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數字化中國” 5G時代如何以智慧構架驅動城市發展?

构建“数字化中国” 5G时代如何以智慧构架驱动城市发展?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沈建緣/文以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智慧城市被認為是未來城市的高級形態。 近年,日本、韓國、新加坡、歐盟、美國等相繼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設目標與計劃。我國自2012年以來,住建部、科技部、工信部等陸續出臺相關文件指導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與智慧城市建設,先後確立了數百個智慧城市建設示範項目。但在技術層面和應用層面,智慧城市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日前,國務院參事仇保興在2018(第七屆)國際智慧城市峰會暨智慧城市創新生態博覽會上表示,“5G時代將給智慧城市的探索帶來不可預知的變化。這其中,包含對場景的挖掘,對城市範式的重新思考。”他認為,5G時代的來臨將使大容量、低時延的網絡傳輸成為現實。因而使得智慧城市涉及的新技術變得更為複雜。但也使智慧城市的發展因科技進步而獲得更多應用場景。 不同的歷史時期,由於不同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影響,在人類城市發展史中所表現的具有不同城市價值取向、城市形態與功能特點。“智慧城市”發展至今,已經歷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數字化,第二階段是通過互聯網將數字化的城市部件傳輸連接起來,實現網絡化,如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第三階段是在網絡傳輸的基礎上實現智能化。之後,隨著5G、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智慧城市將進入“萬物互聯”階段。 如何讓未來城市規劃更科學、更合理?專家們寄望於大數據與智慧城市的深度連接。 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為表示,“神州數碼趕上了一個非常好的時代。”但他認為,“城市智慧化仍面臨三個挑戰。首先是如何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匯聚、融合、共享。其次,面對城市這樣一個社會複雜系統,要實現科學化、綜合化治理,需要建立一個城市運行的知識圖譜,新技術的應用一定是建立在對城市核心要素認知的基礎之上。第三,如何基於城市自身特點,將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與智慧城市發展戰略相結合,產生新動能。” 神州數碼作為中國第一個提出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概念,先後參與了116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服務人口超過一個億。 以“龍巖模式”為例,通過搭建了“i幫扶”社會扶貧平臺,甚至控股幫助龍巖打造精準扶貧信息平臺,圍繞政府、企業、個人三類主體,依託大數據技術,通過“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脫貧”三大措施,實現扶貧全流程精準可控。在神州控股的幫助下,在龍巖考上大學卻沒錢上的情況幾乎絕跡。 通過多樣化流程數據的重組、聚合,實現流程再造與服務創新,形成公共服務閉環,的應用還包括神州控股在龍巖採用燕雲DaaS這一領先的大數據技術將各委辦局業務系統打通,形成數據API共享。實現了以需求為核心的政府服務模式轉變與效率提升。據統計,“隨手拍”受理群眾訴求6.3萬件,日均受理數230件左右,及時回覆率99.5%,群眾滿意率高達99%。 郭為表示,神州控股自2010年發佈智慧城市戰略以來,發展到現在,同樣經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1.0階段起步於2008年的揚州,主要是通過政府內部系統的打通來實現政府管理效率的提升。2.0階段,神州控股面向自然人、法人和城市的管理者,搭建融合服務平臺。如今“智慧城市”發展進入到3.0的階段,只有實現數據融合共享,才能圍繞城市痛點難點解決更多問題,建立一個城市智慧的有機體。 通過與北京大學產學研合作,神州控股自主創新的“燕雲DaaS”系列產品,可在數據庫封閉、源代碼缺失、無原廠支持等情況下,智能生成給定系統的讀寫接口(API),構建數據和功能“管道”,實現數據的實時流動和功能的無縫集成,廣泛應用於政務、金融、能源、教育等方面,為建立數據開放、共享、融合、創新體系提供了關鍵基礎設施支撐。過去要花將近兩年時間才能完成的數據挖掘任務,現在兩個月就能完成。未來,隨著5G時代的來臨,燕雲DaaS這一領先技術將為構建雲網端、人機物融合的未來城市提供關鍵支撐。 不僅如此,神州控股不斷以新技術建立城市感知體系,將IOT技術深植城市,通過“物聯+數聯+智聯”,實現全態勢的感知與調控,助力實現城市的科學化、綜合化治理。目前神州控股與華為聯合發佈的智慧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已在北京行政副中心物聯網管理平臺項目中成功落地。 神州控股旗下神州信息參與建設了陝西試點的中國第一個、也是國家唯一授權的蘋果大數據中心,通過單品大數據平臺建設,打通全產業鏈,構建數字化生態,為陝西洛川這樣的城市賦予了新的發展動能。 郭為說,“根據城市特性,制定城市發展戰略,將城市發展與大數據應用結合起來,實現產業、城市和人融合發展,將為城市發展創造增長新動能。通過虛擬空間跟物理空間的融合,使一個城市實現無邊界的發展運行,這是我們構建未來城市的一個新的突破口。”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教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院副理事長郭仁忠表示,城市科學與科學規劃密切相關,在商業範式、工業範式、生態方式之外,還包括文明範式,“城市的很多問題源於城市規劃。” 郭仁忠認為,“智慧城市”應突出對公共空間、公共需求、公共服務的需求,包括建立城市感知體系、建設數據共享平臺、構建應用體系和保障信息安全。並在社會層面上,在智慧城市便捷性與公民信息私密性、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與社會倫理道德、網絡硬件設施與智慧城市人文內涵的有機結合等方面,抓住機遇。 根據技術發展趨勢,2020年前後, 5G的應用將趨於成熟。隨著5G時代的來臨,大容量、低時延的網絡傳輸將變為現實,人類將進入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智慧城市建設也將步入一個嶄新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