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动生鲜电商交易增长322%,加速触达中老年用户

  中老年原来生活习惯线下购买生鲜,在去超市菜场的过程中,可以社交、可以遛弯儿锻炼身体、可以眼见为实货比三家、可以确保菜品新鲜且

性价比最高。

  AgeClub调研中,有的老年用户,疫情之前,每天都会去家附近的超市菜场逛逛,这是退休生活的一大乐趣。

  多年经验累积,买菜注重各种细节,查看绿叶菜的叶子有没有蔫儿、掐一下空心菜的梗确保它嫩、捏一捏茄子感受弹性确保没被不良商家泡过水。

  但疫情之下,老年人连家门都没办法出,只好转战线上。

疫情推动生鲜电商交易增长322%,加速触达中老年用户

  众多公开数据显示,疫情影响下,越来越多中老年加入线上“抢菜”大军,而触发他们主动或被动接触并使用生鲜电商的原因有很多。

  1.疫情下的“刚需”硬增长

生活所迫,下载多个生鲜电商app以应对每日供给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比价”军团也加入其中。

  对于更加精明、更追求性价比、更有生活经验的中老年来说,他们能快速鉴别哪种app最适合自己日常所需,也最能在众多app中一眼看清哪家的某种商品最便宜。

  在AgeClub的调研中,本就是网购达人的活力老人,因疫情所需,到手机的app商城中主动搜索“买菜”关键词,前后下载8款生鲜app,一番尝试过后,留下两三个适合自己、用着顺手、服务好、菜品好的app持续使用。

  事实上,需求井喷之下,生鲜电商也在快速应变,不断提升供应能力:

  疫情期间,淘鲜达在全国29省570家超市上线了“无接触配送”服务;

  1月27日起,饿了么在“有家”“Today”等社区便利超市内,首批建立100个生鲜便利服务站;

  2月,盒马鲜生APP上线“门店自提”服务,在广东地区布局了400个社区自提点,300个小区服务社群;

  每日优鲜的"无接触配送存放点"推出两周,收到了超1.8万个小区的申请。

  也正因此,生鲜电商在日活量、销售额、订单量、客单价等方面均有了大幅增长。

疫情推动生鲜电商交易增长322%,加速触达中老年用户

  全民“云买菜”的趋势下,一大批原本对互联网接受度较低的中老年成为生鲜电商的“新粉”。

  而且特殊时期,全部被迫“宅家”的儿女、亲友也能给他们积极培训、加速成长,开启线上买菜新技能。

  2.零基础、低成本获客

拿美菜网举例,本来是餐厅食材B2B电商,疫情下转变方向,将食材开放给个人和家庭,家庭用户中相当一部分是中老年人群。

  在个人和家庭方面用户零基础之下,仅依靠员工在亲友和朋友圈转发消息,其在杭州地区的注册量迅速增长,从几百到破万,只用了三天。

  3.直播+社交生鲜电商模式的兴起

据媒体公开报道,一些三农类的主播一晚上能够卖掉一个县的农产品,一些县长上网直播,甚至出现五分钟卖光一个县橙子的业绩。

  而价格便宜、直播接地气、真实画面营造信任感等要素,都是吸引直播app快速增长的中老年群体的关键。疫情期间,有老年人就经常在快手、拼多多等平台观看水果类的生鲜直播。

  4.线上线下加速融合

2月5日,家乐福“1小时达”接入“苏宁易购”APP,距门店3公里内的用户下单可享1小时极速送达;2月12日,家乐福上线了电商小程序,仅一周时间获取用户超50万。

  线下连锁超市加紧线上线下融合,也为中老年触达生鲜电商创造有利条件。

  北京的许阿姨平时会关注线下各连锁超市的公众号,查看电子价目表,以便货比三家买到最具性价比的商品。线下连锁超市推出线上下单等服务,她第一时间就能收到讯息。

  AgeClub了解到,家乐福到家业务订单春节期间增长了三倍多,蔬菜订单量同比增长680%,其中大白菜、土豆、白萝卜、西红柿订购量最多。

  事实上,生鲜电商的消费场景正在不断丰富,“超市+生鲜”融合加剧,线下线下界限日益模糊,中老年用户正在被越来越多生鲜电商的创新模式所包围。

  去年11月,武汉的李阿姨居住小区旁边开了一家美团买菜,下班回家时她被店内的促销活动所吸引、在店员的指导下下载了美团买菜APP、加了客服微信进入社区团购微信群。

  疫情影响下,不方便去超市、菜市场买菜时,她就会去美团买菜app下单,有时候价格比超市更便宜,品质也一直都不错。

  2020年除夕到初七的时间段里,生鲜果蔬类微信小程序的交易笔数增长149%,社区电商的交易笔数增长了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