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汉绣:追求充实丰满的热闹气氛

汉绣,中国特色传统刺绣工艺之一,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

工艺|汉绣:追求充实丰满的热闹气氛

康秀丽作品《楚风》

它的用针有别于四大名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

工艺|汉绣:追求充实丰满的热闹气氛

汉绣——九头鸟

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名之曰“齐针”。绣品多从外围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齐针”的基本针法外,汉绣还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诸如垫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游针绣、关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等等针法,富有很强的立体感,在绣业中独树一帜。

工艺|汉绣:追求充实丰满的热闹气氛

汉绣——梅开五福盛世中华

汉绣主要流行于湖北的荆州、荆门,武汉、洪湖、仙桃,潜江一带。汉绣作品曾多次在京展出,还参加了巴黎、华沙等国际展览,受到好评。

工艺|汉绣:追求充实丰满的热闹气氛

先秦时期是我国刺绣的发端时期,但我国,丝织工业最高水平的代表非楚国丝织业莫属,屈原的《楚辞.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描绘的是一幅楚宫丝织品图,而汉绣的大胆多变、大雅若俗的风格更是继承了古楚人的基因特性,现今广为流传的楚文化艺术遗产均是造型清秀、韵致俊逸、色彩富丽、线条流畅的艺术珍品,汉绣纹样也不乏此类艺术特色的呈现。

工艺|汉绣:追求充实丰满的热闹气氛

但汉绣的鼎盛期毫无疑问是明末清初,荆州江陵是湖北地区早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汉口镇作为军事重地在明清时期得到发展,商家云集是此地即江陵之后成为湖北新的政治经济为华中心。汉剧随着汉口镇的繁荣得以传播,此时,荆州刺绣便不仅仅用于民俗服饰和宗教祭祀,同时还被应用于地方戏剧配行,头(剧装)。汉剧发展给汉绣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荆州传播到汉,最终将武昌作为生产基地。

工艺|汉绣:追求充实丰满的热闹气氛

清末时期,绣铺多开于武昌的营坊口、塘角、白沙洲、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等地,当时还成立了一个绣局,就是专门管理汉绣的一个机构,这些(汉绣)店铺都集中在汉口,就是万寿宫一带,也就是我们的大兴楼这一带,据资料记载共有3嫁,所以当时形成了武汉一个有名的绣花街,绣工大概有2000多人,将汉绣发展推动至鼎盛时期。当时大批的名重花稿画师,如童玲桥、张进前,除此之外还有擅长龙凤图案的杨新阶等等。随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影响,武汉刺绣业将培养重点放在画工和设计人员身上,这便是汉绣技艺得以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工艺|汉绣:追求充实丰满的热闹气氛

关注小编:wenwanjianwen

有更多惊喜等待大家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