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劇研究痛失領路人 田本相先生病逝享年87歲

中國話劇研究痛失領路人 田本相先生病逝享年87歲

3月6日,新京報記者從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處獲悉,中國話劇理論與歷史研究會名譽會長,原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戲劇史研究專家田本相於3月5日20:23因病在北京和睦家醫院去世,享年87歲。

田本相先生為中國話劇研究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在曹禺研究、北京人藝研究、中外戲劇比較研究、中國話劇詩化現實主義傳統研究等領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將中國現當代戲劇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高度,著有《曹禺劇作論》、《郭沫若史劇論》、《曹禺傳》等著作,並主編了大量戲劇史論著作,如:《中國話劇藝術通史》(三卷本)、《中國話劇藝術史》(九卷本)、港澳臺的戲劇史著等。演員楊立新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田先生像是中國話劇文化的寶庫,他的離開對於話劇史是一個特別大的損失,我們失去了一個戲劇研究者和帶領話劇奔向未來的領路人。”

堪稱中國話劇史學科奠基者之一

1956年田本相正式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本科五年之後,他又接著跟隨導師李何林攻讀研究生三年,他在南開大學的八年學習生涯奠定了日後的職業方向,塑造了他的學術品格。1965年田本相來到北京任職,在北京廣播學院任教整整20年,1985年在中央戲劇學院任文學系教授,1987年10月7日,田本相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報到,接替葛一虹,任話劇研究所所長。

1985年,田本相到中央戲劇學院教書時發現,學院內竟然沒有中國話劇史的課程,而一些戲劇評論家、戲劇理論家對中國話劇史也缺乏足夠的知識。在這個背景下,田本相提出了關於編著《中國現代比較戲劇史》的構想。進入90年代,戲劇家、編劇陳白塵及董健的《中國現代戲劇史稿》,戲劇理論家葛一虹的《中國話劇通史》,還有田本相的《中國現代比較戲劇史》相繼問世。這三部作品代表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話劇史研究的水準,也標誌著中國話劇史學科的建立與階段成果,可以說,田本相與比他長一輩的陳白塵、葛一虹諸先生一樣,都是中國話劇史學科的奠基者與開拓者。

訪談曹禺31次,對創作感同身受

上世紀80年代初,田本相感到中國話劇史是一個未開墾的領域。當年,陳白塵、董健主編的《中國現代戲劇史稿》,葛一虹主編的《中國話劇通史》都還在醞釀寫作之中,尚未問世。1981年田本相的專著已完成,定名為《曹禺劇作論》,此書出版後,博得戲劇界、文學界的好評,並於1984年榮獲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第一屆全國戲劇理論著作獎”。《曹禺劇作論》的出版,使田本相打開了曹禺研究的大門,促使他對曹禺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

《曹禺劇作論》和《曹禺傳》是田本相曹禺研究的代表作,而《曹禺研究資料》和《曹禺訪談錄》則是他通向曹禺研究的成功之路的基石。《曹禺訪談錄》是田本相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逐漸積累起來的,它不是簡單的錄音記錄,而是一部獨立的、自成體系的著作。從1980年5月至1996年7月的16年間,田本相對曹禺訪談達31次,訪問曹禺親朋好友及相關人員共三十多人,曹禺在1980年至1988年間寫給田本相的書信有34封。曹禺女兒萬方接受新京報採訪時回憶,上世紀80年代,田本相從研究魯迅轉而研究曹禺,當年他揹著書包,帶著錄音機幾乎天天到家裡來與曹禺見面:“那時候他們兩人一坐就是半天時間,有時我父親會留他在家裡吃飯。他們的交談方式基本上是田本相提問,我父親便信馬由韁地談,回憶到什麼就談什麼,這些錄音最終也都整理成了文字出版。那時候只要父親身體情況很好的情況下,田先生就會來我家。他們二人相互之間應該不僅僅是彼此認可,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知己的關係。”萬方覺得田本相對於曹禺先生的感情應該是一份理解,以及對於曹禺劇作的熱愛,由作品而到作者,這份情感聯繫非常緊密:“田先生多次在不同場合談及對於我父親的劇作研究,當他談到悲憫,談到《雷雨》時,他談到的就是我父親對於人、生命的悲憫之心,相信這些是他感同身受的。”

田本相的《曹禺劇作論》《曹禺訪談錄》《曹禺傳》形成了曹禺研究領域一個系統的縱深成果,在曹禺的直接支持下,大量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得以被保留,其研究將整個現代文學界對曹禺的研究帶向了一個新的維度。

為人低調,晚年與夫人乘地鐵看戲

田本相先生在離休主編《中國話劇藝術通史》和撰寫《中國話劇百年史述》之後,經過多年準備,出版了九卷本《中國話劇藝術史》,此書對百年來中國話劇史作了一次全面的、系統的梳理,是一部具有百年總結性質的里程碑意義的史著。除曹禺外,田本相對老舍、郭沫若、焦菊隱等人的研究成果也卓著斐然,對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及地方院團的研究成果促進了話劇生態的良性發展,是中國話劇研究的領軍人物。同時,其學術研究橫跨多個領域,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戲劇學及影視文學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

演員楊立新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能再給田本相先生20年的時間,中國話劇的發展應該還會有更新的突破,“田先生像是中國話劇文化的寶庫,大量資料在他的腦子裡裝著,如果他能有更加充分的時間,一定會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這些深厚的積澱將給中國話劇指明一個正確的前行方向。他的離開對於話劇史是一個特別大的損失,我們失去了一個戲劇研究者和帶領話劇奔向未來的領路人。”

田本相的為人處世也令楊立新印象深刻,“記得我每次邀請他來看戲,都會說派人開車到家裡接他,但每次他都婉言拒絕。他和夫人堅持坐地鐵來看演出,斜挎著書包,二人互相攙扶出現在我眼前的場面令人難忘。田本相老師是一個特別低調,特別平易近人的學者,但卻在平凡的生活中做著偉大的戲劇研究工作,從他身上可以看到我們中國很多知識分子的影子,勤勤懇懇,孜孜以求,我非常懷念他。”

追憶

●楊立新(演員)

遺憾沒和他好好聊《雷雨》周樸園

楊立新與田本相通過話劇創作結交幾十年。二人平日通過電話和微信進行交流,田本相即將出版的新書《中國戲劇表演史》也特邀了楊立新寫序。“我總說排完戲得找時間到他家聊幾天,我演《雷雨》裡的周樸園,有好多新的想法都特別想跟他交流,田本相老師說隨時歡迎我去。得到這個消息太突然了,我欠他一次好好地聊天。”

●李龍吟(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

我父親李默然也非常尊敬他

不僅我們這代人,我的父親李默然先生對田本相先生也非常尊重,很多會議和活動都邀請田本相老師到場。他認真做學問,不隨波逐流,是非常嚴謹的學者,給中國話劇帶來很多重要觀點。田老師在1996年創辦了“華文戲劇節”,北京、臺北、香港、澳門四地輪流舉辦此活動,至今已20多年,他對於推動整個華語戲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吳戈(田本相學生)

他一直在為後人指路

這兩年田先生身體不好,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是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工作上,他把民國時代的戲曲雜誌進行了編纂,出版了100卷的《民國時期話劇雜誌彙編》,編纂出版了37卷民國時代戲劇理論方面的文獻,像這種為後人指路的事情他一直都在如痴如醉地做。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他希望在自己眾多弟子的作品中選擇比較好的著作重新再版,雖然他已經跟出版社談好,但就在這個時間裡他離開了我們,這件事成為了他及我們所有弟子的遺憾。

採寫/新京報記者 劉臻

來源: 新京報網 http://ent.sina.com.cn/s/m/2019-03-07/doc-ihsxncvh0499569.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