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等13個新職業來了?

近年來,伴隨人工智能、電子競技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新職業也層出不窮。本月,13個新職業正式公佈了!

今年初初步確定15個擬發佈新職業後,4月1日,人社部發布通知,正式確認了13個新職業信息。

「關注」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等13個新職業來了?

分別是:

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

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

物聯網安裝調試員、

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

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

數字化管理師、

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

電子競技員、

電子競技運營師、

無人機駕駛員、

農業經理人、

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

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

小布注意到,與今年初公佈的15個擬發佈新職業相比,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工和城市軌道交通列車檢修工未進入本次正式發佈之列。

與此同時,人社部還頒佈了一批新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新職業如何產生

你在網遊世界打得熱血沸騰,電子競技運營師正通過分析評估電競商業價值、策劃電競活動和推廣電競品牌,讓電子競技產業風生水起;你厭倦了千篇一律的遊客照,無人機駕駛員憑著將相機送上天空的本領,幫你捕捉到俯瞰大地的絕美風景……

電子競技員入圍受關注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以下簡稱《大典》)頒佈。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社會職業構成和內涵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一些傳統職業開始衰落甚至消失,一些新職業不斷湧現並迅速發展。

2015年7月,新修訂的《大典》頒佈,其中,職業分類結構為8個大類、75箇中類、434個小類、1481個職業。與1999年版相比,維持8個大類、增加9箇中類和21個小類,新增了快遞員等職業。

“2015年版《大典》頒佈近4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滋生孕育出新職業,亟須重啟新職業信息發佈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3日表示。為此,人社部組織職業分類專家,嚴格按照新職業評審標準和程序,從有關申報單位提交的新職業建議中評選出來,經公示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後確定並最終發佈13個新職業信息。

“所謂新職業,是指《大典》中未收錄的,社會經濟發展中已有一定規模從業人員,且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專業、技能要求的職業。此次發佈的13項新職業均符合上述要求,且具有比較清晰的職業內涵,對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帶來諸多收益。”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分析指出。

新職業新在哪兒

這13項新職業具體有何特別之處?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解釋,這批新職業主要呈現三方面特點:產業結構的升級催生高端專業技術類新職業、科技提升引發傳統職業變遷、信息化的廣泛應用衍生新職業。

據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37.4億元,同比增長67%;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雲計算發展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到691.6億元,增速達34.32%。

與此同時,隨著新興技術的採用,傳統的第一、第二產業也越來越智能化。例如,工業機器人的大量使用,對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系統運維員的需求劇增,使其成為現代工業生產一線的新興職業;隨著大量無人機的使用,使無人機駕駛員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興職業。

此外,信息化的廣泛應用也衍生出大量新職業。如數字化管理師、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從業人員需求量激增;而隨著近幾年電子競技產業的迅猛發展,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職業化也勢在必行;在農業領域,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迅猛,從事農業生產組織、設備作業、技術支持、產品加工與銷售等管理服務的人員需求旺盛,農業經理人也由此應運而生。

新職業大有可為

發佈新職業有什麼用處?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發佈新職業信息將有助於促進就業創業、促進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改革以及完善我國職業分類和職業標準體系。

“新職業的不斷髮布有利於形成積極導向,為人力資源市場及其服務的改進完善、大學教育專業設置調整和教學方法改革、年輕人求學、勞動者就業等提供有益引導。”蘇海南認為。

對於年輕學生來說,未來職業發展的空間可能會更加廣闊。“未來,新職業將成為傳統職業的一個重要補充。”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楊偉國認為,數字經濟時代新就業形態的湧現,既是新產業、新業態不斷髮展的結果,也是人們的美好生活需求在就業領域的反映。“依託互聯網新業態,未來必將有更多新職業陸續湧現,這些新職業將共同構成服務產業結構升級和百姓高品質生活的中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