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阿爾伯特·班杜拉

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12.04— ):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認知理論之父,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班杜拉首次提出並系統闡述了社會學習理論,並通過一系列科學實驗對其給予了證明。這種理論通過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及其環境的交互作用來分析其對人類行為的影響,重視人的的行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是對勒溫的“場”論和斯金納的強化理論的發展。班杜拉還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論,分析了影響人們工作效能的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一、社會學習理論

1.理論基礎

1977年,班杜拉出版著作《社會學習理論》,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該理論批判了以往的環境決定論和個人決定論的二分法。他認為,以往的學習理論一般都忽略了社會變量對人類學習行為的制約作用,他們通常用物理的方法對動物進行試驗,來觀察他們對於特定刺激的反應,並以此來建構他們的理論體系。他認為,研究人的行為必須在在自然的社會情境中,而不是實驗室裡。班杜拉稱傳統的學習理論為“刺激--反應理論”,缺陷是無法解釋認了的觀察學習現象。其只能解釋受刺激者當時的行為,無法解釋個體在某一個時間點上的行為,或刺激過後才產生的行為。

班杜拉進行了大量試驗,建立了社會學習理論。即,人的行為,特別是複雜的行為,主要是後天習得的。行為習得有兩種不同的過程,一種是通過直接的經驗過得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稱作“通過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一種是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行為的過程,稱作“通過示範所進行的學習”,或“通過間接經驗的學習”。

2.學習過程

觀察學習分為四個階段,即,注意過程、保持過程、行為再現過程和動機過程。社會學習理論最大的特點是觀察者會對習得和操作加以區分,並不會將習得的所有反應模式都表現在自己的行動中。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是否會模仿從觀察中學習到的行為主要受到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三種模式影響。這三種強化作用也被稱作學習者再現示範行為的動機力量。

3.決定因素

包括兩大類,一是先行因素,包括學習的遺傳機制、環境對行為的預期、社會的預兆性線索等再行為發生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因素;二是結果因素。包括榜樣的示範效應與自我的強化效應等行為發生之後反饋回來的因素。

二、自我效能理論

1982年,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論,用來解釋人們在某些特殊情境下產生動機的原因。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動所進行的能力判斷、信念或把握,也即個體在面臨某一任務活動時的勝任感及其自信、自尊等方面的感受。其受到五種因素的影響。

1.行為的成敗經驗。是一種直接性經驗。2.替代性經驗,即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與結果所獲得的經驗,是一種間接經驗。3.言語勸說。他人的勸說會影響一個人的自我效能。4.情緒。情緒狀態字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生理狀態,也影響自我效能的形成。如緊張危險的情境會使得情緒喚起,緊張的生理狀態會減低對成功的預期水平。5.情境條件。如陌生的情境會減低自我效能的水平與強度。

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的高低對人們感受到的生活幸福感和工作滿意度直接相關。自我效能可以自我調節,即個體通過將自己對行為的計劃和預期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對比和評價,來調節自己行為的過程。是一種個人的內在強化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