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闪电战”中步兵的最佳载具,二战德军最中意的SdKfz251半履带车

提到二战中德军的武装载具,除了大名鼎鼎的“虎”“豹”重型坦克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德军的半履带车了。任何一部反映欧洲战场的电影和电视剧中,德军步兵一出场,搭载他们的载具当中一定少不了半履带车的身影。

在各类履带车当中,出镜率最高的就是SdKfz251半履带车。这款德军最核心的步兵载具为何如此受到士兵的欢迎,我们就要从半履带车的发展历程上来介绍这其中的缘由。

一、为恶劣道路而生


所谓半履带车,顾名思义就是前部是普通车轮、后部是装甲履带的载具。半履带车辆的诞生,很大程度是因为坦克的成功研发,装备了坦克的装甲兵行进速度远远超过了步兵和炮兵。为了在战斗中,能让炮兵和步兵跟上装甲兵的步伐,防止因行进速度不同而掉队,所以急需一款能够搭载士兵的高速载具。而且该载具还必须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尤其是泥泞复杂的道路。

“闪电战”中步兵的最佳载具,二战德军最中意的SdKfz251半履带车

作为载具底盘,履带式和轮式在性能上各有千秋。履带式车辆越野性能好,适合所有地形;但是生产成本技术要求高,不适合大规模量产,此外由于传动结构技术不成熟,行驶中经常会发生故障且会大大影响履带的使用寿命,因此履带类车辆的维修成本十分高昂。轮式车辆生产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量产;但使用环境较为单一,在复杂条件下不适合运输作战。

因此结合两款底盘的优点,半履带车便正式诞生了。在制造工艺上面, 由于采用了轮式底盘,制造速度和生产工艺比全履带底盘要便捷不少,技术方面也比较适合量产;而在复杂战场环境中,履带底盘可以轻松摆脱泥泞崎岖的地面,使得步兵能够及时参与战斗。

“闪电战”中步兵的最佳载具,二战德军最中意的SdKfz251半履带车

作为工业大国的德国,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新型战斗车辆。1934年,不莱梅的汉莎·劳埃德工厂便生产了SdKft 11 3吨无装甲半履带运输车,它的最大速度达到了每小时53公里,最远行驶距离是275公里,可以翻越倾斜为24度的斜坡。

1939年,德马格机械公司制造出了SdKfz250半履带车。这款车充分采用公司之前设计的SdKft 10 为设计蓝本,通过加装装甲和扩大车厢面积等方法,使得德军在人员输送上有了巨大的提升,以它为标准的其它变型车也逐步成为了德军在战争中不可缺少的载具。

“闪电战”中步兵的最佳载具,二战德军最中意的SdKfz251半履带车

不久德军在实战中发现SdKfz250的车身较短,步兵人数较多时无法全部搭载士兵进入前线战场,而且在动力方面也有些不足。于是同年,汉诺威机械制造公司便制造了SdKfz251半履带车,新车底盘采用布格瓦格公司生产的3tHLKL6型半履带式运输车底盘为蓝本进行研制,技术上参考了3吨SdKft 11无装甲牵引车的技术基础。在SdKfz 250型号上予以改良和发展,扩大了SdKfz 250型号的车身,形成了一款中型的通用型半履带装甲车。

二、层出不穷的变型车


从数据上来看,SdKfz251半履带车8.5吨的“体重”和5.8米长,2.1米宽的空间,非常适合德军士兵在前线输送时的要求。除驾驶员和车长外,SdKfz251还可以搭载1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为了保证车上人员的安全,车体顶部和尾部分别装有两挺MG42或MG34型机枪,需要射击时,士兵需要将上身探出车外进行操作。

“闪电战”中步兵的最佳载具,二战德军最中意的SdKfz251半履带车

作为最关键的核心,SdKfz251采用了迈巴赫HL42TUKRM发动机,该发动机的动力达到100匹,使得履带车在泥泞的道路环境中依然有着很强的动力;发动机被安放在车体前部,为防止发动机阻挡驾驶员视线,发动机室顶部的倾斜度被相应加大。传动方面,SdKfz251配有8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采用前部轮式,后部履带式的方法进行行进。最大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5公里,最远的公路行程可达320公里,越野行程也能达到180公里。此外它还可以翻过0.3米高的矮墙和2米宽的壕沟,如果在水中行驶,水深只要不超过0.5米都没有问题。

“闪电战”中步兵的最佳载具,二战德军最中意的SdKfz251半履带车

传动履带的负重轮采取交错排列的方式排列,前为主动轮,后为诱导轮。在普通公路地面行驶时,前部的车轮用来转向。在越野时,采用车身自带的履带转向系统进行转向。防护力上,SdKfz251的装甲最厚处为12mm,最薄处为7mm,可以防备普通的子弹和手榴弹碎片,但由于车顶为敞开式设计,车内成员容易遭受枪弹和燃烧瓶的袭击。

“闪电战”中步兵的最佳载具,二战德军最中意的SdKfz251半履带车

为了更好地提供战场支援和作战的需求,量产后的SdKfz251制造了多种改进款车型,如SdKfz251-2 81毫米迫击炮运载车;251-3通信型无线电车;251-4火炮牵引车;251-5突击工程车;251-6指挥车。此外还有装甲救护车、反坦克突击车、装甲通信车等其他版本。根据前线士兵的要求,SdKfz251的改进版本简化了外形的设计,侧面增加了一个杂物箱方便收纳物品。原外装甲上一些不必要的开口也被去除,后部的装甲也采取了反向倾斜的设计。

三、“闪击战”的一把好手


SdKfz251正式量产列装部队后,首先就参加了德军闪击波兰的战斗。在战后的报告中,德军部队表示全副武装的士兵不仅没有落在装甲和炮兵部队的后面,反而成了第一批进入波兰的人员。这使得德军迅速地占领了当地的重要机关机构,没费吹灰之力就将波兰变成自己统治下的一个“傀儡”国家。这样的“闪击”胜利SdKfz251等机动载具作出了重要贡献。

“闪电战”中步兵的最佳载具,二战德军最中意的SdKfz251半履带车

此后在入侵挪威、占领法国、入侵苏联等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中,德军的机动部队都能在第一时间到达战场的最前线,而在德军的车队当中SdKfz251半履带车绝对可以说是明星般的存在,快速机动的性能也获得了德军上下一致的好评。

“闪电战”中步兵的最佳载具,二战德军最中意的SdKfz251半履带车

虽然SdKfz251在机动灵活性上有着优异的性能,但不代表它是一款完美无缺的步兵载具:它的引擎传动轴传动方式相比美军的M3型半履带车要单一许多,只能将动力提供给履带的驱动轮,而M3连转向轮都有良好的动力;此外他的半履带式结构由于技术原因,制造方法比较繁复,保养方面也比较费时费力。而且独特的负重轮设计,对于履带的非战斗性损耗也比较大;它的前轮不具备动力,造成车辆在转弯时只能依靠履带的“转速差”进行车辆原地和行驶中的转向。

与之同期的美军M3半履带车在前后轮都拥有动力和刹车装置,在发动机功率上也比SdKfz251多出40%。这一情况在东线战场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闪电战”中步兵的最佳载具,二战德军最中意的SdKfz251半履带车

自1939年SdKfz251开始正式量产以来,到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SdKfz251共计生产了16000辆左右。它也成为二次大战历史上最知名的战斗装甲车辆,也成为那个年代德军的一个重要标志性物品。

结语


作为德国在二战的重要战斗载具,SdKfz251半履带车以及它的衍生型号大大增强了德军在战场上的灵活性和实战性。也是二战期间德国装甲兵战术的重要支撑。它也一度成为装甲掷弹兵师的装备核心,并在战争中出色的完成了侦查、火力支援、人员输送等战术任务,扩大了德军“闪电战”的战术效果。

它给德军带来的先进战术思想和部队机动部署理念也为未来研究德军战术战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实物范例,“二战日耳曼步兵之矛”的称号实至名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装甲车辆——德国篇》

2. 《德国坦克百科全书——二战篇》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7-19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