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这些肿瘤占80.71% 省肿瘤医院采取 “四大”措施应对

2019这些肿瘤占80.71%   省肿瘤医院采取 “四大”措施应对

2019年,全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8.31/10万,死亡率为162.02/10万;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癌和白血病依然是我省主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0.71%。我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前十位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乳腺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癌、子宫颈癌、白血病和胰腺癌,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6%。河南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依然较重,并呈现出发展中国家癌谱与发达国家癌谱并存的现象,防控形势严峻。

2019这些肿瘤占80.71%   省肿瘤医院采取 “四大”措施应对

河南省肿瘤医院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确定的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主体建设单位,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张建功介绍省肿瘤医院采取 “四大”措施应对。

按照省卫生健康委阚全程主任对区域医疗中心“四引”的建设要求,积极行动,创新思维,加强协调联络,主动对接对话,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引平台。新增“河南省肿瘤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肿瘤预防”“麻醉与围术期认知功能”两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级科研成果4项、厅级科研成果14项、省级发明专利28项,均创历年新高;遴选创新团队6个,每个团队资助100万元,支持科研创新;推行医研企创新合作模式,先后与8家全国知名创新型医药研发企业略合作,在临床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设立临床研究管理部,为医院向临床研究型医院转型提供强力支撑,新增临床试验216项,其中,国际多中心项目25项,同比增长63.6%,开展肿瘤临床试验项目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二。

二、引人才。采取柔性引进、定期来院指导、派出团队来院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引进一批国内外顶尖专家。其中,引进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委于振涛,担任胸外科主任;聘请于金明院士为医院特聘院士,定期来院工作。新签约博士34人、985院校硕士45人,为历年最高。新增国家级学术任职18人,其中主委1人、候任主委1人、副主委2人、常委14人,7人荣获“中原名医”“中原千人计划”“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等荣誉,形成了一支接轨国际、国内有影响、充满活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引技术。大力实施伴飞计划。36个学科分别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国内一流肿瘤防治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书,深化学科合作。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7项,其中,普外科首创的食管胃交界部癌“三界四分法”、泌尿外科与核医学科开展的前列腺癌精准定位技术等,填补了国内空白,得到专业领域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四、引管理。深化“目标、量化、协同”的OMC管理思维,深入研究国家医改政策,科学研判疫情影响和医疗市场变化,调整医院战略地图,明确25个院级战略指标和13个战略事项。坚持“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率”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质量管理持续深化,绩效管理成效显著、人力资资源管理创新模式、智慧医院建设稳步推进、后勤保障安全高效。

2019这些肿瘤占80.71%   省肿瘤医院采取 “四大”措施应对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提升河南省癌症预防、筛查及早诊早治、规范化治疗、康复和干预指导等方面能力,河南省卫健委制定了健康中原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河南省癌症防控能力。

一、推动高水平癌症防治机构建设。优化现有资源,加快推进河南省癌症中心机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河南省癌症中心在全省癌症防治工作中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指导作用,制定全省各类肿瘤防治标准和制度规范。依托发挥河南省癌症中心/河南省肿瘤医院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全省癌症防控,疑难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核心机构,引领癌症综合防控的发展方向,全面提升癌症综合防控水平。

二、强化全省癌症防治体系建设。健全多层次癌症防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全省肿瘤防控专业队伍建设,加大基层癌症防治人员培养力度; 整合各类癌症防治资源,提高癌症防治资源的利用率和公平性;建立并管理河南省癌症信息管理平台,完善肿瘤登记系统和肿瘤危险因素信息系统,对全省肿瘤负担进行常规监测和科学评估;加强抗癌宣传教育,控制癌症主要危险因素,提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宣传教育、健康咨询及指导、高危人群筛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提高全省癌症临床诊治规范,解决疑难复杂癌症病例,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加强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推动全省肿瘤学科建设与发展。

三、提升癌症诊疗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整合相关专业技术力量,做好患者康复指导、疼痛管理、长期护理和营养、心理支持,扩大心灵关怀服务。推进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建设和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依托肿瘤专业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完善诊疗质控体系。对肿瘤诊疗质量相关指标进行持续性监测,促进肿瘤诊疗质量持续改进。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四、健全肿瘤信息化登记报告制度。建立肿瘤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肿瘤登记信息系统与死因监测、电子病历等数据库的对接交换,提高报告效率及质量。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履行肿瘤登记报告职责。推进大数据应用研究,提升癌症生存分析与发病死亡趋势预测能力。到2030年,实现肿瘤登记工作在所有县区全覆盖,纳入国家肿瘤登记年报的登记处数量不少于80个。

今天,全国开启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在此,提醒人们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早期筛查的意识和防癌抗癌的主动性,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让人们从自身做起,改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科学防癌,为有效控制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推进“健康中原”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