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青少年中所普遍存在的群体性缺陷


现代青少年中所普遍存在的群体性缺陷

现代青少年中所普遍存在的群体性缺陷

众所周知,青少年是社会群体中最为活跃、最能够代表社会未来走向的阶层。他们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将决定着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教育现代的青少年,使之既秉承传统,又拥有自己的品性;既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又拥有自己独立的性格,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纵观我们现代的中小学生及大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学业生涯中,既有孜孜不倦的莘莘学子,也有溺宠于一身的花花公子。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思想下,部分学生,亦或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令人极为忧虑的倾向。在“十年树木,百年立人”的指导思想下,我们不得不将现代青少年中所出现的不良倾向予以总结和归纳,以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将这些不良倾向扼杀在初级阶段,确保我们能够教育出符合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接班人。

一.理想匮乏,信念虚无。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已经或正在失去自己的精神支柱,还有一些青少年甚至根本就未曾有过自己的精神支柱。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何为理想和信念,甚至心中从未有过“榜样”或“英雄”情节,只剩下醉生梦死。对于青少年来说,理想的匮乏以及信念的虚无会使得他们毫无前进的动力和斗争的意志。

二.特长不实,缺乏规划。

对于一技之长毫无认识,随波逐流,使自己淹没在毫无特色的大众教育中,与庸才同流合污,毫无自己的建树。个人规划和设计问题,教师不讲,书中不说,家长不懂,使得原本通过设计和规划可以成为人才的青少年成了应试工具,从而最终成为碌碌无为的一代庸才。

三.缺乏耐力,自制较差。

身处“声色犬马”的现代社会,青少年面对诸多诱惑,难以对某一事物,特别是对于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形成持久的耐力。电子游戏、流行音乐、另类文化等对青少年形成包围、浸泡和侵蚀。天性的兴趣转移会加剧耐力的缺乏,从而形成青少年的浅薄、冲动等弱点。

四.过于自我,难以但当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青少年,极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毫不顾忌他人,常常是“随遇而安,随性而安”,难以有所担当。责任心的缺乏会形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唯我独尊的秉性使得青少年难以形成团队合作精神,甚者,会成为团队的破坏者。

五.抗压较差,难于吃苦。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方便,使得广大青少年缺乏意志的磨练,难以吃苦,极易形成“吃喝玩乐”“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对于未来可能的压力毫无思想准备,经不起挫折,难抵压力,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或退避三舍。此类青少年最终难当重任。

六.网瘾早恋,厌学攀比。

毋庸置疑。网瘾、早恋已经成为“洪水猛兽”。对于意志薄弱的青少年来说,网瘾、早恋已经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陷阱和拦路虎。陷于其中的青少年,实为自毁前程,多数难以挽回。对于学习,厌学情绪严重,不懂学习的真谛和方法,视学习为他们所追求的自由的羁绊。同时,毫不顾忌自己的身份,在生活方式上攀比无度。

七.排斥传统,金钱至上。

对于传统文化一味地排斥和抵触,又难以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新文化。唯我独尊,孤芳自赏,视传统文化为顽石和固疾,意欲破除。价值观方面,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不择手段。青少年对于票子、房子、车子的追求已经形成了社会灾难和肌瘤。

八.事业不明,追求低俗。

自我定位的缺乏使得部分青少年丧失事业心,飘忽不定,毫无责任感。“吃斋不念佛,打坐不念经”成为普遍现象。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为了达到一己私利,视丑为美,乾坤颠倒,甚者,良心丧失。

九.基础不实,好高骛远。

专业不突出,能力不强,过于自信,眼高手低。

十.难于沟通,为我独尊。

团队合作精神缺乏,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大。

近几年来,少有政治思想工作,以致现代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滑坡。针对现代青少年中所存在的群体性缺陷,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包括教师和家长应本着对国家的未来,家庭的未来,特别是青少年个人的未来负责,亟需齐心协力,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工作,以扭转目前的不良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