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犧牲的英雄賴寧,為何事蹟移出教科書,照片也從學校摘下?

救火犧牲的英雄賴寧,為何事蹟移出教科書,照片也從學校摘下?

引子

“自古少年英雄出少年”,縱觀歷史,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出色的英雄少年。“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在中國近代史中,出現的英雄少年數量最多,他們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與復興,參與到抗戰的行列中來,與敵人進行著殊死搏鬥,其中有不少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上世紀就有一位英雄少年,為了救火而犧牲自我,這位英雄少年就是以前教科書上的賴寧,他的精神鼓舞著八九十年代的人們,但是就在前幾年,他的事蹟卻被移出了教科書,照片也從學校摘下,這是為什麼呢?

救火犧牲的英雄賴寧,為何事蹟移出教科書,照片也從學校摘下?


01

賴寧,1973年10出生於四川雅安,從小就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還曾擔任過學校的少先隊小主席。平日裡表現也很優異,樂於助人,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也是同學眼中的學霸。但賴寧並不是一個死讀書的書呆子,而是全面發展,曾經獲得過省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縣兒童書法比賽一等獎。他也有著高遠的志向,從小就立志要當一位與李四光一樣的地質學家。

受到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影響,賴寧從小就富有社會責任感,多次做好事,在其10歲時就曾經寫信舉報大渡河邊的非法捕撈行為。他的家鄉石棉山區是一個火災多發區,在讀小學的賴寧就曾經三次上山滅火,但是由於這事過於危險,因此也沒有告訴別人,直到林業局給學校寫了表彰信之後,大家才知道賴寧的英雄事蹟。

救火犧牲的英雄賴寧,為何事蹟移出教科書,照片也從學校摘下?

小學畢業之後,賴寧以全縣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進入了重點中學——石棉縣一中,賴寧本有一個充滿美好的未來,但是這一切都定格在了1988年3月13日的這一天。


02

1988年3月13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海子山因為電線短路而引發山林火災,而當時有吹著大風,火災蔓延迅速,而不遠處就是石油公司油庫,一旦起火,後果不堪設想,為了國家財產與人民安全,全縣的成年人都被動員上山滅火。而這天是星期天,賴寧正在家做作業,當做完作業之後,告訴生病在床的母親自己出去與同學玩一會兒,媽媽也叮囑賴寧注意安全不要走遠了,但誰知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當賴寧下樓之後,就看見了沖天的火焰,他和小夥伴馬上跑上了山,直奔火災現場,加入了救火的行列中

救火犧牲的英雄賴寧,為何事蹟移出教科書,照片也從學校摘下?

當消防人員到達現場之後,由於過於危險,因此強制用車將賴寧與小夥伴們送下山。但是賴寧卻帶著小夥伴偷偷地再次上山參與滅火,漸漸地火勢越來越大,賴寧也與小夥伴走失了。

經過眾人的齊心協力,大火終於被撲滅了,3500多畝森林被保住了,山下的村莊也沒有受到損失。然而在14日上午,在清理火災現場的時候,卻發現了賴寧——他的右臂緊緊的拽著一顆小松樹頭歪在一邊,眼鏡不見了,左手撐著地,右腿還保持著滅火的姿勢。

救火犧牲的英雄賴寧,為何事蹟移出教科書,照片也從學校摘下?


03

1988年5月,中國共青團、國家教委作出決定,授予賴寧“中國少年先鋒隊小主席”、“英雄少年”和“全國十佳少先隊員等榮譽稱號,號召全國人民學習其捨己為人、見義勇為的精神,國家還將其事蹟編寫入《思想品德》教科書中,全國的中小學校也都掛上了這位小英雄的照片。但是進入新世紀之後,賴寧的事蹟從教科書上刪除,照片也從學校摘下,這是為什麼呢?

救火犧牲的英雄賴寧,為何事蹟移出教科書,照片也從學校摘下?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公佈,之後就是賴寧的事蹟、照片紛紛從教科書、學校中消失。在八九十年代,人們注重的是精神學習,只要是對國家、人民有益的事情,大家都爭先恐後的去做,因此賴寧的事蹟得以廣為流傳。但是如今進入了新世紀,社會更加註重的是務實精神和理性態度,而且賴寧當初才15歲,還未成年,其做法並不符合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則,未成年人畢竟年紀小,在遇到危險事件的時候應該第一時間報警,而不是“逞英雄”,因此在如今社會賴寧的這種做法並不被提倡。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