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鑑》魏文侯的領導風範,他中止內鬥、聯合三晉……


《通鑑》魏文侯的領導風範,他中止內鬥、聯合三晉……

魏文侯名為魏斯,是魏桓子的孫子,於公元前455年繼承了魏桓子的家業,他是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戰國時魏國的開國君主;他聯合三晉共同對外發展,為魏國成為中原的霸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韓康子、魏桓子、趙襄子滅掉智氏三分晉國,趙氏獲得的利益最多,而韓氏、魏氏獲得相對要少一些。趙氏分掉晉北部的大片領土,因此當時趙氏比韓氏、魏氏要強大得多,韓氏被分在了晉南端,魏氏則在中間。

《通鑑》魏文侯的領導風範,他中止內鬥、聯合三晉……


魏氏在三家中相對來說是比較弱勢的一家,魏氏周圍有秦、趙氏和其佔有的智氏領地正壓在魏氏的腦門上、東邊是韓氏,南邊越過中條山和黃河是秦、楚、鄭國拉鋸爭奪的陝地,魏氏被緊緊的壓縮在晉西南一隅。

魏文侯正是因為對於自己國家的處境十分清楚,所以他只有聯合三晉向外發展才是長遠之計。


《通鑑》中講述韓國希望和魏氏聯合起來攻打趙國,魏文候拒絕了韓國,說“魏國與趙國情同手足,我怎麼能攻打它呢?”一段時間後,趙國也想要聯合魏國攻打韓國,魏文候以同樣的方式拒絕了它。

而當時是魏國正在施行內部調整,趙、韓都在對外擴張的路上,魏文侯和魏國的處境,稍有不慎就會迎來亡國的危險。所以魏文侯要採取和趙聯韓的政策,與其內鬥不如向外擴展;魏、韓在戰國時代是處於最中央的,秦在它們西面,楚在它們的南面,趙在它們的北面,齊在它們的東面,魏、韓處在中間極有可能隨時會被人分割包圍的態勢!

《通鑑》魏文侯的領導風範,他中止內鬥、聯合三晉……


所以魏文侯採取聯合韓、趙的措施是絕對的上策,三晉中趙最為強大,魏、韓必定要先聯合起來制衡趙;所以魏文侯對韓武子說“魏、韓比較弱,必然會聯合起來才能對抗趙,但聯合攻趙也只能與趙打個平手,因為趙國太強大了,要是硬拼的話,必然落個兩敗俱傷,這樣豈不是讓周圍的諸侯國佔了便宜!”

魏文侯向韓、趙說明了自己對三家未來發展的想法,並強調趙、魏、韓三國緊鄰,如果內鬥,就會被拖在晉這個封閉的環境裡,誰都無法發展,三家只有聯合起來向外擴張才有出路;所以必須要和平共處,團結起來,共同向外部發展。

韓武子和趙獻侯也對當時的局勢清楚得很,明白這其中的利害得失,都贊同魏文侯的想法和主張,從此,三家終於出現難得的和平局面,走上了各自對外發展的道路。

正是魏文侯的這次主張三晉的聯合,使魏國在戰國得以擴大實力、一步步地成為強大的國家,最後坐上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通鑑》魏文侯的領導風範,他中止內鬥、聯合三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