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替孩子出頭,為孩子搞定一切的父母。考慮過孩子的存在嗎?

喜歡替孩子出頭,為孩子搞定一切的父母。考慮過孩子的存在嗎?

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作為"人"的存在。那麼,什麼是存在?

典型的中國式父母,有兩大特點:

一是喜歡替孩子出頭,為孩子搞定一切;

二是希望孩子聽話。

這兩者本質上其實是一致的,都是對孩子的控制。一方面,否定孩子的獨立思想意識,另一方面,否定孩子的獨立解決問題能力。這樣一來,孩子就只好永遠依賴父母,無法離開父母。

所以,我們很多家庭裡養出了不獨立的孩子,他們心安理得地啃老,房子要父母買,結婚後孩子要父母帶。好一點的工作要父母找,不好的就乾脆在家不工作,一輩子花父母的錢。

喜歡替孩子出頭,為孩子搞定一切的父母。考慮過孩子的存在嗎?

很多父母要求孩子聽話,他們把聽話的孩子叫做好孩子。

如果父母總是要求孩子聽話,孩子常常會把做事的目的看成是為了父母。他們學習、生活的動力也是來自父母的壓力。如果他們是"好孩子",就會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但壓抑了自己的真正需求。

如果他們是"壞孩子",他們就會走向叛逆,不理會父母的壓力,甚至和父母對著幹,父母讓他們向東,他們偏要向西。這種"叛逆",其實是他們在試圖成為自己。

很多父母以為,為孩子搞定一切,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沒想到,只會給孩子帶來越來越多的痛苦與不如意。

但其實,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作為"人"的存在。那麼,什麼是存在?

喜歡替孩子出頭,為孩子搞定一切的父母。考慮過孩子的存在嗎?

作為一個人,體驗和感覺就證明著他的存在,就是他的存在。

所以,一個感覺豐沛的人,一個體驗豐沛的人,是存在過的。

要有豐沛的感覺和體驗,就要勇於投入生活的洪流,就要自己為自己的,人生作選擇。這樣,你的孩子才能有豐沛的感覺和體驗,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存在。

相反,假若孩子一直被人作選擇,他就沒有存在過。

所以,一個總被父母安排一切的孩子說,他覺得好像自己沒有活著,他甚至走路時,都感覺不到自己的雙腳,於是經常摔跤。

喜歡替孩子出頭,為孩子搞定一切的父母。考慮過孩子的存在嗎?

孩子自己也能感受到這一點,想對父母說不,但由於從小一直被教育聽話,所以無法對父母說不,只好在潛意識裡用被動的方式來羞辱父母。

這往往會達到目的,因為控制慾望很強的父母,常常會產生無力感,他們總是會發現,孩子的確聽話和努力,但好象就是很難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曾經就有一位很聽話的女孩自殺了,她在遺書上寫道:"我不快樂,一直以來也不快樂,我似乎覺得缺了點什麼,但我說不出是什麼,那使我不安和痛苦。"

這裡的"缺了點什麼",因為沒有自己的存在感。

喜歡替孩子出頭,為孩子搞定一切的父母。考慮過孩子的存在嗎?

春節檔有一部電影是直接網絡上免費放映,徐崢主演並且導演的《囧媽》,看完之後只能發出中國式教育的失敗。

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中國式家庭的通病,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在這個影片中,講述的就是一位母親和兒子前往俄羅斯一路上發生的事情。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講述了多少家庭的喜怒哀樂。

徐崢扮演的是一名中年兒子,自己面臨著和妻子的離婚,在事業上也面臨一個選擇和挑戰,這一邊正要處理自己事業和愛情的節骨眼上,又和自己的母親不慎陷入了列車。

喜歡替孩子出頭,為孩子搞定一切的父母。考慮過孩子的存在嗎?

有一幕我記憶非常深刻,就是這位母親用著自己一切的力量在不斷的保護著自己的兒子,她覺得兒子胖了,就不再讓兒子吃碗裡的最後一塊紅燒肉,她覺得兒子應該補充營養,就一路上拼命的給兒子喂水果,喝營養茶。她覺得火車上的人有點可疑,就不讓兒子與別人接觸。

這看似是親子之間正常的事情,可是放在一個已經有自理能力,並且有自己的價值觀的人身上,一切就變得可笑了起來。

所以這位母親對於孩子的過度保護就直接影響了這個家庭,影響了兩個人的人生,甚至是兩個家庭的處境。

喜歡替孩子出頭,為孩子搞定一切的父母。考慮過孩子的存在嗎?

當然,受到最大影響的還是兒子,因為他的人格已經受到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讓孩子尊重自己的選擇,並因而努力承擔自己的責任,只有真正的為自己存在過活著,才能有精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