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被害後為什麼沒有看到兀朮侵犯中原?

經過穎昌、堰城兩場大戰,兀朮被岳飛打得七輦八素,內心深處,對岳飛是深為忌憚的。按理說,當岳飛已死,心頭大患已去,可以繼續發兵南下了。但事實上並沒有,這是什麼原因呢?答案很簡單:兀朮已經無能為力了。

岳飛被害後為什麼沒有看到兀朮侵犯中原?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來說說金國天眷三年(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兀朮的出征。

原先金國名將如雲,如粘罕、斡離不、完顏活女、拔離速、銀可術、闍母、婁室、撻懶等等,個個能征慣戰,人人獨擋一面;但兀朮這次出征,麾下隨行,卻是孔彥舟、王伯龍、李成等等蝦兵蟹將,全是在宋境混不下去、轉而投金的流寇、漢奸。

顯而易見,金國的軍事能力已大不如前。

《金史》卷77《宗弼傳》也坦承:在天眷三年前後,“金之國勢亦曰殆哉”。

在紹興十年的宋金交戰中,《金史》避重就輕、刻意隱瞞了金國軍隊的敗績,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時暑,(兀朮)還軍於汴”。但清朝著名史學家趙翼在他所著的《二十二史札記》指出:“然是年六月以後,宋劉錡有順昌之捷,岳飛有郾城、朱仙鎮之捷,韓世忠有淮陽之捷,張俊有永城、亳州之捷,王德有宿州之捷,《金史》皆不書。或疑《宋史》各傳特自為誇大之詞而非實事,然《金史.宗弼傳》謂是時宋將岳飛、韓世忠等分據河南州郡,復出兵涉河東,駐嵐、石、保德之境,以相牽制,又《金史.阿魯補傳》謂宋將岳飛、劉光世等果乘間襲取許、穎、陳三州,旁郡皆響應,則《宋史岳飛傳》所云克復京西州郡、並遣梁興會太行忠義及兩河豪傑,累戰皆捷者,必非虛語!”

岳飛被害後為什麼沒有看到兀朮侵犯中原?

趙翼這一句“絕非虛語”的結論,可和洪皓《使金上母書》中所寫“順昌之敗,嶽帥之來,此間震恐”之語相印證。

即:如果不是趙構十二道金牌召返岳飛,岳飛“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的豪言很可能會實現。

當然,也有人認為,第二年(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正月,兀朮又領大軍攻打南宋,表明金國依舊擁有很大的軍事力量。

但兀朮這次出兵,其實是強弩之末,勉力硬撐。

《金史宗弼傳》記載得很清楚:“既渡淮,以書責讓宋人,宋人答書乞加寬宥。”

看,不過是虛張聲勢,恫嚇趙構,以達到和談目的而已。

趙構是被金人嚇大的,患上了嚴重的“恐金症”,一嚇就尿,一嚇就慫,乖乖就範,最終以異常屈辱的代價跟金國簽訂和議:一、南宋向金國稱臣;二、南宋每年向金國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金國力量已經枯竭,且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南面有南宋相抗自不必多說。

西面:西夏人大舉進攻府州,成功攻陷了府州。

東面:海上義士張青從海上登陸遼東,攻佔遼寧金縣。被擄掠到遼東的中原人紛起響應,戰事迭起,如火如荼。

北面:蒙古擊至上京(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附近,在上京西北面的海嶺大敗金軍。

另外,高麗也不甘臣於金國,小動作不斷,在金國背後搞搞陣。

趙構、秦檜一心媾和,暗害岳飛,沒有在這個時候全力北伐,可謂錯失良機。

補一筆:有人認為,暗害岳飛,可能是金國簽訂和議的一他附加條件。但金國史料並無此說。倒是《金史》卷98之《完顏綱傳》中透露出一點:“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叄夷之誅,可不畏哉。”即金國人認為岳飛是被趙構忌憚而被害的。

也有人認為金宋雙方在紹興十一年的和議,是在宋弱金強的背景下籤訂的。進而歌頌趙構為了南宋百姓休養作息,不但屈身向金國稱臣,而且對父母兄弟慘遭金國人凌辱死亡的深仇大恨,也是生吞硬嚥,半個字不提,可謂忍辱負重。

岳飛被害後為什麼沒有看到兀朮侵犯中原?

與此同時,也大加稱讚秦檜是促成和議的大功臣,大政治家。

趙構這個軟腳蝦、脆皮狗的表現就不多說了。

而根據根據金國著作郎騎都尉張師顏所撰《南遷錄》一書中出現“陰縱秦檜以歸”等語可知,秦檜其實是金國人安置在南宋朝廷的一個奸細。

有人作過粗略統計,金軍攻滅北宋後,北中國的生產力出現了嚴重倒退,農業生產幾乎停止,人口損失驚人。

按《歐陽修全集•河北奏草》卷下《論河北財產上時相書》中所記,北宋慶曆年間河北戶數為705700戶,而王育民在《金代戶口問題析疑》卻提出,金國滅北宋30多年後,整個轄區總戶只有300多萬。

想想看,彼時的金國,人口稀少,民窮財盡,還有什麼能力發動大規模攻滅戰爭?南宋沒有抓住這一時機向它進攻,它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岳飛被害後為什麼沒有看到兀朮侵犯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