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遠見,看看你的家鄉是幾線城市

其實中國房價是一個政策市,但政策的力量到底在這個市場中佔多大的比重呢?我們來看房價的構成就明白了。房價中上面拿走的錢佔75%,所以決定房價的最大力量就是上面。我們的房價,至少有75%是由上面的政策決定的。

房價遠見,看看你的家鄉是幾線城市

我之前看到過一個理論,簡單提下。用數據來預測房價,是M2增速:2002年,國家的廣義鈔票M2是18.5萬億,到2012年末,這個數字是97.42萬億元。平均漲幅是18.7%每年。10年M2差不多漲了5.6倍,和全國平均房價的漲幅幾乎一模一樣。即使是在執行從緊貨幣政策的2012年,貨幣超發的步子仍然沒有停下來,反而創出新高。這一年中國新增廣義貨幣達到12.26萬億元,佔全球新增廣義貨幣量的比例高達46.7%。中國一年印了全球一半的新鈔票。

未來5年,一線城市房價持續上漲,雖然沒有前十年那麼誇張,但基本上會一直漲,且漲幅不小。具體漲幅本來不想預測的,因為一線城市是調控政策嚴厲實施的城市,幾乎神仙也難猜。但為了給大家個示範,我猜個數,12%。如果沒有出臺真正的打壓房價的政策,例如高額的房產稅,那麼一線城市還會以12%的增速再漲5年。

房價遠見,看看你的家鄉是幾線城市

  至於二線城市,未來5年,二線城市仍然是持續上漲,漲幅小於一線,但重慶可能會是這19個二線城市中漲最快的,重慶漲幅略小於一線,二線城市漲幅在每年5%~9%之間。

  三四線城市根據當地經濟和就業好壞及以前炒的泡沫程度出現嚴重分化。有些地方漲,有些地方跌。但基本上都沒啥投資價值了。

房價遠見,看看你的家鄉是幾線城市

  五線城市除了有特殊原因的(如工業特別強或旅遊資源特別好之類)少數,只有跌的份了。關於下跌的模式我要說明一下。基本上不會有暴跌,每次下跌一點,就會吸引一批剛需入場,然後就是小漲,然後再下跌。每次套牢一批有效剛需後,就會接著跌。最可能的情況就是五線城市象日本房價那樣,陰跌20年,平均每年5%,直到20年後達到五線城市歷史高位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最近三年五線城市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房價僵持,有價無市。在這三年中,有些城市漲,有些城市跌。但三年後,基本上就是90%的五線城市開始跌了。

附帶:

一、二、三、四線城市名單

  排名評定和等級劃分依據:1、政治地位,2、經濟實力,3、城市規模,4、區域輻射

  力。

  一線城市大約5個,二線城市大約15個,三線城市大約20個,四線城市大約110個,

  共計大約150個。

  【一線城市】:5個

  一線強(2個):北京、上海(直轄市,一個政治文化中心,一個經濟中心,無爭

  議);

  一線弱(2個):廣州、深圳(南粵雙雄,副省級城市,廣州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

  省會,深圳為經濟特區、計劃單列市,實力旗鼓相當,公認一線);

  準一線(1個):天津(直轄市,原本屬於二線強,近幾年國家重視、發展極快,

  步入準一線);

  【二線城市】:14個,以上共計19個

  二線強(10個):南京、武漢、瀋陽、西安、成都(都屬於區域中心城市,副省級

  城市,省會);重慶(直轄市);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城市);青島、大連、寧波

  (三個經濟發達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

  二線弱(5個):濟南、哈爾濱、長春(剩下的三個作為省會的副省級城市);廈

  門(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規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線弱);

  【三線城市】:21個,以上共計40個

  三線強(8個):長沙、鄭州、福州(經濟發展較好的省會城市,此處起,以下皆

  為地級市);烏魯木齊、昆明(省會,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國際化城市);蘭州(省

  會,西北重工業城市、蘭州軍區);蘇州、無錫(最發達的兩個非省會地級市);

  三線弱(7個):南昌、貴陽、南寧、合肥、太原、石家莊、呼和浩特(七個實力

  相當的省會城市);

  準三線(6個):佛山、東莞(兩個製造業經濟強市);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

  市);煙臺(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包頭(重工

  業大城市);

  【四線城市】:108個,以上共計148個

  四線強(19個):銀川、西寧、海口(三個省會城市)、洛陽、南通、常州、徐

  州、濰坊、淄博、紹興、溫州、台州、大慶、鞍山、中山、珠海、汕頭、吉林、柳州;

  四線中(41個):拉薩(西藏自治區首府,省會城市,經濟最落後省份)、保定、

  邯鄲、秦皇島、滄州、鄂爾多斯、東營、威海、濟寧、臨沂、德州、濱州、泰安、湖

  州、嘉興、金華、泰州、鎮江、鹽城、揚州、桂林、惠州、湛江、江門、茂名、株洲、

  岳陽、衡陽、寶雞、宜昌、襄樊、開封、許昌、平頂山、贛州、九江、蕪湖、綿陽、齊

  齊哈爾、牡丹江、撫順;

  四線弱(48個):本溪、丹東、遼陽、錦州、營口、承德、廊坊、邢臺、大同、榆

  林、延安、天水、克拉瑪依、喀什、石河子、南陽、濮陽、安陽、焦作、新鄉、日照、

  聊城、棗莊、蚌埠、淮南、馬鞍山、連雲港、淮安、麗水、衢州、荊州、安慶、景德

  鎮、新餘、湘潭、常德、郴州、漳州、清遠、揭陽、梅州、肇慶、玉林、北海、德陽、

  宜賓、遵義、大理;

  【五線城市】:大約550個

  剩餘的所有城市,大約180個地級市,縣級市大約370個,共計大約550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