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困惑,现在的梦想:利用国学教育,点燃孩子的内在觉醒

曾经的困惑,现在的梦想:利用国学教育,点燃孩子的内在觉醒

听了古代教育思想线上授课,课堂上老师讲,马云在谈到未来的世界前景时这样说,未来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阿里巴巴,老师讲,未来世界将只有中国、美国、阿里巴巴类似的企业和国学教育。这种激情澎湃的教育梦想鼓舞着我,因为这也是我曾经的困惑和不敢想的梦想!

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华文明将崛起于世界东方。目前中国的GTP处于世界第二位,而中国的制造业早在2011年就已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在一个演讲中嘿嘿道:未来十年,世界上将只有中国和外国,因为外国的制造业加在一起抵不上中国。

未来已来,世界可期。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一个成功的人要具备三个素质:一是眼光,要着眼于人类发展的未来,不是要征服社会,而是要服务于社会,这正是华学十五字真言中的“对你好”,服务的更多的人成功了,快乐了,你也就成功了快乐了。二是要有胸怀,胸怀是在委屈中撑大的,这正是真言中的“只感恩不抱怨,只恭敬不傲慢”的力行。三是实力,实力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练就的,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进账,都是一笔收入。

这也是国学中的经典思维。马云的成功无形当中应用了华学中的经典思维,所以老师华学教育的梦想必会大放异彩,为全球教育打造一张中国的脸!


曾经的困惑,现在的梦想:利用国学教育,点燃孩子的内在觉醒

我曾经的教育困惑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教育者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要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成人成才,用教育大纲上的话说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这里,“传道”、“成人”、“德”、“品”都是放在首位,但是在现行的基础教育中放在首位的却不是德行。

一位清华大学博士生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向在座的各路大咖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找工作,身为导师的知名人士高晓松愤怒声讨:作为国内顶尖大学出来的博士生,思考的应是“国之重器”,应该着眼于怎样改变社会,引领人类的发展,而不是去问如何找工作这样的低层次的困惑,中国的好多大学“沦落为”一个个的职业培训所,没有了思想和高度

而作为基础教育,学校、学生、老师整天围绕应试教育忙活,所谓的

“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只有分数,却把“传道”置之不理。

在这样教育理念催生下的孩子,在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围剿下,整天围着升学转,没有了自己的思考时间和实践机会,也没有人去教育培养他们的德行品操,“灵魂跟不上教育的步伐”,滋生很多问题,所谓的“巨婴”就是这样炼成的

县城以上的地方还好一点,在农村,百分之八十的家长都出去打工了,这些留守孩子都是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中长大的,不懂感恩,不知恭敬,眼里只有自己,尤其是手机,抗害了多少孩子。

我喜欢写文章,在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大鱼号耕作两三年。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每个平台内大量充斥的内容都是鼓吹知识付费,我也参加过很多平台举办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群训练营,大家关注的都是如何赚流量、如何增粉吸粉、如何直播带货、如何撰写10万加百万加的爆文软文、如何经营付费专栏等

。不错,生活在这个时代是需要一些利,“君子爱财”不是过错,但作为聚集无数精英的媒体平台如果只关注财利而忽略精神,不能聚焦着眼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出一批批向古圣先贤那样仰望星空的战略大家,这个平台的发展肯定走不远走不长,“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曾经的困惑,现在的梦想:利用国学教育,点燃孩子的内在觉醒

我现在的梦想

其实,孩子的学习可分为两个部分: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和教师都只关注了如何学,拼命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学设施设备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在觉醒。这样的教学只适用于成绩好的孩子,因为他们已经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有高度的自律行为。但对于大多数懵懵懂懂的孩子,家长又没有那个层次去教育引领,整天被动的学习,把本是快乐开心的学习行为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如何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我多年来一直困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入口,如今在华学里找到了答案:就是利用华学体系,点燃孩子的内在觉醒。一旦内在觉醒,就会形成巨大的力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也是绝大多数优秀孩子的共同特点。

如何点燃孩子的内在觉醒?接通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源流。自古以来,中国就有

女娲补天、燧人取火、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与大自然抗争不息的文化基因,出现了轩辕皇帝、尧舜禹汤、周武文王、孔子孟子等古圣先贤,有《论语》、《道德经》、《周易》等等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涌现出儒、道、法等百家争鸣的学说,没有一个国家有如此完整源远流长的文明。把这些“道”接到孩子身上,“厚德载物”,小小少年,胸怀天下,志向高远,这就很容易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觉醒了的孩子,引导到位后,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未来的发展就有无限的可能。


曾经的困惑,现在的梦想:利用国学教育,点燃孩子的内在觉醒

我希望遇到这样一所学校:

1. 把“道”和“德”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首先解决孩子“为什么学”的问题,到就是中国国学经典,华学经典,德就是厚德载物,解决“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的人生困惑。

2. 以活动为载体,身体力行,在活动中深化孩子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诵读、解读都是只是理论层面的问题,通过开展活动体验才是关键。

3. 构建以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并进一步物化。有校本教材,有物化平台,比如国学馆、华服礼仪教育、小义工基地等。

4. 形成以“十五字真言”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从这所学校走出的孩子,不仅具有“谦谦君子,温良如玉”的外表,也有“刚正不阿,勇毅果敢”的强大内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