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 永 遠 別 對 生 活 冷 感 |



記住洪晃是因為《無窮動》,一部語不驚人不休的女性電影。後來才知道洪晃大姐在真實世界更敢說話。前幾天想翻翻有什麼紀錄片值得一看,竟然看見洪晃的臉,多年以前她給騰訊做過一文化談話節目。

舞臺很粗糙,觀眾也挺少,談話節目火的要素幾乎沒有。但話題特別有意思。

今天中國人全世界到處買奢侈品,Gucci,Prada,LV,視為品味和消費力的勳章。


可中國人是有悠長的奢侈品傳統的,金銀首飾,陶瓷,玉器,以及各式講究的生活物件。但一到現代,人們都忘了他們擁有的,整個中國式審美蒸發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留在博物館和半真半假的影視劇裡邊。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 《揮扇仕女圖》,周昉,唐

奢侈不只用價值衡量,我更想從審美上談。中國式奢侈品,曾經在全世界風靡一時,我去歐洲看老藝術家、老作家們的故居,家裡塞了各式古董,陶瓷,漆畫,木雕……雨果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迷。

回到洪晃的節目。洪晃請的孟暉來聊中國式審美,孟暉出過幾本書,都是深入淺出的中國美學解讀。她天生就是做中式美學研究的,她自己說,明明電影裡邊男女都火燎火熱進入情色戲份了,她還盯著兩人後邊的牆紙,你看那壁畫,是19世紀的嗎?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晃眼:中國式生活》 第一集講的就是與春天有關的事。我們現代人紀念春天,大概買些花,吃青團,頂多去踏個青,幾乎就是全部。古人怎麼賞春?

古人會“餐芳”,也就是吃花。他們擅長從自然變化的秩序裡找到生活的美感。到了春天,邀親友來賞花,從自家的藤蘿架摘下一些花來作點心,吃花是春天的第二重感受。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 《簪花仕女圖》,周昉,唐

南宋高宗吳王后春天喜愛吃炸牡丹花,又或焯一下用來拌涼菜。冬天則用梅花。到了明清,百姓更愛炸玉蘭花。還有炸荷花,嫩菊苗,藿香葉。也有把花撒在粥裡做成梅花粥,用荼靡花吊在瓶口上來燻酒。

對比起來現代人的春天真的無聊透頂啊,連動森也可以網櫻花呢。吃花這儀式,如今似乎只剩下雲南人有了。

問做設計的朋友,有沒有哪些做新中式陶藝出名的設計師,似乎也挖不出來。朋友的畢業設計作品是有新中式意味的陶瓷,太可惜現在沒做了。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 朋友的陶藝作品

我倒是在喜歡的小店淘過些景德鎮獨立設計師做的陶瓷,但更像小打小鬧,不怎麼出圈。我們甚至對日本陶藝師的名字更熟悉。

一個比較出圈的藝術家叫謝東,她的風格不算我所指的“新中式”風格,更現代一些,但也有我喜愛的純粹的質樸的元素。

這是謝東設計的“褶皺”系列骨瓷。造型隨意得就像隨手捏造的紙袋,不管往哪兒擱都沒有違和感,自在得很。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再給推薦一下一些適合陪你度過春日的物品吧。確實,你要計較起來,中式不中式倒不重要,最好的藝術其實無分中西。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 趙無極的抽象山水

說在前頭,今日也沒有收推廣費系列。

很喜歡設計師品牌Böjte-Bottari和Paolo C.合作設計的這款Rifless花瓶。中文意思是沉思,看花兒斜靠在花瓶翼上,倒確實有種哲思的意味。

據說設計靈感是來源於自然中豐富的光影。把光影的投射化為實體托住花,不失為一種妙想。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最適合靠在沙發上,看著花兒犯懶。

操刀設計的Böjte-Bottari是對設計師夫婦。一個金匠家庭出身,一個天生色感,喜歡挑戰物理極限,做出來的作品有一絲不苟的美感。

Paolo C.自家的其他產品也頗耐看。這一款乍一看是內置的試管,仔細看是倒置的玻璃罩子,一瓶身兩空間,特適合琢磨。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喜歡更活潑的風格,不妨留意Hattern這首爾設計品牌,他們家的設計是童趣的工業風,色彩繽紛,充滿了奇思妙想。看了心情會變好,擺放起來也大方。

這款叫Mellow的花瓶,是源於他們對印象派繪畫的理解。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而叫Merge的花瓶,是他們家和Creme以及Monopoly M.兩個品牌協作設計的。

靈感來源於Venn diagram(文氏圖),可簡單理解為常見的三原色交集圖示。只不過在這裡,圓的交集從二維轉為三維,反而給了花兒從中插足的機會。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有時忙起來或者犯懶了,不是忘了換花就是忘了買花,看著空蕩蕩的花瓶滿心歉疚,一出門又拋到腦後。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話,或許可以用Lagomlab家的紙藝花花香卡,做個小小的彌補。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用法很簡單,將喜歡的花香卡剪成合適的長度,放在花瓶裡,再噴上喜歡的香氛,就可以假裝把花請到家裡了。

做這活計總有種一夜回到幼兒園之感,倒挺讓人開心的。春天不就是因為從頭開始,才更讓人感受到希望麼。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那麼,撒上什麼香會比較春天呢?我第一個想到的是AERIN家的香氛。

看主理人Aerin Lauder的社交賬號,發現這姐姐幾乎每天都活在花裡。餐桌上有花,工作臺有花,出門玩也老想著拍花。

所以她家的香氛,包裝就基本以花為主。氣味也離不開花,靈感獲取範圍遍及世界。

比如Giverny waterlily是法國吉維尼莫奈花園裡的睡蓮,Mediterranean Honeysuckle是地中海的水蔓花牆,EveningRose是第五大道上的玫瑰……

在這樣出不了門的日子裡,也就只能借花香來慰藉欲浪未浪的心。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若是偏愛香薰的氛圍,我會推薦Carriere Freres家的蠟燭。說起來不算小眾了,但不知道買什麼的時候,它的存在還挺讓人安心。

你也許不知道的是,主理人修習的是植物學,用蠟燭還原出大馬士革玫瑰、薰衣草、棉花、迷迭香、番茄和甜瓜的香氣,是可以掃除喪氣的清新。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除了蠟燭,最近對線香也頗感興趣,覺得是個大可探索的領域。

牌子的話,日本的松榮堂、Kuumba、伽羅大觀,洛杉磯的MAAPS,美國的L’OBJET,都是不錯的選擇。

最讓人喜歡的是東京鳩居堂KYUKYODO的“てふてふ”。意思是蝴蝶撲閃翅膀的聲音,太符合春天。

香味以白玫瑰為主調,以檀香中和甜味,散煙微弱,室內使用也不會覺得異樣,想來是破除新手對線香誤解的入門級產品。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如果你還不能像古代人和雲南那樣大口吃花,在花上吃東西還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這個日本人很愛的菊花造型的盤子,是日本品牌1616 / arita japan和柳原照宏(Teruhiro Yanagihara)的合作款。喜歡的話,搜TY Palace可以找到。不過磨砂質地容易染色,記得不要放咖喱之類難洗的料理。

為什麼要買好看的盤子呢?因為做菜都更有動力些啊。有時候下廚,真不是為了吃。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再給花盤子來一個可愛的搭配,來自以色列品牌OTOTO的樹葉漏勺。可以用來撈意麵,過分搭配可愛了。

他們家可愛廚具還有很多,小恐龍湯勺、小女巫固定夾、熊皮餐墊……都是硅膠製品。家裡有小朋友的話備上一套,說不定對食慾大有裨益。

很久以前,中國式審美是個褒義詞


今日份隨便看看就到這。希望在春天,大家都有一個療愈的開始。


原文首發於《新週刊》旗下公眾號“F小姐MissF”

[About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靈感

我是F小姐,專欄作家

在這兒,跟你分享好物、藝術和生活之美

業餘觀察繁華世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