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網貸,區塊鏈電子貨幣面臨的風險或許更高

自從2006年網貸由英國傳入中國以來,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網貸市場規模已經到達萬億級別,當然也累積一定的風險,這個就是最近一段時間的p2p退出潮,出借人相當緊張,國家為此也出臺了一定的政策進行維護市場穩定。網貸信息中介也由是在2016年8月24日六部委聯合發佈網貸暫行管理辦法而得到認可,陸續拉開合規潮。

除網貸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互聯網金融活動?目前在過內比較熱的就是區塊鏈電子貨幣,這個有個特點就是高度匿名去中心化和不可無限增發。

比起網貸,區塊鏈電子貨幣面臨的風險或許更高

但是事實區塊鏈電子貨幣傳到國內後就不一樣了,每個區塊鏈電子貨幣挖礦者需要提供個人身份證信息完成實名認證,所謂去中心化,也就不存在了,因為還是有一箇中心在管理著投資人的資金和身份證信息。這個平臺也就在充當交易所的職能,至於去中心化,再舉一個例子,監獄裡的牙膏和老乾媽辣醬也是可以充當貨幣職能,可以相互交換的,這也去中心化的。

所以區塊鏈電子貨幣去中心化不存在

不可增發是不成立的,目前市場上的電子貨幣有幾百種,以太幣的總市值甚至一度超過比特幣。任何一種單獨的電子貨幣,都是不可隨便增發的。但是,電子貨幣的種類是無限的!

比起網貸,區塊鏈電子貨幣面臨的風險或許更高

結論:電子貨幣是無限的

那市面上上百種電子貨幣,那到底得到全世界範圍認可的區塊鏈電子貨幣,估計也只有btc比特幣了,其他的還真的沒太大價值,隨意即便是網貸不能投了,國內的區塊鏈電子貨幣也不能碰。

原因很簡單,區塊鏈被列入了互金整治辦長期跟蹤整治目標

對於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小組辦公室透露了對虛擬貨幣的下一步監管,中金支付有限公司產業金融事業部業務總監顏立冬認為,本次整治相當於監管機構給出第三方支付機構一個明確的指導意見,從以前的窗口指導意見到現在很明確的告訴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允許為虛擬交易場所提供支付交易結算服務。監管機構從支付結算角度打擊虛擬貨幣,其實是抓住了一個核心,所有的虛擬貨幣行為的本質還是要獲利,獲利還是要實現從虛擬貨幣向法定貨幣流轉的一個過程。(新京報)

比起網貸,區塊鏈電子貨幣面臨的風險或許更高

關於互金整治辦下一步將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力度,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趙鷂表示,“這個不是新政策了,從2013年五部委聯合通知到2017年‘94政策’一直就是這樣強調的。” 趙鷂認為,儘管並不屬於新政策,但事實上,用戶仍舊可以通過銀行轉賬和非銀行支付進行,境外很多集中交易平臺和線下交易撮合平臺都有這樣的服務,買賣雙方可以選擇各種支付方式、用各種法定貨幣買賣虛擬貨幣。 “這主要是技術方面的問題,銀行和非銀行支付很難準確判斷哪筆轉賬和支付是買賣數字貨幣的,特別是線下的個人與個人間的交易,更難以被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偵測與攔截。”趙鷂稱。(新京報)

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小組辦公室表示,為鞏固專項整治工作成果,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採取針對性清理整頓措施:1.對124家服務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採取必要管控措施,下一步將加強監測,實時封堵。2.加強對新摸排的境內ICO及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網站、公眾號等處置。3.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力度。(上證報)

政策風險往往是最大的投資風險

區塊鏈除電子貨幣,還有其他方面的用途嗎?答案是肯定的,區塊鏈技術在美國、日本的經濟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人們日常的交易活動進行電子固化,能夠有效的遏制合同造假、經濟腐敗等經濟犯罪的蔓延。我們也可以將其應用到我們的網貸監管中,從資產端信息採集,到審批、上線產品、違約司法舉證、平臺安全防護等方面。這也將勢必提高網貸平臺的透明度和合規性,能夠有效幫助監管部門防範金融風險。

所以,個人感覺區塊鏈是項技術,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具備貨幣投資屬性,當然國外的btc除外,如果有還是建議您適當的時候變現。歡迎您對國內區塊鏈電子貨幣監管積極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