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阿尔伯特·班杜拉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12.04—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班杜拉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学习理论,并通过一系列科学实验对其给予了证明。这种理论通过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及其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分析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重视人的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对勒温的“场”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发展。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分析了影响人们工作效能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社会学习理论

1.理论基础

1977年,班杜拉出版著作《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批判了以往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的二分法。他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一般都忽略了社会变量对人类学习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试验,来观察他们对于特定刺激的反应,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他认为,研究人的行为必须在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实验室里。班杜拉称传统的学习理论为“刺激--反应理论”,缺陷是无法解释认了的观察学习现象。其只能解释受刺激者当时的行为,无法解释个体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行为,或刺激过后才产生的行为。

班杜拉进行了大量试验,建立了社会学习理论。即,人的行为,特别是复杂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的经验过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称作“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称作“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或“通过间接经验的学习”。

2.学习过程

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行为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最大的特点是观察者会对习得和操作加以区分,并不会将习得的所有反应模式都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是否会模仿从观察中学习到的行为主要受到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模式影响。这三种强化作用也被称作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3.决定因素

包括两大类,一是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环境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再行为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因素;二是结果因素。包括榜样的示范效应与自我的强化效应等行为发生之后反馈回来的因素。

二、自我效能理论

1982年,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来解释人们在某些特殊情境下产生动机的原因。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进行的能力判断、信念或把握,也即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尊等方面的感受。其受到五种因素的影响。

1.行为的成败经验。是一种直接性经验。2.替代性经验,即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与结果所获得的经验,是一种间接经验。3.言语劝说。他人的劝说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4.情绪。情绪状态字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如紧张危险的情境会使得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减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平。5.情境条件。如陌生的情境会减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的高低对人们感受到的生活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直接相关。自我效能可以自我调节,即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是一种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