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構建智能+時代數字生態新圖景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未來重點發展目標之一: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包括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產業互聯網構建新型的、產業級的數字生態,打通各產業間、內外部連接,以新興產業的技術提高傳統產業效率、以傳統產業的市場帶動新興產業規模,達到1+1>2的效果,從而能夠支持動能轉換更好更快地實現。

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相對應且關聯,同時內涵工業互聯網、互聯網+、智能+等概念。主要有三方面特徵:

ž 模式: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遞進與深化,將互聯網從消費端帶入生產端,目的是實現C2B2B2C的閉環、帶動各產業整體轉型升級;

ž 對象:產業互聯網是以機構組織為主體的漸進式創新。傳統產業發展多年有各自內在的客觀規律,互聯網不可能都顛覆。由傳統企業和機構主導創新,才能更容易落地實現;

ž 手段:產業互聯網不是某項單一技術,而是以數據作為基礎資料,綜合運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綜合信息技術集,來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帶動新興產業發展。

要成功構建產業互聯網實現產業升級,可以從五個維度的框架入手:

ž 市場融合:供應與需求精準匹配、產業與產業跨界協同;

ž 產品升級:數字化、軟件化、服務化;

ž 人機協同運營:數據與算法融入企業經營決策;

ž 打造彈性組織:網絡化、扁平化、自適應;

ž 系統互聯:基礎設施共享 + 綜合技術運用 + 平臺開放。

隨著雲計算等企業級技術應用的發展普及,產業互聯網實際已經在各行各業展開實踐。廣度上不僅覆蓋服務業、工業和農業,還從商業擴展到公益和政府,整個社會走向全面互聯;深度上從營銷服務、生產研發到運營管理,互聯滲透到組織內部的各個環節。數據信息由此實現從消費端到供給端的高效流通,數字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協同帶動,推助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ž 本質上:人與產業要素更高效的協同。產業發展的本質,是人與各種產業要素作用的結果。要為產業注入新動能,實際上就是實現人與要素更高效的協同,而產業互聯網就是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來幫助達成這一目標;

ž 廣度上:9個先導領域。對服務業而言,協同升級的核心在服務內容對人的匹配,實現更加精準、個性化的服務供給。包括智慧零售、智慧文旅、智慧出行、智慧金融等商業服務,以及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政務等公共服務;對工業而言,協同升級的核心在機器與人的配合,實現更加柔性、質量和效率更高的生產運營,主要體現為智能製造;對農業而言,協同升級的核心在人對自然環境的把握,實現更加可預測和調整、產量和質量更高的種植和養殖,主要體現為精準農業;

ž 深度上:5+1個關鍵環節。從企業和機構的角度看,產業互聯網是一個由外而內的過程。首先是實時互動,藉助社交媒體、即時通訊等平臺工具,企業和機構能夠跟用戶或消費者建立持續、實時的連接,這是產業互聯網區別於以往信息化的最基本的特徵;其次是側重外部的在線化服務和精準營銷,基於實時互動實現更高效的服務和營銷;最後是側重內部的數字化供應鏈、智能生產以及個性化設計,將需求側洞察及時傳遞到供給側內部,藉助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運營管理模式,實現更智能的“按需提供”。

產業互聯網的建設發展過程中,伴隨數字科技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加深,各種新問題也不斷湧現。從信息爆炸、隱私安全到算法歧視,缺乏約束的科技濫用對社會治理帶來新挑戰。因此建立科技倫理、引導科技向善,成為全球普遍關注和倡導的責任。從大的方面看,科技倫理的設計需要重點考慮三個層面的問題:

ž 技術信任:技術需要能讓人放心使用。這既需要技術方面的性能滿足,還需要倫理方面的合理性。比如對人工智能,騰訊提出的四可原則 -可用、可靠、可知、可控;

ž 個人幸福:技術需要幫助人而非壓迫人。這要求技術研發和應用時,需要重點考慮技術與人的協同共存問題;

ž 社會可持續:技術需要支持社會可持續發展。技術發展需要衡量對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影響,儘可能減少對社會和環境的破壞,並且倡導將技術用於支持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和創新。

產業互聯網的實現,最終需要跨界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形成新價值網絡。產業互聯網不是靠一兩家企業就能夠實現的,也不是僅靠互聯網就能主導的。當連接擴展到全產業、縱深到產業鏈的每個環節,一方面更需要各行各業、尤其是傳統行業機構發揮主導作用,從自身經營和發展的角度主動融入互聯網,構建適合自身特點的新型數字生態網絡,從而獲得新動能、實現新價值;另一方面也需要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科技公司,從助力和服務產業升級的角度,作為各行各業的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共同完成新型數字生態的建設。兩方面互為支持、缺一不可。因此發展產業互聯網,需要建立數字生態的“共同體“思維和發展模式:

ž 共生: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協同發展。以共建數字生態為目標,積極攜手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產業的融合;

ž 共創:打破產業與科技邊界混合創新。主動開放資源和能力,針對需求場景跨產業、跨技術進行合作創新;

ž 共贏:共同創造與分享價值成果。以包容式監管鼓勵各產業發揮網絡效應,促進創新成果在生態中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