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億美元、20年的金融詐騙案,最終判刑150年!謊言教父馬多夫


650億美元、20年的金融詐騙案,最終判刑150年!謊言教父馬多夫

大家好,我是“白狐財商”,又到了啾讀時間啦!上次跟大家講《惡血》硒谷創業的一場騙局。但是,上次那位伊麗莎白霍姆斯跟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位詐騙的金額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今天,要來說就是這一本《謊言教父》,馬多夫上次為伊麗莎白霍姆斯,他的協議檢測公司賽爾羅斯也只是估值到了90億美元而已,而我們今天的這一位主角博納馬.多夫,他可是紮紮實實地騙了投資人650億美元。而且這場騙局一眼就是長達20年,甚至在泡沫被戳破之前,馬多夫他可是當到了全球第二大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的主席。那麼他是怎麼起家,怎麼詐騙投資人的錢,又是怎麼被抓到的,又在70歲高齡的時候,被判刑監禁長達150年的這一切都要從1959年開始說起。

1959年,當時還是一位大四學生的博納馬多夫,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證券經紀事業。雖然,說是證券交易,但他主要經營的項目,並不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而主要是買賣“上櫃”公司的股票。也就是所謂的

店頭市場。

在那個年代這些上櫃的公司有非常龐大的市場,但是並不集中管制,也非常的鬆散,而且有很多才剛成立沒多久的公司。簡單來說就是風險大,但能獲得的收益也大的一個市場。馬多夫就是在他岳父的會計師事務所裡面空出來的一張桌子上,就開始他的一人證券公司,在還沒有電子化交易的年代,要經營一間店投證券公司,你需要的除了執照以外,就是一臺電話,還有最重要的粉紅單,有看過華爾街之狼的,應該就是個名詞,不陌生,所有的粉紅丹其實就是指股票的每日報價單,這些都是在每到交易日的時候,由爆炸局的人員手工收集將近8000多種股票,所提出的整理出來的報價單,印刷完之後,在幾個小時之內就要送到全美各地的數千家券商手中。

要拿到這張報價單還要付錢的,每年要繳大約460美元的訂閱費用才能拿到這張粉紅單。相當於現在也差不多4000多美元,這筆錢對剛剛創業的馬多夫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了。所以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撿別人丟掉的前一天的報價單來做生意。因為他清楚知道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所謂的即時報價這種東西,再報價來一好的時候,上面的股價可能已經不準了。所以,這東西頂多只能當做一個參考而已!這張報價單上面真正有用的資訊,其實是你想交易的股票,市場上有哪些券商在做買賣,他們的名稱跟電話是什麼?實際上的報價還是要直接打電話過去問,才是最準的。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拿到最新的報價單,拿過期的其實也可以。從這點來看,其實馬多夫真是還蠻聰明的,懂得該花哪些錢可以省下來!

拿到報價單以後當然。就得真得好好打電話去做交易。而馬多夫心臟也真的是很大顆!當時的金融市場其實已經有實行所謂的普世性原則,也就是說你不能夠賣給客戶,對他而言風險太大的金融產品,即使是他自願的也不行,這是為了避免太多人去亂投資,導致市場崩盤的一張防護網!

但馬多夫完全,就沒有在care這些。投哪一檔股票很熱門客戶想要買就賣給他,哪股票如果漲當然很好嘛。投資人很開心,他也開心。但股票如果跌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店頭市場的透明性不好。所以馬多夫,他為了保有投資人信心,在股票下跌的時候,他會直接拿公司的錢去用原價,去把投資人的股票你買回來!這掩蓋實際上損失。然後,他告訴投資人說股價其實沒有跌,直接報一個假的股價給他。簡單來說就是用公司的錢來填洞,讓人家覺得找你投資穩賺不賠。

650億美元、20年的金融詐騙案,最終判刑150年!謊言教父馬多夫


但即便如此,馬多夫事後還是堅稱。當年他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龐氏騙局,因為我們知道龐氏騙局是所謂的後金捕前金,就是拿新進投資人的錢去給早期投資人,讓他們以為自己的投資有賺錢的一種手法。

他說我是拿我公司的錢,雖然說我跟投資人是報假的股價,但我並不是拿其他人的錢來補,所以這並不算是龐氏騙局。是嚴格來講的確可以這樣說,但你這不是還是在騙人嘛。

到了1962年,店頭市場就開始崩盤,公司的錢已經沒辦法填補資金缺口了,情之下馬多夫只好跟他的岳父借了3萬塊美金,才勉強渡過這個難關。當然他從來沒跟當時的投資人提過這件事情。

從前面的事蹟,我們看到馬多夫投資生涯的早期,就已經靠著他聰明的,特大心臟和他的投機取巧個性,在市場上走調理撐過了1962年那次危機之後,她開始變本加厲。

首先當然是擴大投資規模,同樣早上他的岳父由岳父來介紹投資,並且用岳父的會計師事務所去開一個賬戶,把資金會進去之後再統一。統一交給馬多夫,來做投資獲得的利潤,會再交由會計事務所招比例分回給投資人。因為一開始的人數不多,所以,馬多夫覺得沒有必要去申請登記當投資顧問,來做這件事情。雖然說實際上這已經是一個非正式未立案的共同基金。但馬多夫仍然堅稱:投資人只是借錢給岳父的事務所,然後事務所找他來投資,就這樣子開始用這些錢來進行投資。

而且投資還必須要支付給他岳父的事務所。馬多夫自己的證券公司兩筆費用。一次交易就,需要收兩筆費用。為什麼投資人,還給他們賺錢呢?因為馬多夫的投資獲利,還真的很穩定,起伏也很小!馬多夫是怎麼做到的?他這邊用了一種投機取巧,手法叫做。無風險套利,也就是利用同一件產品,在不同市場的短暫價差,來賺取其中的利潤。

650億美元、20年的金融詐騙案,最終判刑150年!謊言教父馬多夫


理論上同一檔股票價格應該一樣嗎?同一張股票?AB兩地是相同價格,假如是100元,好的,因為當時資訊技術還不發達,所以可能在A地有了一筆新的交易記錄,用更低價格,比如說99元來賣出,這時候AD股票價格就更新了,變成99元,但是消息還沒傳到B地,所以B的股票價格還是標100元,就趁著這個消息傳遞的時間差,趕快從A地用折卷買入這張股票,然後在B地用100元賣出就可以賺到這一元的價差了,這就是無風險套利運作模式,簡單來說就是要搶快速度是一切的關鍵,這只是最基礎的一種套利方式。

還有更高級的技巧,比如說利用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債券來進行套利。或者去買還未上市就在交易的股票,所謂的預期交易市場也有很多套利的空間,但一般的散戶沒辦法做這樣的交易,因為這些套利方式的利潤通常極小,一連串快速交易產生的手續費會把微薄利潤給吃光。而且這種方法最講求的就是速度了,只要書面處理耽誤利潤空間就消失,所以只有真正在金融體系內的人,才辦法做到手續費比散戶操作要少,速度也比較快。馬多夫就靠著這樣子無風險套利,在市場上賺到了不少的錢。

隨著交易市場逐漸熱絡,書面交易接近無法負荷,股票市場每天龐大的交易量。在1968年到1969年間,甚至有許多諮詢公司就因為書面交易量過大導致的錯誤而倒閉,這段時間被稱之為是紙上危機。因此主管機關就開始要求券商要轉型成電子化交易的方式。

在1971年一家制作邦克拉默的電腦公司。幫券商設置一套券商公會自動報價系統!英文縮寫是NASDAQ 納斯達克僅僅就因為。交易技術革新!大家對於股市的。很快就有了變化,馬多夫很快意識到這個是讓他的小公司占上大聯盟的好機會。因為,原本幾百家大大小小的券商,全部都靠電話裡跟客戶聯繫,那你不可能每家都打,每家都比較。客戶自然就很難注意到,小型的證券公司。

但是,電子化交易會帶來更公開透明的交易環境。只要價格好,電腦就會立刻幫投資人找到這家券商來購買商品,像馬多夫這樣子的小型券商就有了被看到的機會!於是他很快就佔到了電子化交易的陣營。這也連帶改變,他公司的聲譽,瞬間從無名的小公司,變成先進的市場改革派!

有電子化交易的技術之後,馬洛夫的生意開始好了起來。他開始積極投入所謂的第三市場交易。第三市場指的就是把上市公司的股票,拿到上市公司電頭市場來進行交易。那麼為什麼這樣做,因為如果交易量很大的時候,上市公司市場裡面做買賣手續費就很貴。如果轉由上市公司、股票券商來買賣的話,手續費就比較低利潤也就高了。交易量大的時候就有很大的差別。因為這樣,第三市場交易開始蒸蒸日上。馬多夫公司也靠這波熱潮漸漸提升了,在華爾街交易量佔有率逐漸打出名號,他因此開始結識,許多大咖投資人生意越來越好。他也靠著無風險套利交易,替投資人賺了不少錢。

650億美元、20年的金融詐騙案,最終判刑150年!謊言教父馬多夫


一直到1985年,他開始用一種新的交易策略,他稱之為價差套利轉換策略。聽起好像很厲害,但是又不知道在幹嘛,對吧?這種交易策略利用的是所謂的選擇權交易,選擇權交易其實是一種契約,我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買到這張契約,契約會保證我即使未來股票上漲,我還是可以用契約上所說的價格來購買這張股票。

比如說現在一張股票100元,花10元買了一張選擇權契約,上面保證我能在一個月之後還是可以用100元來買這張股票,結果一個月後股票漲到200元,但是我可以用100元低價來買,等於我就賺到了200減100元,中間這個價差再減掉,買選擇全花掉了10元,我就賺了90元。

而如果一個月之後股價下跌到只剩50元,我就可以選擇毀約,不要進行買賣,這樣子就只是浪費掉購買契約所花掉的10元而已。

而賣你選擇權的人其實在跟你對賭,如果說股票漲了,原本我可以賣200元的股票,只能賣你100元,他損失就是100減200,再加回你買選擇權給他的10元,就是損失90元。如果跌了,它是單純賺你10元購買選擇權的費用,簡單來說就是,選擇權的東西,雖然會稍微減少你的利潤,但是可以確保你不會賠太多,賺的時候少賺點,換來的是一條安全的後路。

馬多夫新策略,就是先廣泛的買入許多績優公司的股票,讓所持有的股票漲跌走勢大概跟績優股走勢相同,然後再利用選擇權買賣來降低損失的風險。簡單來說,因為現在資本夠大了,就可以要廣泛大量持有來獲得一個風險比較低的操作策略。這跟無風險套利的那種搶快投機取巧的旁門左道不同,可以說是正規有公信力的一種操作策略。他自己也認為這策略幾乎是穩贏不輸的。

而恰巧的時候碼多付岳父身體,今天不行,原本投資人如果想把錢交給馬多夫投資,都必須要經過他岳父這邊。但是現在整個鬆綁開來,從原本的不到100人一下子擴張到1000多個客戶,他公司也終於在1985年躋身證券業工會的錢百大公司,同年還當選了公會理事。雖然說它還是屬於小券商的身份,但是在同業之中,但是原本只有大公司有發言權的問題,大家就開始徵詢馬多夫的意見,他正式登上了證券市場的大聯盟。

650億美元、20年的金融詐騙案,最終判刑150年!謊言教父馬多夫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道瓊工業指數下跌508點,跌幅22.6%,是1929年大崩盤的兩倍多,標普500指數也一樣慘。但那天納斯達克指數跌幅只有不到一半,你以為是納斯達克比較穩嗎?錯了!他們之所以。跌幅不到一半,是因為納斯達克交易所整個市場完全停擺了。一堆證券商就直接不接電話了,投資人想賣都沒人幫忙賣,交易價格一團亂了,納斯達克市場徹底失去信譽。

馬多夫因為這次大崩盤導致投資人失去信心,開始大量想要把投資的錢提領回來,這時候公司面臨者龐大的現金壓力。根據事後馬東本人所述:這次大紅盤產生的現金壓力,就是他日後搞龐氏騙局的根源。不過馬多夫的公司最後還是挺過這次危機。

至於他是怎麼挺過的,只有兩派說法,這本書作者認為,他在1987年崩盤以後,就開始用新進投資人的錢去補原本早期投資人的虧損跟提現要求。但馬洛夫則矢口否認,他說還要再晚個幾年再開始做龐氏騙局,但不管真相如何,它總是能挺過這次的危機。

他在股災前所投資建立的全新軟硬體設備也重在股災之後完成,同時他也花了大筆的資金去投資當時的

辛辛那提交易所,真交易所,最終成為了全美第1家全電子化交易所。藉此馬東夫在業界和主管機關之間達到了民生的鼎盛時期。到了1990年,他終於榮任納斯達克的主席職位!

聲名大噪之後,大量投資人開始湧入,大家都想把錢交給馬多夫來投資。但是他之前的兩種手法,無縫顯套利判價差,套利轉換策略,都有一個交易數量的上限,績優股就那些。每天可交易的量,也就那些。選擇權的買賣也有一定數量限制,這些在資金少的時候沒關係,但資金太多的時候就變得沒地方投資,沒東西好買啦。


650億美元、20年的金融詐騙案,最終判刑150年!謊言教父馬多夫


但是當然還是得維持獲利率,否則投資人就對你失去信心了。所以馬多夫勢必得想一個新的辦法,那就是龐氏騙局。只要大多數投資人不要動到戶頭裡的錢,並且把利潤再投入本金的話,他就可以用源源不絕的新資金來支付那些少數要求贖回的款項。書中這個比喻非常的巧妙,他說:馬渡復投顧事業就像是一個超大規模的大風吹遊戲,他不能夠讓客戶知道椅子不夠所有人做,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讓大風不斷的吹下去,馬多夫還真的做到了,這場大風就這樣吹了將近20年,從1990年一直到他被抓的,2008年沒有看到美國的股市大盤標普500市場這樣子。從1940年開始也是一路上漲,一直到網絡泡沫破掉之後才瞬間暴跌,在2002年才又重新回到漲勢。但如果幫你投資人是馬多夫的話,它的投資回報曲線是長這樣子的,雖然在市場很熱的時候沒有很亮眼的表現,但是在市場暴跌的時候,它還能夠維持穩定的收益,而且中間我完全沒有冒任何的風險,我不用擔心說我現在是買了高點還是低點,現在該不該賣這些?穩定可觀,可預期的獲利不斷進來,每年大約10%~12%,這對投資人來說,簡直是找到投資的聖盃,只要錢交到馬多夫手裡面,我再也不用擔心虧損的問題,就可以確保獲利,那還等什麼,當然,有多少錢就給他多少錢!

馬多夫對投資人的宣稱,他們一直都是使用前面所說的價差套利,轉換買賣選擇權來穩定的賺取利潤,但是背地裡他已經開始建立起一個史上最大規模的龐氏騙局,甚至他還進一步把龐氏騙局的操作也給自動化了,他買一臺新的IBM AA S400電腦,並且請公司把設計轉體來自動生產出數以千計的假的對賬單。投資人收到收到之後會以為說,馬多夫就是正常來投資股票,哪隻股票獲利多少,全部總共獲利多少,都寫在上面清清楚楚。投資人看覺得很放心,但這些其實都只是拼湊出來的假資料而已。更有趣的是他還請人設計一套假的交易軟體,讓外人進來的時候,可以看到交易員在電腦上面進行交易的畫面,但實際上交易員只是在亂敲鍵盤而已,就真的作假到這個地步。

整個雪球這樣子越滾越大,甚至連大型的跨國避險基金那種投資各種基金的超大型基金,都開始把錢交給馬多夫來投資。畢竟有錢誰不想賺?其中最大就屬美地格林威治集團。根據華爾街日報統計,美地格林威治集團,一直到2008年馬都被抓為止,總共投入了

75億美元的資金,而他公司所管理的4800個賬戶賬面金額更高達將近650億美元,一次之間全部蒸發掉,其中還包含了200億美元的現金,受害者更是遍佈全球瑞士、新加坡、韓國、意大利、日本、荷蘭等等等。估計有超過300萬人刷這場詐騙案的影響是史上最大眾的龐氏騙局案,甚至有人說龐氏騙局未來應該直接改名叫做馬多夫騙局。

馬多夫最後所承認犯下的11條罪行,全部合計最高可以判到150年的刑期。當時他已經高齡70歲了,法官其實也知道了,如果判超過20年,其實基本上就跟終身監禁一樣了。但是他認為這個案子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所以最後判決全部都以最重的懲罰來計算,就真的判了他150年的有期徒刑。

其實在整個長達近20年的過程當中,一直都有人會提出質疑,你馬多夫真的這麼神嗎?事實上哪有這種無風險又可以獲得穩定可觀利潤的投資啊!理性上我想他的投資人大致那些跨國基金,他合作大型銀行,小至個人投資者心裡多少一點覺得怪怪的,但是當每個季度實實在在的錢這樣子會進賬戶的時候,這些內心的懷疑很快就一掃而空!這麼龐大歷史,這麼長的詐騙案,一定不是馬多夫一人就可以做到的,所以馬東本人的投機心理以外,外在環境的變化。例如電子技術的變革、1987年的大崩盤以及投資人被貪慾矇蔽了雙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