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期歷史專題,歷史的今天發生了什麼?第二期

大家好,我是個歷史創作者,我喜歡研究歷史的每一個大小事件,所以我做了這麼一個為期一年多達300期的歷史專題,我想把歷史的今天發生的一切事件都寫下來,我希望有歷史愛好者可以加入探討。如果我什麼地方寫的不對的,也希望大家能即使指點出來。好了,那麼我開始今天的事件回顧了,讓我們進入歷史的長河吧。

三百期歷史專題,歷史的今天發生了什麼?第二期

首先我們先回到華夏的第一個王朝,夏朝,其實對於夏朝的歷史記載並不是很多,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有部分學者質疑夏朝到底存不存在,疆域有多大。其實我個人認為,夏朝是存在的,只是那時的記載少了而已,大家都知道,在那個時代,並沒有專門的歷史記載著,只是將一些大事件和占卜的結果刻在石頭或者龜甲上,也稱之為甲骨文,都能夏朝距今已經4000年了,那些記載根本經不住時間的磨滅。所以導致了記載很少。而且那時對於文化還沒有一個系統的講究,也沒有文化流傳的意識。

那麼我今天帶你們回到夏朝的最後一個王的時代,也是中國歷史記載中的暴君夏桀的時代,在上一篇我講了夏桀的自大,他認為自己是太陽,人民是月亮,太陽不滅,自己的王位就沒有任何威脅,所以他面對伊尹的勸阻根本不當回事,繼續發揮這自己的殘暴,每天以殺人研究慘無人道的刑罰為樂,而伊尹也看出了夏桀的殘暴本性,他知道夏桀根本已經無藥可救,他已經不再抱有希望,在公元前1633年,也就是3652年前的今天,伊尹在自己的家中開始謀劃著怎樣才能讓黎明蒼生不再受夏桀的殘害,但還是沒有想到推翻夏朝。我們可以想象出伊尹當時矛盾的心理。

三百期歷史專題,歷史的今天發生了什麼?第二期

接著我們回到商朝,也是商朝的最後一任君王,紂王,其實紂王在早期並不是暴君,他有勇有謀,四處征討叛亂的部落,還想著擴大疆域。那時的周部落還是承認夏王的地位的,雖然周也是獨立的部落,但是沒法與商部落抗衡。

在這個時期,周雖然有反叛的想法,但並沒有人願意跟隨,因為紂王武力超群,力可舉鼎,被稱之為神人,大部分部落還是信服還沒成為暴君的紂王。

在公元前1066年,也就是3085年前的今天,紂王聯合了淮水流域的攸部落,準備擊敗夷方,現在已經萬事俱備了,紂王正在謀劃著進攻的方案,此時的他意氣風發,身上帶著與生俱來上位者的風範。下面的歌部落首領無不拜服。

下面我們在來到周朝,大家都知道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其實在周幽王死後,周王室雖然建立了東周政權,但那只是一個擺設了,各路諸侯都已經不再聽任周王室的指令,所以歷史上又把東周時期分為春秋戰國,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而春秋戰國又以韓趙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在三家分晉後又被成為戰國時期。

三百期歷史專題,歷史的今天發生了什麼?第二期

我們回到西周最後一任君王周幽王的時期,其實縱觀歷史各朝各代的更迭,進本都是最後一任君主的昏庸殘暴導致了滅亡,不過也有少數王朝是因為其他原因造成的。

我們回到公元前780年,這是剛剛發生了三川地震,其實這時的周幽王才登上王位一年,這是他的第二年,這一切似乎預示著周王朝的滅亡,但周幽王並沒有什麼顧慮的,面對三川地震的這種大事,周幽王並沒有想到去安撫百姓,而是把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中的美人抓進王宮供自己享樂,然後還抓了很多百姓陪自己玩樂,並不理會他們的死活。

周幽王真的是在歷代君王中玩的最野也最無知的君王,烽火戲諸侯就是出自周幽王之手,據說是周幽王為求美人褒姒一笑而鬧出的這麼一大笑話,在過去沒有通信設備的時代,烽火臺是何等重要,周幽王為了一個女人居然讓各路諸侯風塵僕僕的趕來看自己秀恩愛,撒狗糧,各路諸侯表面不發作,但心裡都氣憤不已,以至於後來周幽王被犬戎攻破都城時,各路諸侯都持觀望態度,而周幽王最心愛的王后褒姒也在自己被殺後被犬戎給擄走了。

在周幽王死後,各地諸侯擁立周幽王之子等上了王位,但這時周王室只是一個象徵了而已。

三百期歷史專題,歷史的今天發生了什麼?第二期

下面我們來到戰國時期,大家都知道,在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進入了戰國時期,其實戰國七雄並不能完全代表中國戰國時期的歷史,因為按照現在的版圖來看,很多地區都屬於華夏土地的,但在那個時代,中原地區代表著權力的象徵,也代表王國的正統問題。因為從夏朝開始,個朝都認為黃河流域是自己的發源地,也就是正統的華夏人。其他部落的都只能稱為外族。

在春秋時期,晉文公姬重耳在流亡回國登王位後,才開始帶領晉國走向霸主之列,重耳在流亡時也算是遇到了很多貴人,在齊國娶了第一任妻子,還被齊國以禮相待。在楚國,被楚王按照諸侯的規格接待,在秦國,秦王把5個同宗女兒嫁給了姬重耳,還護送姬重耳到黃河邊,最後在姬重耳奪王位的時候幫了很多忙。而姬重耳身邊也一直跟隨著很多忠心又有才的謀士,在這一系列的條件下,晉文公還不能成為霸主的話,那就是自己太菜了。

在春秋戰國時代,因為諸侯眾多,很多人才總有人能發現,各家各派百家爭鳴,可以說是一個文化學說燦爛的時代,你們要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大地人口才幾百萬,但出了多少謀士,出口了多少武將,而且也在那個時代奠定了多意義深遠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可以說是流傳到了現在還是主要思想,孝,廉,禮,義,忠等等思想都是在那個時代開放的嘴燦爛。

戰國時代最終結束在了秦始皇手中,從此統一的思想就作為了歷代君王的主要思想。

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實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實行郡縣制,對外修築長城抵禦外敵。

大家都知道,秦國軍隊的戰力是非常高的,而且多達兩百萬軍隊,那麼為何還是被推翻呢?

其實你們根本不知道這兩百萬軍隊在哪裡,當時始皇為了抵禦外敵,直接抽走了50萬的精銳駐守邊關,一直到秦朝滅亡都沒有撤回。然後各地都分散駐紮著軍隊,還有一部分在修路和長城,再有一部分在鎮壓叛亂,而咸陽根本沒有多少兵力,在對陣項羽時,章邯的20萬軍隊都是剛從牢裡放出來的犯人臨時組建的,根本沒有戰鬥力。所以秦朝才會被推翻。

而漢朝雖然強大,但一直都被外戚干政,皇帝真正掌權的沒有幾個。那個等我下回在詳細解說。

好了今天的就講到這裡了,明天接著講後面的朝代。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點贊關注喲,我們可以一起探討歷史的進程,瞭解歷史發生過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分析歷史上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