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国]刘备为何偏偏死在白帝城?

公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父子俱在临沮遇害,接着张飞因为关羽报仇心切,激反部将,被部下割了首级投奔东吴去了。刘备心中又悲又恨,发誓要为关、张报仇,亲统六军,南征东吴。刘备的军队,从巫峡到猇亭,布列了40多个营地,连绵700余里,大有一举踏平东吴之势。不料遭东吴陆逊火攻,折兵损将,几乎全军覆没,刘备在赵云的救护下才逃回白帝城。刘备逃到白帝城以后,在白帝城驻守了10个月之久,直到气、病交加死去。

[说三国]刘备为何偏偏死在白帝城?

白帝城

那么,刘备为什么在征吴大败后没逃回蜀国的都城成都,而要待在白帝城直到生病死去呢?

其实,刘备死在白帝城的永安宫,是他自己的精心安排,反映了他经过多年战争锻炼和培养而成的全局战略观念,或者说也是当时不得已的选择。

读者也许都相信《三国演义》中刘备出征东吴前说的那句话,什么“朕自桃园与关、张结义,誓同生死。今不幸二弟关公被东吴孙权所害,此仇誓不共天地同日月也。”什么“朕不与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什么“杀吾弟之仇不共天地同日月也,若要朕罢兵,除死而休!”实际上这些话,是根本不可信的,至少不可全信。

[说三国]刘备为何偏偏死在白帝城?

张飞被杀

这要从当时的战略形势来看。

关羽失掉荆州以后,当时的战略形势是,刘备被锁闭在三峡以内,地位十分不利。作为一个君王,一个战略家,刘备必然设法谋求发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而此时三国中曹魏最强,刘备根本无力北伐中原,但他认为夺回荆州,打开向东或中原发展的门户,这样可能性还是有的,所以他就发动了这场讨伐东吴的战争,谁去劝阻也不行。而口头上则左一声为弟报仇,右一声为兄弟雪恨,把这个很次要的原因叫得震天响,好让人们相信他特重情义,去为他卖命。

[说三国]刘备为何偏偏死在白帝城?

火烧连营

刘备东征东吴的目的,既然是想抢回荆州,那么在全军几乎覆没后,他作为一位失败了的战略家,在无法组织再度进攻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誓死守卫白帝城,因为吴兵如果乘胜追击,就不仅白帝城会丢失,益州也有被东吴侵夺的可能,蜀国就国将不国了,刘备多年的心血也将全部付诸东流。所以,刘备横下一条心,即使战死沙场,也要亲自扼守白帝城,绝不后退一步,不管东吴是不是真的会来乘胜追击。

幸运的是,刘备没算准孙权会来主动求和。孙权得知刘备守在白帝城,高手过招一点就明,他立即就明白了刘备死守白帝城的用心,心里有些担心,怕北面、西面两头应付自己力不能及,就先遣使来求和了。对于刘备来说虽然死在了白帝城,没能死在他的“都城”成都,但死的时候也可以多少放心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