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權”與“一統”

“諸子百家”各個學說都是一套體系完整的管理學理論。當時的成書能夠流傳至今,足以證明:確實是很難被超越的經典之作。為什麼會在同一時期集中出現“百家爭鳴”?這至今還是一個謎團,沒有一個真正合理解釋,所以,也就無法再現昔日的輝煌。至少說明了一個道理:機會並不是均勻出現的,特定的機會往往只在特定的時期內出現,一旦錯過就不復存在了。

諸子百家中,除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被廣泛關注外,其實還有一門學說的影響力巨大,卻鮮有人問津:縱橫家。細細想來,縱橫家相比其他各個學說有一點本質區別:其他學說的實踐基礎與追求目標都是“大一統”,唯有“縱橫家”主張的是“維持分治”、“保持平衡“。而且,確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約15年),真的做到了“舉國無戰事”,這在戰國數百年曆史中是相當罕見的。可見,這個學說,並不是誇誇其談,而是被實踐所驗證過的,可行的方案。

每一個當代的中國人,都耳濡目染會被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所影響,於是潛移默化地認為“大一統”是理所當然。然而,當放眼世界上其他國家時,發現很多外國人的行為與想法完全出乎我們的預料,用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的觀點都無法合理解釋。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以上這些理論並不是西方的思維方式,並不是西方人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必須要另闢奚徑,找到一套更適合的理論。西方所主張的“民主、自由”到底如何理解?最近有越來越多有關於“制度優勢”的討論,無論結論是孰優孰劣,有一點是肯定的:西方廣泛奉行“分權”與“平衡”,而根本上抵制“大一統”。這種價值觀,從羅馬元老院到“三權分立”,一路傳承至今。所以,為什麼我們眼中看到的是西方的繁榮與社會矛盾並存?總覺得“矛盾如此尖銳,馬上就會有變革了”,然而事實卻往往並未像我們所預料的那樣發展呢?看來,西方的繁榮,正是建立在矛盾、平衡、分權的基礎之上,所以,這種表面上的“動盪”、“不統一”,恰恰是一種常態,是一種活力,而並不一定是什麼“革命前的先兆”。

仔細去想一想,東西方各自根深蒂固的道德評判標準:中國人認為“統一”高於一切,“分裂”就是反動;西方人認為“分權”高於一切,“壟斷”、“集權”、“專制”才是反動。認識到這種差異,有沒有現實的應用意義?絕不是主張我們自己要放棄“大一統”的價值觀,而是在原有認知基礎之上,瞭解“分權平衡”的理念,以便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可以靈活運用,更好地適應環境,與各種人打交道。這種價值觀與行為的差異,深刻影響了我們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跟國外競爭者產生爭訟時,如果能證明其結果為“壟斷”,無論他的手段是否合法,只要最終結果是“壟斷”,西方的法官就多半會判其敗訴。另外,在找產業合作者時,國人的思維多半是不假思索地找強者合作,“越強越好”;而西方的思維卻是相反的。什麼叫“創業板”、“獨角獸”?說白了就是“羽翼未豐”的小公司,越是這樣,西方投資者認為越有百倍千倍的提升空間的可能。這就像文玩市場:倒賣名畫文物的門檻太高了,利潤也很難保證,遠比不上“賭石”更親民、更有“一夜暴富”的可能。

“大一統”與“平衡”並不是“有他沒我、有我沒他”,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上,更需要“審時度勢”。儘管我們最終看到的是“秦滅六國”,但在此之前數百年的漫長歲月中,秦國以一步步發展起來,並不是靠公開地宣揚“大一統”“中央集權”,而恰恰是因為小心翼翼地在“平衡”與“合作”中經營機會:“尊官分土”“軍功爵制”這些“分”的名義,才最終取得了“統”的實力,一步登天。所以,既便我們自己以“唯一無二”為目標,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必須以“分利”、“合作”踐行,而不是一上來就把所有同行業者,當成潛在的競爭對手。若是這樣的話,在沒有什麼實力的時候、指揮不了任何人的情況下,只會看不到機會,變得無所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