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住房市场发出的重要预警信号


北京商住房市场发出的重要预警信号

根据4月11日《中国证券报》报道,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北京多个商住房楼盘发现,绝大多数商住二手房楼盘成交价相比2017年3月高位时几近腰斩,成交量相比峰值下跌超过95%。不少业主因着急出手不得不一再降价,所卖房款甚至已无法偿还当年的银行贷款,成为北京版的“负资产”一族。这是一个非常的预警信号,也是我们再次想起了2003年非典时期香港楼市的“负资产”。

2003年遭遇了非典(SARS)侵袭,楼价大幅下挫,较1997年的高位下跌了近70%。2003年6月,整个香港的住宅负资产宗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05697宗。一位香港律师曾经在1997年的时候买了一套价值742万港元的房子,从银行贷了647.8万港元,可这间住宅到2003年就只值270万港元了。最终,由于无法拿出更多现金来弥补抵押品的价值不足,这位律师的房产被银行收走拍卖。


北京商住房市场发出的重要预警信号

商住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是其办公属性,无法落户、上学以及产权不是70年。很多商住房当时在建的时候,打的就是擦边球。无论是容积率、密度、物业管理、整体环境还是装修、配套都是按照住宅标准建造的。不少商住房是民水、民电、有燃气。因为可以贷款,又不限购,且一居室小户型很多。只要地段和开发商稍微有点亮点,特别容易卖。2017年在低首付、高贷款、低总价、不限购、可居住等多重利好因素吸引下,原本用于办公属性的商住房,逐渐成为住宅的替代品,销售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限购政策出台前,商住房价格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价格翻了一倍,与同一地段住宅不相上下。商住房销售之火热,可见一斑。2017年3月26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自此商住房全面限购。如今三年过去了,那些贷款高位购入商住房,梦想在更高价格获利卖出的“投资者”,面对萎靡不振的二手商住房市,只能望洋兴叹。

2020年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内疫情基本受到控制,但是国外疫情却还在加速蔓延。全球股市已经断崖暴跌,

国内房市十年“牛市”是否也会有一个“回调”,值得深思。

欢迎“关注”,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