薇莉,只能生闷气,恰好这时,母亲说,"没错,风格是教不来的,她不像薇莉,八成是天生的。"

君以为母亲在落井下石,她很沮丧,也很生气,在收拾餐盘的时候她忍不住跟母亲发火:我很遗憾你生了一个废物,我很替你失望!

"我的工作,成绩,也没结婚,你的期许都落空了!"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她抱怨母亲过高的期待伤害了她,抱怨母亲从不了解她,母亲却告诉她,一直都有看到她。

"我了解你,那只烂蟹,只有你才会吃它,别人都要好的,你却和别人不一样,薇莉吃最好的蟹,你却吃最糟的,因为你有颗善良的心,你有种风格,没人教你,八成是天生的。"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她不知道,她早已成长为母亲期盼的样子。

每个母亲,都期盼孩子拥有最好的东西,但"最好的东西"不一定是成功、金钱、地位,健康、品质、性格都可以在"最好"之列,就像君的母亲,看到孩子成长为一个善良的人,她的期盼就已经达成。

这样的孩子,已经足以接住那片幸福的羽毛。

而君最幸福的一点,是母亲了解她。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但生活有时比电影残酷,母亲未必了解我们,我们也未必了解母亲,因为不懂对方的真实想法,看不到对方需要什么,往往容易相互伤害。

甚至有时候,我们想通了,但永远失去了和解的机会。

没有不经沟通而来的理解,我们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要告诉对方想让她怎么做,我们要用语言去开启对方的心门。

沉默里诞生的不是心有灵犀,而是怨怼仇恨。

豆瓣8.4分,俞飞鸿20岁时拍的这部电影,揭露了真实的母女关系

电影名叫《喜福会》,英文翻译为"Joy Luck Club",即喜悦与运气。

希望女儿能活出"喜"与"福",这才是母亲们内心的期盼。

而母女同心,就是最大的福气,最好的运气。

—END—

(配图:电影截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