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战的先驱,二战德军最开始的那五个装甲师

德军最初的三个装甲师

二战德军的装甲部队创造出了辉煌的战绩,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战术革新。但是它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也是在周围的质疑声中成长起来的。德军的坦克追溯到一战末期,但是那个时候的德军坦克更像一个大铁罐;一战失败后,德军就被凡尔赛条约给阉割了,刚刚冒头的坦克就如石沉大海一般消失了。英法两国是一战中发展坦克最顺利的国家,但是战争结束后,他们对坦克的理解仍然限于对步兵的支援,他们几乎一致性的认为坦克是沉重笨拙的,而且作战半径非常有限;而德军中传统守旧的军官们也是如此认为的,只有部分具有进步思想的军官们意识到了坦克在机动作战上的价值。一直到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希特勒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一战中就受过阵地战的创伤,因此他对于坦克的使用就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他敏锐地觉得坦克搞不好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进攻性武器。因此希特勒大手一挥,德军成立了独立的装甲部队。


闪电战的先驱,二战德军最开始的那五个装甲师

装甲师

1933年11月1日,第一支训练用的摩托化部队成立,随后更多的单位开始成立,然后他们开始合并成更大的单位。1934 年,德军对一个小型的坦克部队多次试验之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随后组建了最初的第1装甲师。组建独立的装甲部队,并不是单纯的坦克部队,他们根据古德里安的装甲理论组成一个多兵种协同作战的部队,也就是说德军的装甲师是德军各兵种师级规模中配属辅助兵种最齐全的部队。1935年德军把机枪搬上了摩托车,成立了摩托机枪部队,就是摩步兵;随后德军又把机枪搬上装甲车,很快又成立了装甲机枪兵;光有摩托跟坦克还不行,还缺乏火炮的支援,火炮还得跟上摩托的机动,因此又成立了摩托化炮兵,拉着火炮走,以后更是发展出了自行火炮;因为飞机在军事上的价值越来越大,你得能够防空啊,因此德军又把高射炮进行了摩托化。总之德军的装甲部队由装甲兵、装甲侦察兵、摩托兵和摩托化步兵以及反坦克兵等组成。


闪电战的先驱,二战德军最开始的那五个装甲师

装甲师

德军装甲师的编制

德军的装甲师核心部队就是1个装甲旅和1个摩托化步兵旅,最开始的时候装甲旅包括2个装甲团,每团下辖2个装甲营,每个装甲营包括1个中型坦克连和3个轻型坦克连;摩托化步兵旅包括1个步兵团(车载)和1个摩托化步兵营外加1个摩托化反坦克营;除此之外,最开始的装甲师还编有1~2个骑兵团,当然以后取消了;另外装甲师还编有1个摩托化炮兵团(下辖两个炮兵营)、1个摩托化侦察连(后来改为营级规模)、1个摩托化工兵营、1个摩托化通信连(后来扩编成营)、1个摩托化反坦克连(后来扩编为营),之后又增编1个摩托化高炮防空营以及1个后备营,当然还有物资供给部队;这里得说一下,因为德军的坦克起步比较晚,都是希特克上台以后开始研发以及装备的,因此到二战爆发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这个时候的德军坦克产量并不足,尤其是三号和四号坦克非常少,因此各个装甲部队的装备并不是一致的,而且变化比较频繁。


闪电战的先驱,二战德军最开始的那五个装甲师

一号坦克

在1938年下半年的时候,又组建了第2到第3装甲师,另外还组建了一个轻装师;而到了1939年4月份时,德军再次组建了2个装甲师和1个轻装师;在二战爆发时,德军共组建了5个独立装甲师和2个独立装甲旅以及4个轻装师。这时候,德军每个装甲师拥有1.27万人,装备有450辆装甲车和4000辆汽车,行军速度为12~ 20公里/小时,在油料充足的情况下每日可以行军在200~ 300公里之间。

第一装甲师在1939年时的编制是:第一射击兵旅(步兵旅),下辖第一射击兵团(俩营)和第一摩托车射击兵营;第一装甲旅,下辖第一和第二装甲团,每团俩营;第七三炮兵团,两营制;第四侦察营,第三七坦克歼击营(反坦克营),第三七工兵营,第三七通讯营,以及师部辎重部队。

闪电战的先驱,二战德军最开始的那五个装甲师

二号坦克

德军的装甲部队装备的坦克主要有:一号坦克,成员2人,装甲厚13mm,主武器2挺7.92mm MG13机枪,坦克重量5.4~6吨,时速37km/h,行程145km;二号坦克,成员3人,装甲厚30~35mm,主武器是1门20mm坦克炮,副武器是1挺7.92mm机枪,坦克重量9.5~11.8吨;三号坦克,成员5人,装甲厚度14.5~57毫米,主武器 1门37或50mm坦克炮,副武器2~3挺7.92mmMG34机枪,坦克重15~22.3吨,最大公路时速 40km/h,行程165km ,越野速度 23km/h,行程115km;四号坦克,装甲厚20~80mm,主武器1门75 毫米坦克炮,副武器1~2挺MG34机枪,重量17.3~25吨,马力在250 ~ 300;另外还装备有捷克的35T和38T型坦克。这些坦克都随着战争有着不同的改进,性能也随之提高。在1939年时,德军共拥有装甲车辆3200余辆。

闪电战的先驱,二战德军最开始的那五个装甲师

三号坦克

波兰战役以后,德军发现装甲师的编制有些过大,在使用中显得不灵活,因此就把装甲旅的编制给缩小成装甲团的规模,同时步兵旅也给撤销了,只留下两个步兵团。以第一装甲师为例,在1940年,拥有第一射击兵团和第一一三射击兵团,都是两营制;同时原先属于步兵旅的摩步营也独立成第一摩托车营;装甲旅缩编成第一装甲团,下面俩营;另外第七三炮兵团,下面改为三个营;除此之外其它的都没改变。

工兵和通信兵

工兵通常都编为营,配属给师级或者军级单位,当然统帅部也有工兵预备部队,到1939年战争爆发前夕,统帅部有3个工兵营和1个铁路工兵团部作为预备部队。通常工兵营的编制由2个半摩托化和1个摩托化工兵连组成,其装备大体上与步兵连相同,但是没有装备重机枪和迫击炮,其实可以当做武装工兵营。德军的工兵装备要比同时的其他国家先进,每个工兵营都装备有1个舟桥部队,能够架设76米长,载重在16~20吨之间的军用桥梁。在其他兵种扩编的同时,工兵营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增长,到二战爆发时,德军的工兵营已经拥有75个。


闪电战的先驱,二战德军最开始的那五个装甲师

四号坦克

除此之外,德军的通信部队也是最为先进的,尤其是德军首先把通讯器材搬到坦克上,这使得装甲部队如虎添翼。通信营的数量也从最开始的7个营增加到71个营,装甲部队的通信营都是摩托化,只有步兵师和山地师的通信营是半摩托化,步兵师和山地师的通信营还保留了骑兵连。摩托化通信营通常编有1个远程通信连、2个远程电缆连(战时需要铺设)、1个无线电通信连和1个通信器材排。德军的通信营装备了新型电话线、载波机、电报机和超短波等等各种新型通信设备,这使得通信效率大为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