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贪官!你不知道的黑化悯农诗人

大贪官!你不知道的黑化悯农诗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绅被大家所熟知的一首诗,小时候父母常常用这首诗来教育我们要节约粮食。但大家可能从来没想到过,这首诗的作者李绅可以说是历史上言行不一的代表人物了,传说他一顿饭便要杀三百只鸡,只吃鸡舌头,这与我们心中想象的悯农诗人形象大相径庭。

然而李绅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的,我们先来看看李绅的黑化历史。

大贪官!你不知道的黑化悯农诗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李绅出生于湖州的一个官宦世家,可以说家庭环境相当不错,然而好景不长,六岁时李绅的父亲李晤死于任上,李绅和母亲相依为命,差不多十五岁时母亲也离世了,李绅只能走上孤独的漂泊之路。颠簸流离让李绅有了和下层百姓接触的机会,李绅在这一时期写下了大量关心民生疾苦的诗,包括我们熟知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我们心中想象的李绅可以说就是这一时期的李绅,敢为下层百姓发声,抨击中央王朝的苛政。

大贪官!你不知道的黑化悯农诗人

但对于李绅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来说,潦倒的日子终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李绅考取功名,又投身当时的李党,最终在官场平步青云,仅用了十年多的时间升到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可以称之为宰相的官职。这样的成就无论古今,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不幸的是,李绅在完成人生华丽转变的同时也完成了思想的黑化。史书记载李绅为官酷暴。在他做地方官时,变本加厉实施他曾经痛恨的苛政,治下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外逃。当有下属告知此事时,李绅说,“你用手捧过麦子吗?麦粒都在下面,只有麦糠才被风吹跑。都是一帮贱民,理他作甚?这事儿,就不要再来烦我了。”曾经被他看重的百姓如今变得一文不值。在他当上宰相后,生活更加穷奢极欲,三百只鸡的传说尽管可能不是事实(这个传说曾被放在过众多历史人物上),但足见当时人们对于李绅的评价的负面程度。历史总是不乏冷幽默,这样一个过着糜烂生活的人,其最出名的诗句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一句传播了千多年用来教育大众节约粮食的诗。

大贪官!你不知道的黑化悯农诗人

我们没法了解李绅心灵黑化的细节。但终究是当时官场的黑暗将李绅染成了他曾最讨厌的颜色,不甘寂寞的李绅没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妥协于现实的他选择了彻底黑化去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金钱、美女、权力让曾经的李绅死掉了,李绅最终成了一个谁都不认识的李绅。

欲望最终埋葬理想的人我们也所知甚多,但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最熟知的诗句的作者身上,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愿大家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