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一句話可用來終身奉行的嗎?”孔子說:“大概只有‘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一切,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種準則。也就是,你要求別人做什麼時,首先自己本身也願意這樣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別人這樣了,那麼你的要求才會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

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  

《論語》分二十篇,其中的《顏淵》、《衛靈公》主要講述了孔子對“仁”和“恕”的解釋。 在《論語·顏淵》裡,當仲弓向孔子問什麼是仁時,孔子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向仲弓推薦。

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孔子作為終身奉行的座右銘推薦給他的高材生子貢。人們遇事常說:“將心比心”。又說:“人心都是肉長的。”這實際上正是在推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

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問題在於,世道人心,每每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般人恰好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就想讓別人去做;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就巴不得賣給別人。相反,自己想做的事,自己鍾愛的東西,就不那麼願意與別人分享了。所以,不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是“己所不欲,千方百計施於人。”而“己所欲,勿施於人”之所以會如此,其基本原因在於凡事都很少為他人著想,而是為自己著想,說到底還是一個私字在作怪。

其實,我們還看到,在《論語·公冶長》篇裡,子貢自己曾經說過:“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意思是我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同時也不希望別人把他的意願強加給自己,這正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當即孔子就說:“子貢啊,這不是你做到了的。”可這裡又要子貢終身這樣做。這一方面說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很重要,另一方面又說明它的確很難做到,就是連孔子的高足之一子貢也如此。

對於一個命題,我們要做全面的分析而不是僅僅從片面出發得出偏見。

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不能邏輯的地推出“施於人,己所欲。”從邏輯學可以看出,原命題成立,這個命題的逆否命題同時成立,但是“己所欲,施於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命題的否命題,否命題並不必然成立。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強加給別人,但是如果對方願意,則不屬於“施”的範圍。己所欲,別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強加給別人。

總的說來,無論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強加給別人,給別人的東西,只有一個標準,即以別人意願為標準。要看別人自己是否願意,而不能依據我們的標準來強加給別人。

自己不想要的,未必不是別人不需要的;“欲”包含個人看法,有著主觀方面的內容和含義。勿施於人的正是擁有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時的個人看法。

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覺得早餐剩的包子自己不想要,但這正是旁邊乞丐難得的美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說的不是早餐剩的包子很涼了,也許會對胃不好,還有點髒,不應該施捨給別人當食物,而是不應該把

所以有時候,某種人實施帶有攻擊性行為,行為人卻是無知的,非直接故意的。

作為被害人當然有權利要求處罰錯誤,但是是否隱忍下去,儘可能寬恕對方,通過一次溫柔的懲處告訴對方。這種機械行為是不被允許的。還是完全不考慮對方對錯,僅僅從感化角度出發。不怕犧牲到底,執著的容忍了對方,自由的犯錯下去。孔子的這種私德恐怕就是早已缺失的寬容精神吧。

下面來看兩個小故事,試著從中體悟點道理。

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國時,呂布當初同劉備很要好,後來發生了矛盾。呂布就讓名士袁渙寫信去罵劉備,袁渙不屑於幹這種差事。呂布幾次要求他都沒有用,惱火起來用刀架在袁渙的脖子上說,再不寫就殺了他。袁渙坦然而笑道:“我只聽說以德羞人的,沒有聽說以辱罵折磨人的。如果說劉備是君子,就不會由於將軍的辱罵而感到羞恥;如果他是小人,就一定會用同樣的辦法來回報你,那麼辱罵就會落到你頭。而且,我說不準哪一天也會為劉備效力,也會像今天給將軍效力一樣。假若我一離開將軍,就來辱罵你,行不行呢?”呂布聽了這一通話後,想想就罷休了。

以上說的是呂布不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而碰壁,下面說的故事主角雖然只是一個縣令,卻是深深領悟這八字真言,活學活用。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禮記·中庸》

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戰國時,梁國與楚國交界,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們也都在各自的地界裡種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瓜秧長勢極好,而楚亭的亭卒懶惰,對瓜事很少過問,瓜秧又瘦又弱,與對面瓜田的長勢簡直不能相比。楚人死要面子,在一個無月之夜,偷跑過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給扯斷了。梁亭的人第二天發現後,氣憤難平,報告縣令宋就,說我們也過去把他們的瓜秧扯斷好了。

宋就聽了以後,對梁亭的人說:“楚亭的人這樣做當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們明明不願他們扯斷我們的瓜秧,那麼為什麼再反過去扯斷人家的瓜秧?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就太狹隘了。你們聽我的話,從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好,而且,你們這樣做,一定不可以讓他們知道。”

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梁亭的人聽了宋就的話後覺得有道理,於是就照辦了。楚亭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好似一天,仔細觀察,發現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澆過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裡悄悄為他們澆的。楚國的邊縣縣令聽到亭卒們的報告後,感到非常慚愧又非常敬佩,於是把這事報告給了楚王。楚王聽說後,也感於梁國人修睦邊鄰的誠心,特備重禮送梁王,既以示自責,也以示酬謝,結果這一對敵國成了友鄰。

《聖經》上有句名諺說:“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寬恕,就像是一把無形的梯子,幫你爬升到另一個更高的層次。呂布雖然勇猛善戰,號稱“三國武將第一人”,但他的個人修養和道德水平,甚至還不如一個小小的縣令,所以最後才落得個身首異處的結果。這就是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慘痛教訓。

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現實的情況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個基本態度,它講的是一個普遍的價值觀。我們都不喜歡朋友利用我們,那我們也不要去利用朋友;我們都討厭別人說謊,那我們也不要說謊;我們不喜歡別人批評我們,我們也不要妄自批評人家;我們不喜歡朋友看輕我們,我們也不要看輕朋友……可是在這樣一個普遍價值觀之後,還有許許多多的細節才是造成人與人產生摩擦的真正原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以仁恕之道推及他人,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可以使人有個寬廣的胸懷,容忍別人的過失。同時,也可以不因別人合理的指責自己而遷怒別人,達到人際關係的和諧。

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才能與人和睦相處,才不致在不對的時間,不對的場合,表錯情、會錯意,用心地對待每個人,用心去了解每位朋友的想法和喜好,才是避免犯錯,贏得真誠友誼。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論語·顏淵》

孔子關係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