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是把刀 磨礪人生的同時也帶走些許美好


時光是把刀 磨礪人生的同時也帶走些許美好

《第一滴血》系列的歷史已經算是比較長壽的系列了,而主角自始至終都由史泰龍擔任更是讓能夠與之相比的系列電影少之又少,記得當初聽說《第一滴血5》即將上映時,我還是非常期待的。原因有二:一是七旬的史泰龍親自上陣延續自己幾乎可以說是最有代表性的IP,

二是官方宣佈《第一滴血5》是這一系列的最後一部,

讓我們這些熱愛前作的觀眾們擔心會像大多數續集作品一樣狗尾續貂,又抱有一絲絲的僥倖,希望能夠得到一番驚喜,兩種相反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更是讓我對於這一部翹首以待。


時光是把刀 磨礪人生的同時也帶走些許美好

電影以一場風暴開始,一隊警察冒著暴雨雷電在樹林裡尋人,從混亂的剪輯裡我們隱約感受到了現場的失控。從警察口中我們得知有一名“志願者”請求自己去救人,隨後一大段借警察來襯托蘭博過人的野外生存技能我也不必多說。時隔11年,我又一次見到那張熟悉的面孔、聽到那個熟悉的名字的時候,身體裡就像通過一陣電流,那種感覺,讓我恨不得告訴我身邊的人:“嘿!那個蘭博!他又回來了!!

經過了長達一小時的感情鋪墊,最後半個小時也迎來了這部電影、也是這個系列的高潮。一把錘子走到底,一錘子一個人頭,血漿四濺看的甚是解氣,不過這只是開胃小菜,是導演用來提醒觀眾這是一部動作片。最後的十分鐘才是荷爾蒙飆升的時刻,蘭博充分發揮了自己游擊戰專家的能力,不過這一次地點不是以往的叢林,而變成了農場的隧道,似乎可以認為,這是蘭博用自己僅存的心力所完成的一場屠殺。地雷、弩箭、地刺、飛刀、炸藥……蘭博幾乎用盡了畢生所學,無所不用其極,只為了一個目的,像他之前所說“我要讓他們嚐嚐我們的悲傷。”蘭博徒手掏出毒梟頭子的心臟那一刻,毒梟死了,仇也報了。

真正的蘭博早已經死了,看著近乎毀壞的農場,他那滿目瘡痍的心,在他躺在搖椅上的那一刻,也真正地離開了。

所以,如果你喜歡蘭博,喜歡不用腦回路直接看最後30分鐘爽片的,那麼《第一滴血5》值得你去電影院爽一爽。

但如果你想追求驚豔無比的《疾速》系列,或者一部比一部不可能的阿湯哥系列,那還是省省你的票錢吧。


時光是把刀 磨礪人生的同時也帶走些許美好

就電影本身而言,《第一滴血5》是無可否認的爛片:在荷爾蒙變成類固醇之後,沒有真正的故事和威脅,只有血漿和暴力的宣洩。

儘管約翰·蘭博並不像洛奇·巴爾博亞一樣,是史泰龍完全的反映和創造,但年過70的史泰龍想要為這一角色留下像樣的遺產的心情依然是可以理解的——就好像施瓦辛格,經典角色不少,但還是一再重啟終結者一樣。

但就目前而言,蘭博最好的結局,應該是像金剛狼一樣大方便當,而不是死而不僵。

平心而論,《第一滴血5》的最大錯誤不在故事大綱上——畢竟《颶風營救》已經玩過三部曲,還把連姆·尼森捧成了一時的動作“新星”——慘淡而又落後的理念,才是讓《第一滴血5》夢迴錄像廳時代的罪魁禍首。

《第一滴血5》上映以後,也成為了恐怕是今年最審美隔離的電影。

去年審美隔離榜首的,沒記錯應該是《毒液》。

在爛番茄,《第一滴血5》專業番茄評分僅為30%,大眾爆米花則高達85%。在評分最苛刻的metacritic也一樣,專業評分僅為29分(滿分100分),大眾評分為8.5分(滿分10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