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迹象都表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可能真的存在

在关于宇宙造物的问题上,不少人对科学界给出的解释并不满意。他们自然会对柏拉图所说的亚特兰蒂斯——一个被洪水摧毁的史前文明——产生兴趣。

现在世界各地散布有数千处看似神迹的巨石遗址(包括金字塔在内),而亚特兰蒂斯唤起了人们对这些遗址真实来源的兴趣,因此它和飞碟、自由能设备一起成了无神论专家攻击的靶子。

但确实有证据显示,亚特兰蒂斯是一个迷失在大洪水中的世界性文明。发现这一点后,很多人都在寻找亚特兰蒂斯的位置。因为在这个证据出现之前, 科学界都会竭力否认史前文明的存在。

这些迹象都表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可能真的存在

《海王》中的亚特兰蒂斯城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正是遵循18世纪的理性原则。在这个原则下,科学界约定不能用上帝来解释物质现实。因此他们拒绝承认所有圣经故事的真实性,如存在某个世界范围内的史前社会,也否认圣经某章节的说法:大洪水毁灭一切,仅仅留下证明文明曾经存在的巨石遗址。这样,到了19世纪,抗击《圣经》谎言,保护世界科学安全就成了科学的头号任务。

但《圣经》中所描述的世界性大洪水确实存在,后来人们不断发现了证明其真实性的证据。在此之前,皮尔西蒙•德•拉普拉斯也不过否定了上帝是太阳系永恒运动源泉一说,用的还是他凭空捏造的气体漩涡质量论。在那个时代,科学界还没有认识到,对于全球性大洪水的描述遍及全球。事实上,在500多个独立文明的神话和传说中,都有大洪水的影子。

当开拓者们开始在遥远的天涯海角勘察,试图让公众相信他们对世界的描绘时,科学界却惊恐地发现地球上由巨大的水流造成的深沟。这道深沟从地球上的西北贯穿到东南。整个山脉的西北面都留有深深的刮痕,似乎遭受过高速水流的冲击,水流中还携带有砾石和卵石。毫无疑问,大洪水正是造成这些刮 痕的主因。因为科学家知道,高速流动的河水会在山体上造成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说,山脉的同一面也留存了大量的堆积物,据推测这些碎石正是退去的洪水遗留下来的。此外,这些堆积物中甚至含有动物的遗体,包括毛象。

这些迹象都表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可能真的存在

诺亚方舟

对19世纪的科学家来说,比大水灾的证据更可怕的是在欧洲乡村到处堆积的巨型卵石。当这一切在公众中披露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因为这些巨型卵石本不该在那些地方。这些超大型的石块,其中很多都重达数千吨,只有可能是大洪水携带它们移动并在水退之后留在了那些地方,也正是这些石块的移动 造成了前面我们提到的山坡上的擦痕。

这些发现成为世界性大洪水无可辩驳的证据,那么它们的发现将产生什么 样的后果呢?如果科学界不得不承认这些证据是真实的,并且确实是一场世界性大洪水造成的,那么宗教狂热将充斥圣坛和各种报纸,他们会狂呼大洪水故事,乃至整个圣经都是科学真理——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因此,对于大洪水的说法,科学界紧紧抓住一点集中攻击:那就是大洪水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发生原因。有研究者认为水源来自月球的可见海床和大洋底,但这很容易被牛顿的万有引力说驳回。牛顿认为引力是与物质质量成正比的,而月球上所有以前存在的物质现在仍然存在。

这样,月球的引力并没有减弱,月球表面的海洋也就不可能逃脱引力,在太空中穿越2500英里来使得地球引力加大,并制造一场全球性的大洪水了。 尽管如此,科学其实是一个将信仰化为现实的事业。它做得如此出色,以至于它的神话看上去比真正的事实更真实。它带来了臆测、概念,它精心炮制一整套方法,好把这些概念变成事实。

科学坚持这些臆测和事实一样真实,它们预言的事实将很快实现。 科学的疆界是由假想构成的一团混乱。这些假想已经被科学界作为“科学 事实”来接受。要知道,“科学事实”这个概念已经成为学界的准入证,但这其实从反面证明了假想并非事实。除了证据,没有什么能把一个概念变成事 实。科学进程只不过是接受那些取得“科学事实”身份的理论,只要这些理论还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就行。

这些迹象都表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可能真的存在

月球表面

当然,当我们接受这些从未被推翻的概念时,我们就有了一堆从未被推翻过的观念。拉普拉斯的气体漩涡质量论,光像水波一样,氧气和二氧化 碳的循环,电子,甚至牛顿的万有引力都是“科学事实”,是一些既未被证明正确,也未被证明错误的概念。

但是,世界性大洪水留下来的证据是不可辩驳的,面对这些证据,科学界的主要任务就是创造出一个“科学事实”来,好取代这些已经存在的大洪水证据。

19世纪20年代早期,一位瑞士工程师伊格纳兹•维尼特集中研究了堆积物中的毛象残骸。他指出在冰冻的西伯利亚荒地里也发现了同样的残骸,也就是说,发现 堆积物的地方肯定是在同一时间被冰雪覆盖的。之后一批臭味相投的专家加入了维尼特的研究,他们假设冰川是从北方缓慢地移动过来的,在亿万年间冰川不慌不忙、不可阻挡地向前爬行,这个过程清晰地彰显了均变论的精神。

这些迹象都表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可能真的存在

查尔斯•莱尔

均变论是查尔斯•莱尔19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地质变化进程是一种渐变过程而不是灾难性的突变过程。莱尔自己重建了地球的历史,集中研究了大洪水退却后沉积物的分层,将这些洪水沉积物作为亿万年间的冰川沉淀物来描绘,好让他们炮制出一套虚构的测定年代的系统,并以此来否定圣经的创世故事。

十年之后,瑞士博物学家路易斯•阿加西斯将冰河期发现者的殊荣加在了维尼特头上,并由此巩固了维尼特的理论。阿加西斯为此创造了一种相反的科学论证过程。他并没有用某种理论,也没有使用尚不为人知的事实来证明冰河期是一种科学事实,而是先使用了那些证明大洪水存在的证据,当然,这些证据推论出的结论显然让他很不满意,因此接着他就创造出了一个让他满意的观点——冰河期,然后再使用这个观点取代大洪水观点,随后他就宣布冰河理论就是科学事实!

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证明我们是否应该接受或者拒绝一个有依据的观点。冰川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那些据说是冰川造成的山体擦痕(专业名词是条痕)只出现在山体的一侧,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沉积物(冰川理论里的专业名词是冰碛)里含有某些动物的遗骸,而这些动物只生 活在赤道地区;

同样,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沉积物里会找到只出现在南半球的昆虫,找到原产亚洲的鸟类。当然,冰川理论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巨大的卵石(冰川理论里的专业名词是漂砾)出现在冰川根本不能到达的沙漠地带。 但是和冰川运动自身的科学性问题比起来,这些不相符之处都只是小问题而已。

这些迹象都表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可能真的存在

冰川

冰川理论忽视了冰川运动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像河水一样,冰川是冰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动。所以冰川不能爬上山坡,也不能在平地流动。尽管如此,因为科学事实只是一些没被推翻的观念,那些坚信冰川理论并狂热为之辩护的人比比皆是。尽管冰川不能携带漂砾穿越数千英里去覆盖欧洲乡村,不过因为北极在北方,在地球的“上面”,对冰川理论爱好者来说,这一点就大大胜过了其他所有的科学证据,因为重力会导致冰川慢慢地从地球的两侧滑下去嘛。当然,没人认为冰原可以覆盖南半球,因为这需要冰川无视重力作用,从南极爬上地球两侧(参见地球仪)。

科学界看到了圣经所描绘的大洪水的证据,但却创造了冰川期来回避证实《圣经》故事真实性。 一旦冰河期被当作一种现实接受了,科学界面临的唯一问题就是要创造一种模式,好解释地球是如何经受住如此巨大的温度变化的。这个任务科学界至今无法解决。与此同时,随后发现的证据一直证实世界性的大洪水确实存在,数百个新发现的神话和传说也都证明了大洪水的真实性。

正是这些含有毛象遗骨的堆积物,同样也含有那些从未在同一个地区生活过的鸟兽和昆虫的遗骸,还含有从没在本地生长过的植物。糟糕的是,冰川运动解释不了这种物种的混杂。 这就好像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所有的树,所有的植物全都扔进一个大漩涡里,搅成一团,接着放到水流随意停驻的地方。另外,在地球的西北部,沉积物构筑了一系列山脉,填满了很多独立的山谷,构成了整座的北极小岛。在 这些地方,同样发现了物种的混杂。北极的岛屿上不仅埋葬着温带的动物遗骸,还有数不胜数的带着完整根须的树干——这些树是只在北极树木生长线以 下的地方存活的。

这些迹象都表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可能真的存在

鉴于以上证据,我真奇怪科学界居然没有立马声称有个温暖期(而非冰河期的存在! 相反,冰河期一成为科学事实,在沉积物当中发现的生物化石立即就从科学论文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专业名词:冰碛。这个名词特指沙子和石 头的混合物。

但人们又发现在很深的洞穴中填满了混杂的遗骨和植物,这种情 况只有一种情况才可能发生:那就是在大洪水退却时将这些东西带进了裂缝 中。但科学界认为这种异常情况不能说明什么,他们对这些证据视而不见。 后来又有学者提出,太平洋中星星点点的小岛曾经是某个文明的发源地, 这个文明疆域广阔,曾从亚洲海岸一直扩张到南美洲海岸。在柏拉图的《蒂迈 欧篇》和《柯里西亚斯篇》中,遗失的文明一直是讨论的主要论题。金字塔不 可思议的结构存在已久,但是科学界一直不知道它属于哪个文明。直到研究者 在太平洋中发现了古代城市,之后中南美洲文明就开始显露在公众面前了。 当这些巨石文明社会之间的相似性显示出来之后,“传播”这个词开始被 广泛应用。“传播”主要用来描述文明从一个族群传到另一个族群的路径。文 化传播方面的证据再一次很清楚地表明:有某个非常古老的文明打破了科学当 局制定的考古学第一定律——即文化传播不可能扩展到海外这条铁律。


想看更多被禁止的知识,就赶快点击下方链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