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打通瓶颈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9-03-18 17:44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氢能产业在国内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预计,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辆的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

中国发展氢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有充足的化工副产氢气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据测算2015年我国化工副产氢气有38万吨/年的富余量,可供20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在可再生能源领域,2015年我国至少有642亿千瓦时的可再生能源没有利用,可制备160亿立方米氢气。但是,氢气的中远距离储运一直是制约氢能发展的关键环节,存在氢能基础设施不完善、氢能储运效率低等瓶颈问题。

为打通这一技术瓶颈,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2月18日,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签订氢能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技术优势,合作进行氢气液化和加氢站建设项目,在内蒙古乌海市生产液氢,采用铁路、公路等方式运输,目标市场为全国的燃料电池汽车以及部分高纯氢气用户。双方还将合作进行氢能装备制造及研发。此举将弥补我国民用液氢工厂的空白。

军民融合打通瓶颈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据了解,本次合作是在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指引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进行的氢能领域军民融合技术和产品转化的项目。鸿达兴业是我国氯碱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目前拥有100万吨氯碱产能。氯碱生产的氢气具有成本低、纯度高、杂质少等特性,是氢燃料电池用氢的最佳来源。目前,鸿达兴业已取得在内蒙古乌海市建设8座加氢站的备案批复,正在积极进行项目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是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先进的航天动力地面综合试验研究基地,我国唯一的氢氧发动机研究试验基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液氢生产及储运应用单位,为我国运载火箭提供液氢、液氧等燃料。

军民融合打通瓶颈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表示,通过与该所合作,生产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使用的液氢,运输和储存效率高,相比高压储氢等传统储运方式更适合规模化和商业化运营,将有效解决氢气制取、储运、加氢站建设等氢能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地推动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