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持續行動》的達人,需記住3點!

“苟有恆,又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於一日曝十日寒。——【明】胡居仁

今天在一洋晨讀聽了一本關於行動的書,書名叫《持續行動》

做《持續行動》的達人,需記住3點!

它的副標題是從想到到做到,也就是把頭腦裡的想法落實到行動,並長期進行下去。

本書作者是Scalers,也是《刻意學習》的作者,因《刻意學習》被評為京東2017年十大勵志新書,曾獲得“噹噹2017、2018年度影響力作家”榮譽。

這本書是一本持續行動者使用手冊,主要講述了人們在不同階段的行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相對應的具體方法,致力於幫助讀者逃離生活中無法把控的“循環怪圈”,尋找到能不斷提升自我、可持續精進和逆襲人生的最核心實操方法。

這本書出版後,躍居噹噹新書總榜排行第一,榮獲北京市人們政府推薦,以及2019年9月得到中信書店“信薦”。豆瓣評分7.5。

談到行動,很多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為什麼會這樣?

與其說是大多數人在生活工作中經常產生的焦慮感,不如說是人們對生活現狀的無力把控。

作者指出,要想解決人們對生活現狀的無力把控問題,關鍵在於,你需要持續行動。

因為學習和行動,在持續行動中是成長的雙翼,缺一不可。

成長不是隻靠碎片化時間就能達成的,而是一個厚積薄發、持續精進的過程。

所以,改變生活現狀、不斷提升自我、實現人生逆襲的有效方式,就是持續行動。

那該怎樣做到持續行動呢?我們先來了解清楚“什麼是持續行動”。

持續行動,顧名思義,就是長期重複做同一件事情,如水滴石穿、鐵棒磨成針、三顧茅廬、懸樑錐刺股等歷史故事。

在大學期間我堅持寫了四年的日記,可參加工作後斷更了好幾年,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現在繼續堅持日更和讀書,這需持續堅持,養成一種堅持的習慣。

知道了持續行動的含義,那我們就能更好地體會作者提出的持續行動的方法。

在本書中,作者分4個章節,把時間拆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10天、100天、1 000天、10 000天四種行動時間跨度,再一一探討每個階段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具體應對方法。

做《持續行動》的達人,需記住3點!

我們以堅持1000天為例,瞭解持續行動的方法:

1.拆分法

拆分法,就是將一件事情進行拆解,量化。

比如半年減肥20斤,把20斤量化為1斤、2斤、3斤……

每天抽一個小時連續運動,達到量的累積。

經過6個月的運動,才會有質的變化。

那麼我們做其他事情也一樣,先從堅持10天開始,再過度到堅持100天,200天,300天,以此類推,直到1000天。

這樣細分下來,每天再抽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去連續做,不會有壓力,是容易堅持下去的,慢慢地就會融為生活的一部分!

2.將事情化為興趣

有的時候,在堅持過程中會遇到困難,讓自己無法持續下去,若你能懷著堅定的信念堅持下去,克服各種困難和誘惑。

在度過困難期時,把非天然事情持續100天以上,這都算是接近挑戰成功。

接著覆盤回顧,在這100天之內經歷過哪些事情,例如:經歷過哪些愉快或不愉快,成就,這些是不是你想要的結果。

當你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再看未來的路,會有更多的把握,也可清晰地看到,前方是沒那麼迷茫的,那這次總結對繼續前行是非常很有幫助的。

如果持續一百天或一千天做,而且所做的事情沒有壓力,那肯定是成為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更樂意去做,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3.形成微習慣

並且通過堅持,提煉出了自己的時間管理心得,形成潛移默化的條件反射。

時間累積上沒有誰能超過誰,是不可複製的,就像人腦和肌肉之間的潛移默化作用,根本不需要任何東西。

生命不息,不給自己設限,自然條件,這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習慣,也讓別人對你的期待形成了一種習慣!

因為不管什麼事情,能持續1000天都不是普通人,而是真正的匠人,自然會贏得他人的認可。

著名主持人談到讀書習慣時說:每晚睡前,我都要閱讀1小時書,一天不讀,全身就會難受。

這就是微習慣所帶來的力量。

做《持續行動》的達人,需記住3點!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要持續去學習,持續去行動,把每一步走踏實,才能不斷提升自我,持續精進,甚至實現人生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