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最好的修行,用文字記錄生活,讓生命中每個日子都值得記憶

我們生活的空間離不開溝通和交流,而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載體,文字卻是人對人情感的表達,內心的一種訴說,情感的一種表述。古往今來,隨著時代的更迭,諸多具有時代特色的流行產物隨波逐流,漸漸消失在時光的洪流中,但文字的演變卻讓人追捧和渴求。文字成為人與人交流必不可少的有形力量,成為人們探索世界的精神食糧。

文字傳承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昭顯出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它是某個時代不容置疑的一種有力憑據。在古代,文字成為詩人感情的寄託,詩人們借文字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思。從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仰天長嘆,到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悲歌;從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豪情萬丈;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耿耿忠心。中華經典無一不是智慧的深泉、文化的航標、思想的峰巒,文字中蘊含著高傲的顏值和尊貴的稟賦,卻以平近的方式潛流在我們的血脈裡,滋養了中華民族高貴而純潔的心靈。雖然他們已經遠去,但是文字卻給他們戴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他們的作品將流傳千古,普照文學和思想的殿堂。

文字是最好的修行,用文字記錄生活,讓生命中每個日子都值得記憶

文字是有生命的,它的呼吸牽動著我們的心跳,它的魅力不止止於過去。當前我們所處的時代可謂是自媒體時代,像“頭條”“公眾號”“百家號”等多媒體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來,加入自媒體寫作浪潮的人越來越多。一些人在各大平臺投稿,獲得豐厚的稿費;一些人辭去工作全職寫作,成為自由寫作者。寫作已經不是名家的專屬,它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書中就預言了:“寫作時代”:新的經濟要求掌握符號形象抽象的技巧,要求合乎邏輯地說明和表達問題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我們當前正是托夫勒所描述的“寫作時代”,這也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投資方式。

文字是最好的修行,用文字記錄生活,讓生命中每個日子都值得記憶

文字的神奇更在於人生的真實敘述,情感的流露,真情的表達被描述的淋漓盡致。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作家,但是我們可以用文字記錄忙碌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人生短短几十年,任時光飛梭流逝,也磨不掉它身上永恆的光輝。許淵衝曾說:“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讓你生命裡的每一個日子值得記憶。”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美好的時刻,記錄稍縱即逝的靈感,它們將是你思想的瑰寶。寫作就像與時光相處的獨特方式,讓你感受時光的靜謐和內心的安定,不再害怕光陰的消逝。

如何才能愛上寫作,養成寫作的習慣?弘丹在《從零開始學寫作》幫你找到答案。《從零開始學寫作》一書中從如何取標題、如何寫精彩的開頭和結尾、如何搭建文章的框架、如何修改文章等方面教讀者朋友們克服寫作的障礙,快速入門。

一、如何寫出爆款標題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標題就是了解文章內核的窗口。精妙的文題如同美人的明眸,讓人遐思,讓人愛戀,讓人難以忘卻。自媒體時代的標題不同於傳統文學作品的標題,標題的獨特新穎才會吸引更多地讀者,才會在成千上萬的作品中脫穎而出,可以說標題是文章的點睛之筆。

  1. 瞭解標題的用意

首先,標題要吸引讀者的注意。好奇是人類的天性,引發讀者的好奇才能激發閱讀正文的慾望。同時,要引發讀者痛點,讓讀者感同身受,當然還可以給讀者額外的福利。其次,篩選讀者標題中應該包含價值取向,從標題中就能看出文章是針對哪些群體,那個群體的讀者自然而然會被吸引。再次,傳達完整的信息。取標題時注重思想的完整性,要全面概括文章的思想核心。最後,注重引導作用。標題如同路向牌,杜絕自嗨模式和標題黨。

2.遵循四大原則

取標題常會陷入以下誤區:太過標題黨的題目容易引起讀者反感,久而久之便不再受眾;標題與內容不符,容易透支讀者的信任感;不同的自媒體使用相同的標題,會降低閱讀量,因為每個平臺的發文機制不同;標題風格與個人品牌不相符或者存在虛假信息,不利於打造個人品牌;標題過於平淡或者包含讀者看不懂的詞,會降低與讀者的溝通成本。因此,標題的選取應遵循價值感、實用性、獨特性、緊迫感的原則,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文字是最好的修行,用文字記錄生活,讓生命中每個日子都值得記憶

二、如何寫出精彩開頭和結尾

心理學中有個理論叫“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第一印象”通常很重要,經常會有“先入為主”的偏見。寫文章也是如此,精彩的開頭會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好的開頭要點明文章主題,交代文章的主題思想,讓讀者有帶入感,引發讀者情感上的共鳴。可以採用開門見山、設置懸念、描繪場景、講故事、引用名言等方式來開頭。

用精彩的開頭來吸引讀者,當然少不了結尾的收篇點題,這也源於心理學的“近因原理”,好的結尾通常能昇華主題、總結全文、蘊含哲理。可以採用引用名言、寄託希望、呼應開頭等方式來結尾。

三、如何搭建文章的框架

文章的主題如它的“靈魂”,素材如它的“血肉”,有了靈魂和血肉必須有骨架來支撐,才能稱之為一篇完整的文章,它的“骨架”就是它的框架結構。如果放錯了框架順序,會讓讀者覺得很奇怪,不知所云。一篇邏輯清晰的文章會讓讀者願意跟隨你的腳步思考,明白你的寫作意圖,體現你的寫作價值。

我們在寫文章時可以採用總分總、並列式、遞進式、正反對比式的框架結構,如果遇見邏輯混亂無法寫出時該怎麼辦呢?可以通過列提綱的方式來解決,現在流行用思維導圖法,用思維導圖工具把自己的想法列出來,將不適當的地方進行修改調整,清晰的結構會讓寫文時更加順暢。在寫文過程中也要兼顧段落之間的銜接和收尾相互照應。

四、如何修改文章

葉聖陶先生曾說:“修改文章不是什麼雕蟲小技,其實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確、更完美。”也就是說,好的文章都是修改出來的。寫作和修改是兩件不同的事,寫作時就是創作者,放飛思想,無拘無束;修改時就是批評者,心狠手辣,大刀闊斧。

寫文章時通常會自我感覺良好,無法下手修改,可以冷卻一段時間,再回頭看會發現有不少錯誤。修改文章時要站在正確的立場,那就是從讀者的角度,要考慮自己想表達的初衷是什麼,讀者想從文章中讀出什麼內容。同時也要自己考慮:標題是否吸引人、主題是否明確、材料是否合理、邏輯是否清晰、語言是否得到等一些因素。

不妨跟著文學大師魯迅先生學學修改文章的技巧,魯迅先生也非常注重文章的修改,也經常向大師學習。在他生命最後兩天寫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僅有2600字,修改的痕跡卻有53處之多。魯迅先生總結出的修改技巧有:要“順口”、要“冷卻”、要“狠改”、要向大作家的手稿學習。相信我們遵循這三個原則,一定可以寫出好的文章。

文字是最好的修行,用文字記錄生活,讓生命中每個日子都值得記憶

好的文章不僅能改變自己,也可以影響他人,有些人的人生軌跡就是看完一本好書或者一本好的文章改變的。文字本身並不自帶力量,但文字作為意義的載體,承載了可以磕碰出思想火花的燧石,必定會對閱讀者產生作用從而顯示出其威力,這卻是人已皆知的一個事實。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已經很少人能成為真正的文學巨匠,但這實屬文字的新命運,並不意味著文字的意義全無。

真正真善美的文字,正如可以哺育萬物的樸實壤土,還正以嚴正的打造者苦心釀製的精神養料滋養著我們的良心,讓這個物質過剩的年代我們的良知,不至於被那擠滿肚囊的肥腸所擠光。真心投入文字的修行,在文字的田壟上用心耕耘,春風化雨裡滋生根鬚,悽風苦雨裡伸展枝葉,只要經心經意的栽種務作,生命意義的蓓蕾必然能夠經時開放,文字其實就可以長成我們生命的脊樑。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可以稱之為一部歷史,你的歷史值得被看見,你的經歷就是你的寶藏,在寫作中挖掘,開始寫作吧,你的思想值得被看見。解析文字的意義,瞭解文字內涵,挖掘文字的潛質,釋放文字的美麗,讓文字的正能量輻射人間的每個角角落落,記錄生活中的點滴,讓文字的馨香薰醉我們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