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大田管理,采用“三管五防”,促进油菜长势,提高产量

导语:作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花生)之一的油菜来说,它在油料作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们轩,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最主要来源。油菜的适应性广,很多地方都适合种植,人们在长期以来的种植实践过程中,培育出了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中芥酸含量低,且油菜饼粕中的硫甙葡萄糖苷含量也低,这种菜籽榨出的食用油对人的身体更有利。目前我国已普遍种植双低油菜品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双低油菜移栽后,大田管理的“三管五防”技术。


油菜大田管理,采用“三管五防”,促进油菜长势,提高产量

油菜大田管理---“三管”


一、油菜越冬期壮苗田间管理技术

1、冬发(秋发)壮苗的特点和标准要求

油菜从播种发芽、出苗到现蕾抽薹称为苗期。苗期又分为大田苗前期和苗后期。

苗前期一般是从油菜移植后到12月下旬冬至前后为止,气温由高到低,幼苗只有长根,长叶的营养器官生长;苗后期大约从冬至(12月下旬)到次年立春(2月上旬),油菜进入越冬阶段,也是全年气温最低的时期,从花芽开始分化起,便进入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时期,但仍以营养生长占主导地位。

虽然苗后期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都很缓慢,但由于主基上的第一次分枝多在冬前和越冬期开始分化花芽,因此,在大田苗期加强管理,形成冬发壮苗,使越冬期幼苗生长健壮。养分供应充足,腋芽发育良好,能分化形成较多的一次有效分枝,同时主花序和次分枝花序上将分化发育较多的花蕾,对增加单株有效一次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双低油菜冬发壮苗的形态指标是冬前单株绿叶数10~12片,叶面积指数1.5左右;秋发壮苗的形态指标是冬前单株绿叶数12~14片,叶面积指数2.5~3,最大叶开盘直径50cm,根茎粗1~1.5cm,全田已封行。油菜冬发(秋发)苗根茎粗壮,长势强,不抽薹早花,植株抗寒性强,形成优良的苗架和稳健的生长态势,为油菜春发高产打下扎实的基础。

油菜大田管理,采用“三管五防”,促进油菜长势,提高产量

2、冬发(秋发)壮苗管理技术

第一,早施苗肥

苗肥早施有利于在前期较高的温湿度条件下,促进冬前的根系生长和营养体生长,达到冬发壮苗的高产苗势。双低油菜苗肥更应以早施为宜,以氮元素肥料为主,一般应在移植后20天内分2次进行追肥,施肥量占总肥量的20%。第一次在移植后10天,看天气和地力追施缓苗肥,一般每亩可浇施碳酸氢铵10kg。如天气少雨干旱或土壤湿度小的田块,每亩用人粪尿560~750kg或用尿素2~3kg加水1000~1500kg浇施,使根、肥、土三者密接,增加土壤湿度;对天气多雨或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则可直接追施速效氮肥。第一次追肥后隔10~15天施腊肥,即第2次追肥,每亩可施用农家肥500kg、碳酸氢铵15kg或尿素5kg,或每亩用碳铵10~15kg或尿素5kg加水1000~1500kg灌浇。

油菜越冬至抽薹期间易遭受低温危害,过量的生长将使其抗冻能力下降,且易出现返青期旺长,对增加有效分枝也无实际意义。因此,在前期生长量大、施肥量较多的前提下,应适当控制这一阶段的生长,不断充实内部组织结构,保持适宜的含糖量和含糖率,可使壮苗安全越冬。冬发(秋发)油菜冬前生长旺盛,组织柔嫩,苗肥施用过迟,越冬期油菜植株体内含糖率低,抗寒力下降,油菜易受冻害,冬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否则会造成油菜返青期的旺长,增加无效分枝,致使群体发展过大。

第二,勤中耕,早除草

油菜缓苗后要早松土,勤中耕,破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并结合中耕松土适当用细土壅培苗根,封没泥土间隙,减少漏风伤苗,使油菜根系发育良好。

第三,查苗补苗

油菜移植1周后,结合施第一次苗肥,逐畦检查,发现死苗缺株,应立即用事先留好的预备苗带土补栽。同时,结合施冬肥进行2~3次中耕培土和除草,起到保肥增温、防冻防倒作用。

第四,早茎早花的补救

部分半冬性和春性双低油菜品种遇暖冬年份或在早播早栽情况下,冬季生长过旺,出现年前抽薹开花,这些早薹早花易受冬春寒潮影响,使蕾薹遭受冻害。对于有可能出现早薹早花的田块,可采取深中耕措施,损伤部分根系,延缓早薹早花现象的发生。对已经受冻的早薹菜,应及时摘薹,促进下部分枝生长。摘薹要在晴天温度较高时进行,切忌雨天进行,以免造成伤口腐烂。摘薹后立即追施速效肥料,促进恢复生长。

油菜大田管理,采用“三管五防”,促进油菜长势,提高产量

二、油菜蕾薹期田间管理技术

1、油菜蕾薹期的生长特点和标准要求

油菜蕾薹期是从油菜现蕾开始到初花为止的生育阶段,30天左右。在这个生育阶段,气温逐渐回升,光照时间逐渐增长,雨量充沛的自然气候对油菜生长发育有利,但气温上升不稳定,风雨寒潮频繁,田间湿度大,易导致植株冻害和根系衰弱、病害发生,甚至会严重影响产量。油菜蕾薹期是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这一阶段表现最突出的是叶面积大幅度增长,到初花期叶面积指数达一生中最大值。同时表现为主茎迅速伸长,分枝不断抽生,花蕾加快分化,根系继续扩展,叶片的同化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油菜期蕾薹是油菜春发稳长,达到根强、秆壮、枝多,为争取角多、粒多、粒重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油菜吸收氮、钾养分最多时期。植株体内氮元素和钾素营养日积累达最高峰,需要吸收较多的养料,以利于形成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以构成繁殖器官。此阶段氮、磷、钾营养供应充足与否,对单株有效分枝数和角果数有重要影响。这个时期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促进油菜春发稳长,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的矛盾,争取枝多、角多、粒多,减轻病虫的危害。


2、油菜蕾薹期田间管理技术

第一,早施重施薹肥

油菜蕾薹肥是促进油菜的春发稳长,争取枝多、角多,实现油菜高产的关键肥。生产上,薹肥的施用要看苗、看地、看天合理进行,以掌握早发稳长、不早衰、不徒长贪青为原则。对于春季温度高、雨水多、地力肥沃、冬肥足、油菜长势强,则可少施、迟施薹肥。抽薹时叶片大,薹顶低于叶尖的要少施或不施。薹肥一般在全田10%植株薹高2cm时施用,一般每亩可施碳酸氢铵20kg或尿素7kg,或施用尿素10~12.5kg。薹肥一般占总氮量的30%左右。

第二,补施硼肥

油菜是对硼素敏感的作物,缺硼时表现为虽开花但不结果实。在缺硼的土壤上增施硼肥,前期可促进发根壮苗,中期促长叶伸薹和增花增果,后期增加产量和含油量。根据有关试验结果,在油菜苗期和薹期施硼的增产效果最好,并可使菌核病的发病率降低,说明硼在油菜上既能防病又能增产。在沙性田和基肥末施硼肥的油菜田,应在初薹时和初花时两次补喷硼肥,使用方法是:每次每亩用硼砂1kg或高效速溶硼砂肥料0.1kg,对水50kg喷施油菜叶面。

第三,中耕除草

随着雨水增多、气温升高,杂草生长迅速,土壤易板结,因此,在早春油菜封行前应及时中耕除草,疏松表土,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系发育。同时中耕可以切断菌核病子囊盘柄和埋没子囊盘,从而起到减轻菌核病发生的作用。

第四,化控防倒

油菜蕾薹期是油菜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但仍以营养生长占优势。在气温高、前期施肥量多、密度大的情况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易失调,造成植株生长过旺,田间通风透光差,表现为油菜茎秆嫩绿,叶片较大,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植株的过早倒伏和产量显著下降。采用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在油菜蕾薹期进行叶面喷施,可有效控制抽薹速度,降低主茎和分枝高度,对叶长、柄长,叶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增强抗倒伏性,降低菌核病的发生程度,提高油菜产量。使用方法为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g对水40kg喷雾。

油菜大田管理,采用“三管五防”,促进油菜长势,提高产量

三、油菜花角期田间管理技术

1、油菜花角期的生长特点

油菜花角期是指油菜始花至成熟所经历的一段时期,包括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两个生育时期,开花期是指始花到终花,即从油菜大国有25%植株开始开花到75%植株开花所经历的二段时间。角果发育期是指终花到成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

油菜进入花角期之后,即转入了以生殖生长为主导的生育时期,只有少量的营养生长。到角果发育期,则进入完全生殖生长的时期,也就是直接形成产量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以增角、增粒、增重为中心。


2、油菜花角期田间管理技术

第一,巧施花角肥

大部分双低油菜前期生长势较弱,后期容易出现早衰。如前中期施肥少,春发不足,个体小;或前期施肥过量,中期控肥,后期也容易出现早衰现象。如叶片提早枯黄脱落,花序变短,花序尖端不实段增长等。因此,在初花期或终花期应增施速效氮肥的叶面肥。如前中期施肥足,植株生育正常,宜喷施速效磷钾叶面肥。一般用0.3%尿素液或0.3%磷酸二氢钾液。

第二,合理灌溉

油菜生育期长,植株体大,枝叶繁茂,是需水较多的作物。而油菜薹期和花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当土壤田间含水量在70%以上时,能满足花期对水分的要求,若低于60%则会对产量产生影响。进入角果发育期后,油菜对水分的要求下降,只需将田间含水量保持在60%以上即可。生产上应该根据双低油菜的这一特性,结合当地供水实际进行合理科学的灌溉。

油菜大田管理,采用“三管五防”,促进油菜长势,提高产量

油菜大田管理---“五防”


一、防干旱、防渍水

苗期遇干旱要及时灌水,整个生长期保持油菜田土壤湿润。


二、防冻害

高产油菜在冬前已形成了较大的营养体,在冬季和早春易受冻害,甚至造成死苗。因此,防御冻害是油菜秋发栽培中的重要环节。在11月底以前搞好培土壅根,并在冬前施好腊肥,护根保苗。越冬初期用15%多效唑60~80g/亩对水叶面喷雾(用弥雾机对水20kg/亩,用手动喷雾器对水40~50kg/亩),控上促下,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强抗寒能力。越冬期间,如土壤墒情不足,要在寒流到来前2~3天及时浇足水分,增加秸草回铺,严防干冻。


三、防渍害

为防止秋播季节连阴雨天气,致使油菜移栽质量较差而形成僵苗不发,移栽时要高标准、高质量开好菜田一套沟,做到3m左右开一条沟,先开沟后种菜,达到三沟配套。对僵苗要早施苗肥促转化。油菜后期根系活力下降,防渍害,保证根系吸收功能正常是确保光合产物制造、运输、积累的核心,针对春季雨水相对较多的情况,中后期要及时清沟理墒,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渍水。

油菜大田管理,采用“三管五防”,促进油菜长势,提高产量

四、防草害

采取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冬季结合清沟理墒、松土雍根进行人工除草,并根据草情掌握适期搞好化学除草,努力控制杂草危害。对于板茬移栽田,因草害发生较重,特别强调化学除草。移栽前出草较多的田块,可选用适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五、防治病虫害

冬前以防治蚜虫、菜青虫、猝倒病为主。目前双低油菜抗病性较差,暖冬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尤其要防治好菌核病。除了采取合理轮作,摘除老病叶,减少菌源,扩行降密、改善通风等综合防治措施外,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85%时,可喷施22%增效多菌灵100g。每亩对水50kg进行化学防治,间隔5天后再喷第2次,确保防治效果。


做好了油菜移栽后的“三管五防”工作,待油菜成熟,选择合适的时期收获、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和安全贮藏。

油菜大田管理,采用“三管五防”,促进油菜长势,提高产量

以上是我个人针对双低油菜大田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总结,在油菜种植中,若您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加关注并留言分享,谢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